宋詞的理解與誤解(十八)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宋]辛棄疾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高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yè),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今濟南市)人,南宋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有《稼軒長短句》。
關于“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胡云翼先生《宋詞選》注曰:“莫射南山虎兩句——這是感嘆朝廷偃武修文,做軍事工作沒有出路?!妒酚洠豪顚④娏袀鳌份d李廣‘居藍田南山中,射獵’,‘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稘h書:食貨志》:‘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為富民侯。’顏師古注:‘欲百姓之殷實,故取其嘉名也?!?/span>
又說曰:“最后寫南宋王朝放棄北伐,偃武修文。‘直覓富民侯’不是表示要追求富貴,而是借以指出恢復無望,話里潛藏著深刻的感慨?!?/span>(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264-286 頁)
夏承燾、盛弢青先生《唐宋詞選》注曰:“莫射兩句:自言老去,只得放棄武功從事農耕?!仙交ⅲ瑵h李廣居藍田南山,‘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幻窈睿涞勰┠昊谡鞣ブ?,乃封丞相為富民侯?!姟稘h書·食貨志》?!?/span>(中國青年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28 頁)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唐宋詞選》注曰:“莫射南山虎:意謂目前可不要再習武了?!妒酚洝だ顚④娏袀鳌份d,李廣曾‘屏野居藍田南山中射獵’,‘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黄胶睿骸稘h書·張湯傳》載,漢元帝時,張放幼襲富平侯,得到皇帝寵信,斗雞走馬,驕奢淫逸,無惡不作。元帝與他一起在外游樂,自稱富平侯家人。富平侯,一作‘富民侯’。以上兩句諷喻南宋統(tǒng)治者不重視有才能的軍事將領,只重用那些諂媚皇帝的人。”
又說曰:“辛棄疾南歸之前,曾帶領義軍在揚州以北地區(qū)抗擊金兵。淳熙五年(1178),他又路過這里,撫今思昔,無限感慨,于是便寫了這首詞?!?/span>(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17 頁)
按:
《宋史》卷四〇一《辛棄疾傳》載其南歸前的事跡,僅說:
耿京聚兵山東,稱天平節(jié)度使,節(jié)制山東、河北忠義軍馬,棄疾為掌書記,即勸京決策南向。僧義端者,喜談兵,棄疾間與之游。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馀,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棄疾曰:‘丐我三日期,不獲,就死未晚?!匾蕴搶嵄几娼饚?,急追獲之。義端曰:‘我識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殺人,幸勿殺我。’棄疾斬其首歸報,京益壯之。
紹興三十二年,京令棄疾奉表歸宋,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授承務郎、天平節(jié)度掌書記,并以節(jié)使印告召京。會張安國、邵進已殺京降金,棄疾還至海州,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命?’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
并未提及他“曾帶領義軍在揚州以北地區(qū)抗擊金兵”?,F(xiàn)存有關辛棄疾生平事跡的其他各種史料,也都沒有他“南歸之前,曾帶領義軍在揚州以北地區(qū)抗擊金兵”的記載。此說恐誤。
又,此詞別本題作“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澳淠仙交ⅲ币捀幻窈睢倍?,緊接“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yè),嘗試與君謀”等語而來,是詞人勸勉楊、周二人之詞?!芭c君謀”即“為君謀”,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替您打算”。弄清楚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既然是勸勉他人,那就不是“自言老去,只得放棄武功從事農耕”了;那就只能是“富民侯”而不應該是“富平侯”了——否則,“直覓富平侯”豈不是勸人去“諂媚皇帝”,“驕奢淫逸,無惡不作”了么?
關于李廣南山射獵的歷史背景,《史記》卷一〇九《李將軍列傳》如此記載:“廣以衛(wèi)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焙箅m逃脫歸漢,而“漢下廣吏。吏當廣所失亡多,為虜所生得,當斬,贖為庶人。頃之,家居數(shù)歲。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田南山中射獵”??芍@是李廣賦閑隱居時的事。
杜甫《曲江三章》詩其三曾引用這個典故來表達自己歸隱的意愿:“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毙翖壖矂e首《八聲甘州》詞也曾引用這個典故(以及先用此典的杜詩)來和約他“同居山間”的朋友們對話:“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span>
因此,此詞之所謂“莫射南山虎”當是勸楊、周二人“不要隱居”的意思,而不是感嘆“做軍事工作沒有出路”。
至于“直覓富民侯”,則當是勉勵楊、周二人積極用世,爭取入朝擔當重任。考辛棄疾所和韻的原唱,周顯先詞已不傳,楊濟翁詞則見其詞集《西樵語業(yè)》,題曰“登多景樓”,其下片云:“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都把平生意氣,只做如今憔悴,歲晚若為謀?此意仗江月,分付與沙鷗?!泵黠@有消沉的退隱情緒。
辛詞“二客東南名勝”等五句當是為此而發(fā),稱贊楊、周二人名噪東南,經(jīng)綸滿腹;勸慰他們不必氣餒,莫要隱居,直須努力進取,造福于民。
要之,這首詞所表達的感情十分復雜。詞人既不滿于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現(xiàn)狀,流露出“倦游”的情緒,又打起精神來鼓勵他人奮發(fā)有為,本意還是希望有志報國的賢士能夠入朝占據(jù)要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