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佛說,人間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放不下。
這八苦當(dāng)中,最要人命的,當(dāng)屬“放不下”。
為什么你會在乎生老病死?因為你放不下,認(rèn)為生老病死很重要。
為什么你會在乎金錢、感情、地位、權(quán)勢?因為你放不下,認(rèn)為身外之物很重要。
也就是說,一切痛苦,都跟放不下有關(guān)。
一旦放下,什么人間八苦,都會消失殆盡。放不下的,終是苦;放得下的,才是福。
02
著相,乃是放不下的根源。
《金剛經(jīng)》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你所看得到,摸得著的,都只是過眼云煙,終究有一天會消失不見。
你的肉體,只是過眼云煙,總有一天會消失不見;
你的事業(yè)、地位、金錢、權(quán)勢,只是過眼云煙,總有一天會消失不見;
你的家庭、親人、感情,只是過眼云煙,總有一天會消失不見。
既然一切都會消失不見,為什么我們要在乎呢?
不是我們要在乎,而是我們的內(nèi)心,始終糾結(jié),認(rèn)為這一切特別重要。
你認(rèn)為肉體重要,那肉體就會折磨你;你認(rèn)為身外之物重要,那身外之物就會折磨你。
你所認(rèn)為的,都會讓你痛苦。
03
不在乎,無所謂,才是大通透。
凡人最難做到的6個字,不在乎,無所謂。
別人罵你一句,你會在乎嗎?十有八九是會在乎的。畢竟誰都不喜歡被罵。
人生事與愿違,你會在意嗎?十有八九是會在意的。畢竟誰都希望順順利利。
問題是,這個世界憑什么遷就你呢?
別人罵你,那是別人的選擇,你憑什么讓別人不罵你呢?
事與愿違,那是凡人的必然,你憑什么就無法接受呢?
搞明白“憑什么”,才能夠做到不在乎、無所謂。
外界如何,隨它吧,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不在乎。
人生如何,順也罷,逆也罷,隨緣隨心隨性,無所謂。
唯有如此,才算是真正的活透。
04
一念執(zhí)著,萬水千山;一念放下,滄海桑田。
有一首《空空詩》: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東升西沉為誰動。
田也空,屋也空,換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銀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朝走西,暮行東,人生猶如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頭辛苦一場空!
天地都是空的,日月都是空的,田地都是空的,金銀都是空的,家庭都是空的,感情都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
人生到最后,就三個字,一場空。平頭百姓要一場空,王侯將相也要一場空。
你看秦始皇嬴政,想要秦帝國千秋萬代。做到了嗎?沒有做到。幾年后,就大廈傾覆,煙消云散了。
不論你愿不愿意放下,最終都需要放下。因為塵世間的萬事萬物,都不屬于你,你只是走一趟的過客而已。
05
寫到最后
凡人放不下,是因為有執(zhí)念。
當(dāng)凡人破開了執(zhí)念,發(fā)現(xiàn)一切成空,那就不會有任何的執(zhí)念了。
你看孔子晚年,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已經(jīng)不在乎什么地位權(quán)勢、塵世名利了,所以孔子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你看《水滸傳》中的魯智深,聽著錢塘江水而圓寂,今日方知我是我。什么都不重要了,跟一切握手言和。
人活一世,不需要執(zhí)念什么,也不需要偏執(zhí)什么。凡事,差不多就行了。
有錢也好,沒錢也罷;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順利也好,逆境也罷。都只是一場經(jīng)歷,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