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過,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金銀財寶塞滿了整個家庭,那你也守不?。桓毁F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你就惹來禍患了。做人,適可而止就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能隱退離開了。
當(dāng)所有人都認(rèn)為“金錢至上,富貴無憂”的時候,就表明這些人一輩子都不會活得幸福。因為他們都成為了金錢的奴隸,同時被錢財牽著鼻子走。
在你看來,普通人最好的命運,到底是什么呢?
有些人覺得,最好的命運,應(yīng)該是“身懷財運,貴不可言”;有些人覺得,最好的命運,應(yīng)該是“名利雙收,人生圓滿”;有些人覺得,最好的命運,應(yīng)該是“有權(quán)有勢,勝人一籌”。
像這樣的想法,其實是有問題的。試想,有血有肉的人,一輩子只為了物質(zhì)而活著,那豈不是將生命等同于物質(zhì)了嗎?如此,又有何意義呢?
就像一些人,把鋼筋水泥當(dāng)成了人生的價值,從而苦了自己一輩子。當(dāng)然,這也是人們無可奈何的選擇了。
要知道,普通人最上乘的命數(shù),并非是富貴命,只跟這三點有關(guān)。
一、最上乘的命數(shù),是“適可而止”。
這塵世間,有這么一個“守恒法則”。它的大致意思是,萬事萬物都不可能完全走向極端。一旦偏離了平衡的軌道,很快就會恢復(fù)過來。
比如你窮困到了極致,那你只要繼續(xù)堅持下去,很快就會觸底反彈。你的家庭當(dāng)下比較窘迫,那你好好培育兒孫,后代很有可能會興起。
好到了極致,就會變壞。壞到了極致,又會變好。這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凡事適可而止,那就可以了,沒必要糾結(jié)太多。
“適可而止”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可要想做到,那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來參悟。因為人性是貪婪的,基本沒有多少人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你賺了一百萬,那你就想賺得更多。到最后,被欲望纏身的你,始終過得不太幸福,哪怕你住在大房子當(dāng)中,也會活得痛苦不堪。
為人處世,只要走中間道路,不偏不倚,那你這輩子,就真的活透了。
二、最上乘的命數(shù),是“順勢而行”。
有名人說過,天下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歷史的洪流面前,沒有人能夠逆道而行。所有選擇走相反道路的人,最后都會被洪流給湮沒,成為了茫茫煙海中的一粒沙子。
到底什么是“順勢而行”的命數(shù)呢?就是你身處于什么環(huán)境當(dāng)中,遇到了什么潮流,而你又能把握住什么機會,進而形成了你未來的人生。
以往市場還未飽和的時候,遍地都是機會,那你就該在這片市場當(dāng)中,好好地拼一把,無論結(jié)果如何。到最后,你才不負這短暫的人生。
在這個終身學(xué)習(xí)的年代,我們就該多了解前沿的信息和知識,多多看書,跟上時代的節(jié)奏,至少不會被時代所拋棄。如此,你將越活越精明,不至于糊里糊涂。
無論是過往、當(dāng)下,還是未來,最不缺的,就是潮流和機遇。而最缺的,應(yīng)該就是那些“順勢而為”且有大格局的人。
三、最上乘的命數(shù),是“修身養(yǎng)德”。
如果說“適可而止”的選擇是為人之道,“順勢而行”的選擇是做事之道,那“修身養(yǎng)德”的選擇就是長久之道。
你在“順勢而為”當(dāng)中賺了不少錢,擁有了一定的財富,那你如何才能將這些財富傳承下去,或者讓子孫都能自食其力做人呢?
最直接的做法, 就是要“修德”。你有多大的德行,那你才能守住多少的財富。你的德行有多深厚,那你的兒孫才有多孝順。
只不過,現(xiàn)代人不重視德行,認(rèn)為“修德”之人沒有好報,只有那些不擇手段的小人才能過上幸福的好日子。
任何不修德的人,他們就算財富萬千,也不見得可以安穩(wěn)幸福一輩子。要知道,富而無德,這是很多暴發(fā)戶“倒霉”的根源。
往后余生,要把“修德”二字放在首位。至少,你的德行,可以讓你走上正軌。
寫到最后
談到這里,相信我們會了解到,錢財名利,并不是最重要的。做人的態(tài)度、眼光以及自我的德行修養(yǎng),才是立身于世的關(guān)鍵。
把這三點做好,那你不會沒錢。而不把這三點做好,那你再有錢也沒有用,肯定會守不住的。這就是老子所說的“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的真相。
命數(shù)如何,并不是財富所能塑造的,它跟你的修養(yǎng)有關(guān)。眼光,放長遠一點,才是好事。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