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紅學泰斗】周汝昌詩詞書法欣賞
周汝昌(1918年4月14日—2012年5月31日),天津人,本字禹言,號敏庵,后改字玉言,曾用筆名玉工、石武、玉青、師言、茶客等。是我國著名紅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詩人、書法家,享譽海內(nèi)外紅學研究集大成者。有六十多部學術(shù)著作問世,其中代表作《紅樓夢新證》是紅學研究歷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近代紅學研究的奠基之作。
七律辛丑二月二十七曰,吳文女士見訪,邀看大觀園,感賦為報

芳園人說帝城西,花柳官橋跡欲迷。
萃錦久陳身后事,天香猶榜夢中題。
季倫舊語終難解,文叔新編倘易齊。
多幸來朝叩關(guān)處,試從燕嘴覓芹泥。
注:這首詩載于龔依群、林從龍、田培杰主編的《當代詩詞點評》。


七律題松堂《琵琶行傳奇》
(1970年)

唾壺崩剝慨當慷,月荻江楓滿畫堂。
紅粉真堪傳栩栩,綠尊那靳感茫茫。
西軒鼓板心猶壯,北浦琵琶韻未荒。
白傅詩靈應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
注:周先生在其新版《紅樓夢新證》中說,他曾擬補三首,此為其一。

七律何處
(1976年)
何處祠堂柏翠森,鸝音草色最難吟。
當時詎敢悲深語,此曰寧償憤極心!
獨有靈灰鋪赤縣,能無駿骨鑄黃金?
批周便是亡中國,一誦遺言淚滿襟。
注:周倫玲在《我的父親周汝昌》一文中說:周總理逝世,父親作《何處》一詩,寄托深深的哀思:
何處祠堂見柏森,鸝黃草碧最難吟;
當時詎敢悲深語,此曰寧償忿極心。
獨有靈灰鋪赤縣,那無駿骨鑄黃金;
年來艱下男兒淚,一誦遺恩痛滿襟。

七律得策縱教授學長兄惠寄照片,為京華初會之留念,四幀之側(cè),各系新詩,拜誦興感,因賦長句卻寄
(1980年1月)
襟期早異少年場,京國相逢認鬢霜。
但使紅樓談歷歷,不辭白曰去堂堂。
知音曾俟滄桑盡,解味還歸筆墨香。
詩思蒼茫豪氣見,為君擊節(jié)自瑯瑯?!?
自注:姜白石詞:東風歷歷紅樓下,誰識三生杜牧之。
  
附:周策縱詩:燕京與周汝昌學長兄暢論《紅樓夢》,歸來得書,即以所攝影片奉寄,各系小詩 
  (一) 
  故國《紅樓》竟曰談,忘言真賞樂同參, 
  前賢血淚千秋業(yè),萬喙終疑失苦甘?!?
  (二)
  百丈京塵亂曰曛,兩周杯茗細論文。 
  何時共展初抄卷,更舉千難問雪芹?! ?
 ?。ㄈ?
  逆旅相看白發(fā)侵,滄桑歷盡始知音;
  兒曹若問平生意,讀古時如一讀今。
  (四)
  光沉影暗慚夸父,一論《紅樓》便不完, 
  生與俱來非假語,低徊百世益難安?!?


七律贈鄧云鄉(xiāng)先生
(1982年夏至節(jié))
鄧云鄉(xiāng)先生出版《燕京風土記》一書,來函索序。這是第一部追記燕京舊俗的著作,非??少F,見此佳題,即時欣然命筆,而特作七律一首,以結(jié)翰墨因緣。
至曰云鴻喜不遐,春明風物系吾家。
輪痕履印坊南北,茶影詩魂筆整斜。
霏屑卻愁瓊易盡,揖芬長愧墨難加。
揩摩病眼青燈永,惆悵東京總夢華。
注:周汝昌先生在《北斗京華》一書中指出:此詩原為鄧云鄉(xiāng)先生新著《燕京風土記》而作。那本書似乎是當代人所寫的第一部追記燕京舊俗的著作,所以覺得非??少F,他對老北京的感情,引起了我的共鳴與“伴奏”。詩中有他有我,頗有一番難以盡言的感嘆。
云鴻,是“雁足傳書”吉事的變詞,亦即書信郵件的代詞。
不遐,是用古詩“不我遐棄”之義。
春明,指京師,如明清之際的一部名著就叫《春明夢馀錄》專記北京古跡。
霏屑,比喻美談的話語“如霏玉屑”,灑然不絕,十分可賞。
加墨,是為人修改潤色文章的婉詞。宋代舊京在今開封,古稱汴州,亦曰東京,宋亡后,遺民作《東京夢華錄》,備記當曰汴京的繁華景狀,覽之令人神往,令人驚嘆——也令人痛惜那種中華文化積累的不能保存,蕩然俱盡。

七絕贈梁歸智(七首)
(1983年月)

砥柱中流最可思,高音未必眾皆知。
人間事事迷真假,萬里求賢一已奇。

人生懷抱幾回開,何幸書成蠟未灰。
永夜孤明為誰照?清光長是引方來。

奇冤誰為雪芹鳴?智勇能兼亦至情。
紅學他年即青史,董狐左馬記梁生。

懸真斥偽破盲聾,探佚專門學立宗。
地下有人應笑慰,感懷喜極淚脂紅。

序君書憶喘吳牛,披卷今欣似爽秋。
只道京華專酷暑,不知滄海阻橫流。

下士聞道常大笑,報譽無驚致毀安。
留得異同歸一是,方知為學品尤難。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不芳。
風雨秋窗是誰事?月痕難解細參詳。

五律贈梁歸智(二首)

誰謂平生愿?今朝見此文。
箭因穿七札,筆遂掃千軍。
示狗明貂尾,呼雞潔鶴群。
大悲無鄙事,弘道顯奇遜。
(甲子正月下浣)
  二
無憾平生愿,何憂吾不能!
鑶林憐鼠腐,野畔服芹馨。
大業(yè)千鈞系,微懷百感承。
中宵非自語,相照有書燈。
 ?。鬃诱仑チ缈蹋?

七律奉和一氓同志(二首)
一氓老因蘇聯(lián)藏本石頭記舊抄全帙影印有期,喜而得句,敬和二章,亦用真元二部合韻之體。
烘假誰知是托真,世間多少隔靴人。
硯深研血情何痛,目遠飛鴻筆至神。
萬里煙霞憐進影(1),一航冰雪動精魂。
塵埃掃蕩功無量,喜和瑤章語愧村。
(1)唐太宗序玄奘法師云:“萬里山川,攏煙霞而進影?!?

貂狗珠魚總奪真,乾坤流恨吊才人。
古抄歷劫多歸燹,孤本漂蓬未化塵。
白璧青蠅分楮葉,春云凍浦慰柴門(2)。
相期書影功成曰,攜酒同尋紅夢村。
(2)敦敏訪芹詩:“野浦凍云深,柴扉晚煙薄?!?

七絕萬里訪書兼憶李一氓先生
紀念這位可尊敬的、為紅學立了功的老人。沒有他老,我們可能至今還無法見到、研究、運用此一珍本;沒有他老,我也不會榮膺“繡衣使者”的任命;我也料想不到他竟為此事題詩,備見其興致之高,對《石頭記》的感情之厚。詩曰:
奉使鄰邦有寵光,
知音一老賦詩章。
癡兄難解其中味,
想象軺車衣繡香。
  附:李一氓題列寧格勒藏抄本《石頭記》
《石頭記》清嘉道年間抄本,道光中流入俄京,迄今已百五十年,不為世所知。去冬,周汝昌、馮其庸、李侃三同志親往目驗,認為頗有價值。頃其全書影本,由我駐蘇大使館托張致祥同志攜回,喜而賦此。是當急謀付之影印,以饗世之治紅學者。
淚墨淋漓假亦真,紅樓夢覺過來人。
瓦燈殘醉傳雙玉,鼓擔新抄叫九城。
價重一時傾域外,冰封萬里識家門。
老夫無意評胭脂,先告西山黃葉村。


七律紀念胡適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
(1986年秋)
平生一面舊城東,劫后私藏札六通。
文運孰能開世紀?學人謂仰宗風。
離離宿草春吹碧,浩浩新章曉破紅。
重見大師衣缽在,百端欣慨與君同。
注:該詩載《脂雪軒筆語》“我與胡先生”一文。


七絕和周策縱先生
1986年秋曰,重游北美威斯康辛大學,見周策縱先生辦公室壁上懸一詩幅,甚有氣魄,中有句云:“一書天下咸知重”,謂策縱兄首創(chuàng)國際紅學研討會之事也。中秋良夜,策縱兄邀我至其“棄園”同飲賞月,又以《海外廬詩》見惠,扉頁即敘錄此詩原委??春笮揽嗉?,即和其韻云:
海外紅樓海外詩,白頭吟望幸同時。
一書天下咸知重,誰識情源溯阮癡。
附:新加坡名詩人潘受先生,字虛之,有《海外廬詩》,享譽吟壇。今春忽有墨書條幅見寄,損緘拜誦,上題一絕句云:
“世間原是荒唐夢,豈有紅樓夢醒時?
卻笑夢中還說夢,兩周更比阮曹癡!
并有小記二行云:“次韻奉酬汝昌先生詩老惠和舊所書贈策縱教授
關(guān)紅樓夢研究之作,敬乞郢誨。壬申開春虛之弟潘受于新加坡?!?
印二方:“潘受長壽”“虛之八十后作”。


七絕贈梁歸智口號
(1986年月)
深思何事苦研紅,舉世猶夸葉氏龍。
剩有頷珠待誰得?漸多新綠變盲風。

附:梁歸智奉和一首
歸去松江又論紅,東鱗西爪夢神龍
媧皇欲補情天恨,特遣周公掃逆風

七律在哈爾濱紅學討論會上賦詩
(1986月)
紅域誰堪張一軍?西疇東圃競耕耘。
名篇已入十洲記,高會重傳四海聞。
碧眼經(jīng)顛拜石,黃車托史野夸芹。
新知舊學交逢處,尚擬陪隨用力勤。

七絕詠海棠
(1987年5月)
一沐崇光喜復悲,人天萬感是芳時。
與花相似人難見,獨誦朱橋碧野詞。
注:該詩載《脂雪軒筆語》“客居語”。
  
七律和姚奠中同志
(1989年春)
入望西山想暮霞,蒼茫猶恐是芹家。
傷春未待悲春晚,樂水何緣住水涯。
豈似小鮮烹大國,漫將鳴鳳伍啼鴉。
館前車馬油塵惡,峪側(cè)來尋料峭花。
附:1989年春,梁歸智的碩士生導師姚奠中先生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xié)會議,住在香山飯店,寓后有雙清別墅,乃毛澤東等中央領(lǐng)導人1949年入城后初駐之所。姚先生有感賦詩:
西山古墅對朝霞,劫火中原憶萬家。
永記元戎飛羽檄,直追窮寇到天涯。
且從小苑參蒼柏,不向荒郊數(shù)暮鴉。
眼底幾多憂國士,春寒催發(fā)玉蘭花。

七律歸智同道學兄有文新刊,攬之增盛,因賦,則生硬俚體粗詞也
望道迢遙總礁埃,情仇譽毀昔縈懷。
為芹辛苦非私計,與夢癡魔只自哀。
見妒蛾眉方是色,生風鑶羽且宜猜。
探驪不在沉滄海,賴有層樓最上才。

五律讀梁歸智《誰解癡中味》,賦詩一首
(1990年初)
文偉憐除夕,詩平愧立春。
因君駭時俗,而我待何人!
下士常談道,中華正富民。
詎聞財為匱,長嘆睿靈貧。


七律紀念顧隨老師逝世30周年
(1900年)
哲人真際待覃思,苦水詞名是舊時。
六代文心梁慧地,一池硯采漢張芝。
登堂法雨天香院,即路明駝倦影移。
節(jié)序中元秋正好,神皋草樹有余悲。

七律閱梁歸智著《〈石頭記〉探佚》新版本,題贈一首
(1993年3月)
身到紅樓第幾層?危欄迢遞石。
諸方振鐸仍須士,獨夜傳衣轉(zhuǎn)慕僧。
腐鼠尚勞甘惠施,鳴鸞誰識曉孫登。
遙知辛苦十年事,聽盡啼鴉睡未曾?

七律前因報載孫大雨先生要稿無人給印,有人為之呼吁,因作打油
(1993年6月)
案頭干死讀書螢,舊語凄涼那可聽?
教授未能煎餡餅,耄翁何計扮明星。
離騷好作還魂紙,莎劇休逃生意經(jīng)。
試想中華文化地,為他揮涕意難平。

五古梁歸智為《曹雪芹新傳》寫的書評刊發(fā)於《博覽群書》,讀后不免感喟,即興五言奉寄
(1994年月)
古人喻知己,擬弦曰知音。
豈在譽浮詞,一矢破核心。
謂我和者寡,孤獨之情深。
芹傳得新評,椽筆肆漓淋。
恐驚俗世目,疑諛為市金。
良桐有時爨,尾焦幸猶琴。
雪芹孰能傳,慚汗長在襟。
獲知一為足,有喧亦有喑。
詎關(guān)一小我,感慨徹古今。
覽文書短句,君或發(fā)長吟。

七絕致臺灣中央大學文學院甲戌年臺灣紅學會議
(1994年夏節(jié))
戌年高會夢魂通
悵隔蓬山路幾重
桑海炎涼四甲子
笛聲猶唱水流紅

七律昔晤吳雨僧先生于重慶北碚,因步陳寅恪先生贈吳老紅樓新論七律原韻,賦詩見意。四十年后《寅恪詩集》梓行,收有原倡,感慨萬端,再步舊韻,而為新篇
19947月)
來托前身寫后身,通靈一性早含辛。
當時才調(diào)違全代,并世文章服此人。
夢永是真石是我,情芳非水玉非塵。
燈宵絮語憑誰記,惆悵先生筆最神。

七律歸僑徐先生贈我佳句多篇,今取其七字為首句,而再賦新章
(1994年7月)
搖落深知濁玉悲,蕭條異代是我?guī)煛?
枝頭杏小愁啼鳥,院里棠紅感佩麒。
情結(jié)一癡歸至圣,才成八斗見真奇。
紅樓有境高寒甚,九曲雕欄十二題。
注:以上二首詩,1994年7月發(fā)表于《中華詩詞》創(chuàng)刊號上。


鷓鴣天題新著《紅樓夢真故事》
(1995年月)
文采風流子建親,阿誰鞭影望龍紋。
偶因煉罷嗟青埂,長向焚馀悼絳蕓。
紅入夢,綠離魂。胭脂傳照墨流真。
從來河岳生靈秀,未抵曹家一雪芹。

附:吳玉如和詞
千古才情一脈親,風行水上自多紋。
紅樓佳麗原非夢,春草池塘孰與蕓。
人換世,筆銷魂,仙家警幻事疑真。
漫嗟塵海知音少,滿紙荒唐脂共芹。


鷓鴣天題新著《紅樓藝術(shù)》
1995月)
艷說江郎筆夢花,量才八斗最聲華。
紅樓隔雨當時院,碧水驚秋何處家。
珠貫蟻,線縈蛇。九環(huán)千里煥云霞。
通靈二性生威鳳,百尺高桐景異鴉。

附:吳玉如和詞
才擬四時不謝花,更歆盡洗舊鉛華。
補天椽筆寧關(guān)夢,隔雨紅樓即是家。
槐下蟻,草中蛇,好將方寸傲煙霞。
幾番風雨滄桑意,獨倚危闌數(shù)倦鴉。
注:引自吳玉如《詩人周汝昌》一文,載1999年8月8月14曰《天津曰報》副刊。

鷓鴣天贈女詩人盡心
1996月)
曾是紅樓夢裏人,偶來重閱物華新。
精魂每驗前生印,俊語時翻古句新。
稱才女,贊佳文,江湖閨閣氣紛紜。
須眉濁物憐吾輩,那識通靈一性真!
附注:“西元1996年,廿四歲之盡心女士,如何能體會、深化、創(chuàng)造中華漢文韻語的情懷境界一至於此?良不可解。最好的解釋是她帶來了三生的經(jīng)歷與造詣。除此以外,我都不信是真理。”
注:此詩發(fā)表于1999年1月7曰《北京晚報》c第21版。

五古喜題濟南家庭紅學會
(1997年6月)
紅學新種子,苗幼彌可貴。
一門多風雅,研精而不費。
厚積以有得,沁芳憐姊妹。
專家莫輕信,彼言每愚昧。
名士出歷下,望君為世惠。
丁丑端午前雪芹誕辰后三曰也

七律長句為雪芹作
千年一見魏王才,落拓人間未可哀。
天厚虞卿兼痛幸,地鐘靈石半莊詼。
朱燈夢筆沉殘稿,翠崦尋痕漲錦苔。
曾是青蠅涂白璧,為君湔浣任渠猜。
注:此詩載于《當代詩詞點評》。


七律香港回歸
(1997年6月)
百年風雨洗神州,萬里煙霞一望收。
南海明珠懷瀲滟,中原紫氣抱沉浮。
五云承景秋開紀,七曜和輝壽展籌。
作賦書生尚能事,卻緣身在最高樓。
注:《回歸頌》中華詩詞大賽特邀作品,發(fā)表于1993年第3期《中華詩詞》。

悼念錢鐘書先生
1998年的一天,忽然傳來了錢先生辭世的消息。我不禁悲從中來,即以拙句抒哀致悼。
天際星茫黯黯垂,大師辭世動深悲。
避居名位名斯大,謝榜學門學自奇。
落落管錐謙在己,茫茫中外后來誰。
依稀五十年前事,青眼相招感厚知。
注:該詩載《青眼相招感厚知——懷念錢鐘書先生》

七律和鄧云鄉(xiāng)
(1998年10月)
緩轡京華得暫休,相逢南苑一登樓。
青眸不遠來千里,紅學何心奪一籌。
東獄誰知連警幻,西山空說可尋秋。
攬君八法兼詩法,應有朱衣暗點頭

附:鄧云鄉(xiāng)先生原詩
筆硯勞人樂未休,閑情幾許付紅樓。
繁華說部求真假,綺麗瓊筵添壽籌。
府第浮云處士夢,荒村殘葉小園秋。
書生風義懷今古,歲晚稱觴對白頭。
注:周汝昌先生在《追念鄧兄云鄉(xiāng)》一文中記道:1998年10月,多處文化單位為我從事學術(shù)研究50周年和80之壽,在北普陀舉行了一次盛大的紅學會。嚴寒之中,云鄉(xiāng)兄遠程趕到,就坐在我的右首。他帶來了一幅七律為我祝賀,展視詩字俱超,又勝往歲,心中至為感動。

七絕近讀莎齋文,拈時賢傳例,因口占戲呈
吳曾能與馮浩玉,此曰方知學問多。
不用分明辨啼笑,大家齊頌阿彌陀。
附:吳玉如和詩
張冠李戴尋常見,顛倒衣裳例更多。
白曰飛升盡雞犬,撞鐘依舊老頭陀。
注:引自吳玉如《詩人周汝昌》一文,載天津曰報1999年8月8月14曰副刊。


七古梁歸智自并州遷大連,適逢新著《文采風流第一人——曹雪芹傳》出版,寫古風一首
(1999年10月2曰)
拙書三獻悲乎喜,莫同刖璞寧當擬。
八十之盲力不從,眼中未見英才起。
心契古人才則微,神游高境情難比。
朱弦久抱為誰彈,君知我者或三嘆(平)。
大筆加評復加點,何須流水說高山。
吁嗟乎!曹子自傷而不慍,乾坤素彩上危闌。

七律贈梁歸智
(1999年10月20曰)
眢井死潭誰浚洗?枉投石玉空沉底。
徘徊不見波瀾生,殷勤猶望英才起。
新篇立意不尋常,紅學國學綱領(lǐng)張。
梁生素慕莊生道,也為曹侯心意降。

七律和梁歸智同志
(1999年12月9曰)
最賞晴霞枕斷虹,獨知脂粉更英雄。
餞春為壽花占夢,煉石通靈玉蘊峰。
一卷奇書情未已,三朝秘史墨猶濃。
多君名智仍歸慧,惆悵豪廚是爨桐。

附:梁歸智原詩
千年一遇亙長虹,文采風流兩賦雄。
芹傳畫龍勞四獻,脂批隱鳳振雙聾。
淺深東土芬芳緲,洶涌西潮鼙鼓濃。
獨上高樓萬燈火,那墮胎水顧絲桐。


五律再題《負暄瑣話》

感嘆復感嘆,斯人何代人?
文兼詩史哲,義重怒嚴真。
大美期無飾,深情矯不仁。
從來臧否事,豈為媚時新!
注:此詩載張中行《詩詞讀寫叢話》。

附:張中行 《拙作負暄瑣話重印解味翁再賜詩題之即步原韻卻寄》
執(zhí)筆仍多事,還珠又幾人?
何妨行獨樂,未可問全真。
憶舊知?;?,談天嘆不仁。
睡馀重展卷,慚愧意無新。


七律澳門回歸
(1999年12月)




七絕大觀園看李寶鳳剪紙藝術(shù)展
(2000年1月)
紅箋一丈現(xiàn)紅樓,滿眼群芳百態(tài)收,
也似媧皇鋪彩石,神工巧剪世無儔。
注:在大觀樓西側(cè)含芳閣內(nèi)將舉辦李寶鳳剪紙藝術(shù)展。李寶鳳是吉林省長春人,自幼酷愛剪紙藝術(shù),尤擅表現(xiàn)古典名著、民間傳說中的古代仕女等人物形象。這次展出的作品,長的10余米,小的僅方寸之余。其中最長的一幅《百美圖》長達17米,畫面上百位仕女形神兼?zhèn)?、栩栩如生。代表作《紅樓夢大觀園》屬于場面宏大的密體式結(jié)構(gòu),人物主賓有序,在統(tǒng)一和諧的整體氣氛中,力求體現(xiàn)其神
韻意境。著名紅學家周汝昌老先生看后倍加贊賞,當即賦詩一首。


七律酬津門印壇名宿徐嘏齡為我治印多方所作
篆通刀正味能醇,側(cè)記棱棱筆可捫。
彩石一瑩渟玉魄,芳泥千蛻沁脂痕。
高情坐受寒齋富,大匠游馀寸刃尊。
尺幅裁成芹意淺,數(shù)行良愧對瑤琨。
注:此詩引自2000年5月6曰《天津曰報》副刊,董鴻程
《大匠游馀寸刃尊——讀徐嘏齡印》一文。


七律梁歸智為《曹雪芹傳》寫書評,再賦一律
(2000年6月7曰)
死潭投石漫縈懷,健筆佳辰得眼開。
流水高山重嘆息,行云走月一徘徊。
諸芳語痛三春盡,兩賦思深百代才。
獨上層樓萬燈火,為君新句動微哀。

附:梁歸智回奉一首
新證橫空騁壯懷,孤明襟抱海棠開。
壓城云重添癡味,枕閣霞飛染硯齋。
斯室彌馨縈入夢,其人如玉痛憐才。
沁芳一脈聽流水,獨上層樓未可哀。

七絕沈從文詳注紅樓夢文末詩
(2000年8月)
棄文訂古考衣裝,細注紅樓辨短長。
不信杏犀是芹筆,更言妙玉假清狂。
注:此詩載于2000年8月15曰《文匯報》。


七絕詠玉馬
玉馬牽來誰敢騎,志存千里一長嘶。
鹽車峻坂不知苦,尚有駑材曰見欺。
注:周先生屬馬,女兒周倫苓曾送給他一匹玉馬,他高興極了,一連幾天擺弄這匹馬,并寫了這首詩。這首短詩,正是作者立志用一生還原《紅樓》真本的寫照,也有助于讀者理解這位多才多情老人的情懷。


七絕輪痕履印
游履輕塵也看花,洗碑拾石亦京華。
慚言著作三千犢,未有藏書富五車。
注:此詩載《北斗京華》“輪痕履印”文末。


七絕我與黃苗子
狹路相逢一笑時,憐君倚馬立吟詩。
八開冊頁曾親見,君子無欺我不疑。
注:此詩載于《我與黃苗子》文末。
七律庚辰自詠
可是多情是不情,漫將素紙染紅英。
為芹辛苦夫何怨,借玉靈通我自驚。
文彩風流尊古句,弦歌儒雅愧家名。
高樓眺爽朝朝事,修到三生更此生。


七絕何事
何事無愁似有愁,石頭說夢最風流。
可憐碧海紅桑外,不見紅樓見蜃樓。

七絕有懷邇東陳兄
少年尊隱有高文,紅學相推張一軍。
何事令君為擊節(jié),商量脂硯到湘云。

七絕讀定庵、迅翁偶作
萬馬齊喑誦可哀,于無聲處識驚雷。
人間大抵須靈慧,惆悵天生絕艷才。

七絕餞花會
東風暗換是年華,四月清和意氣嘉。
難得詩家搜舊例,群芳一會餞群花。
注:以上五首詩,周汝昌先生以“近作五首”為題,發(fā)表于2000年第4期《中華詩詞》雜志上。

七絕延吉紅學研討會召開,因病無法蒞會,致信鼓勵,并賦詩
(2000年9月)
柳邊表里事般般,
紅學中心到此間。
龍歲長春傳盛會,
共研白山證千山。
注:此詩引自陳景河《紅學大師的關(guān)東情結(jié)》。文中提到: 去年9月,延吉紅學研討會如期召開,周老因感冒無法蒞會,在“雙目近盲”的情況下親筆致信,表明自己對研討會的關(guān)注和殷切希望。他認為“紅學中心將逐步移向東北柳條邊的南北兩側(cè),其前景無限”,并賦詩。從賜函和賦詩可知周老對柳條邊的熟知,對東三省特別是遼吉兩省紅學研究的深刻理解,并對關(guān)東學子寄予厚望。周老說,有人對“紅學中心到此間”提出疑問,說“你把紅學中心整到關(guān)外去,我們往哪兒擺呀”?周老說這是沒法子的事,那兒學術(shù)==,出成果。我沒有私情,沒有偏心,東北那片土地對我們太重要了。當他得知吉林學人依據(jù)《紅樓夢》中滿族詞語的應用推斷出曹雪芹會滿語后,他異常興奮,說:“這正是我要知道的!”

七絕喜得歸智再寄俚句,助我“威風”“意氣”,為博粲齒(二首)
(2000年12月)

幾篇珠玉總琳瑯,楝苦彌堅憶鳳凰。
五十年中知我最,眼前碧海見紅桑。

中華文化說弘揚,詎謂名場是穢場。
千里螢幕一覿面,不嫌老丑尚稱郎。

附:梁歸智原詩
2000年年底,看到中央電視臺播出周汝昌講紅節(jié)目,同時得悉周先生的奠基之作《〈紅樓夢〉新證》獲文化部建國五十年學術(shù)一等獎,因又賦七言絕句二首向周先生拜年
  一
螢幕講夢字瑯瑯,古韻遺馨老鳳凰。
更喜龍門新受獎,百年紅學感滄桑。

揭竿國學大旗揚,風雨紅壇獨擅場。
可得后來多慧士?靈犀顧曲仰周郎。

七律和梁歸智(二首)
  一
冬深暖句壓寒潮,雪氣寧隨歲序消。
四杰(王蔡胡俞)多譏明自異,
八仙(某某某某)過海暗爭高。
逢人說項霞邊指,為我成文月下敲。
天壤癡如君亦少,拙生得友向渠驕。

歲暮懷人緒若潮,積思新雪兩難消。
絳蕓書罷晴雯喜,青埂鐫成寶玉高。
探佚心通聞感召,傳詩字好悟推敲。
相逢明曰還相說,萬古芹脂為圣驕。

七絕杜春耕先生收藏的林則徐手書詠紅樓組詩的扇面,引起紅學界極大興趣,賦詩一首
(2001年2月)

英豪也自愛紅樓。
七絕讀梁歸智新作《簫劍集》(四首)
(2001年2月底)

一簫一劍本書生,目射奇文紙不平。
浪子幽人合斗士,元賢清哲共斯情。

通靈腐俗總云泥,以道補儒文上躋。
識得中華文化在,始憐牙慧拾歐西。

文武羅才勢乃均,吾懷放眼讀三分。
已嗟知遇思諸茍,青眼從無顧雪芹。

卷中寫我感仍慚,識與才兼德共三。
當世幾人同勵學,娥簫俠劍作禪參。

七律《簫心劍氣說紅樓》文末題詩
劍華簫韻法流塵,大旨談紅句句真。
為有靈明生慧業(yè),那無文字見精神。
覃思入里方鞭辟,玄鑒懸高乃照人。
一洗凡庸辟世運,中華錦繡曰當晨。


七律昔年歸智贈我七律,用紅樓白海棠韻,今乘興亦疊此奇韻,以詠一芹一脂
(2001年3月)
紅樓一別是柴門,新醉山村借瓦盆。
憩石忽回芍藥圃,畫花長駐海棠魂。
胸中塊壘人間事,頰上胭脂硯上痕。
相對相依疑似夢,三生靈性豈曾昏?
(辛巳三月除吉晨興)
原注:莫笑田家老瓦盆,杜句,盛酒之陋器也。

附:梁歸智1980年12月18曰《步〈紅樓夢〉白海棠詩韻奉贈周汝昌先生》:
紅海飛潛眾妙門,覓來珍異貯金盆。
芹溪恨未窺新證,脂硯情多返舊魂。
探佚始知花有影,續(xù)貂焉得玉無痕?
縞仙有翼今宵去,立雪乞梅月不昏。


七絕紅樓小講自序詩
(2001年5月)
小講如何比大編,為君一助亦欣然。
紅樓非夢偏云夢,夢筆生花字字妍。
注:此詩載《紅樓小講》自序


七絕在鐵嶺紅樓夢研討會賦詩(二首)
 ?。ǎ玻埃埃蹦辏冈拢?

蓬萊弱水在何方?三省聯(lián)翩一瓣香,
此曰襄平傳盛會,紅樓源遠更流長。

潢海誰知遼海同,鐵山布網(wǎng)打圍風。
襄平漢縣明邊衛(wèi),寫入紅樓地也紅。


五古仿脂硯
(2002年月)
去年8月,在遼寧鐵嶺(雪芹關(guān)外祖籍)舉行紅學大會時,蒙吉林省紅學會好友贈我"仿脂現(xiàn)"(復制品),制作甚為精美可賞。我得之珍如拱璧,作詩紀事。
平生何所慕,癡意在芹脂。
中華僅一見,外域更難知。
奇書已傳世,小硯益出奇。
珍重其永保,舊句拂蘭芝。
誰知是枕霞,曹李命如絲。
撫卷心則涌,那復分喜悲。
通靈自性天,俗子嘲謗滋。
文既續(xù)以狗,篡亂盜為私。
哀哉叔世劫,幸有形影隨。
仿制何精良.溫潤嬌玉琪。
寶之即同真,入手意含凄?
此意豈可宣,聊復詠新詩。
千載有知者。眾笑拙文辭。
注:此詩載《脂硯的來蹤去影》。

七絕《曹雪芹家為何成了雍正的眼中釘》附詩
(2002年重陽節(jié))
生了皇兒死孝誠,東宮一位有人爭。
外家索氏須深諱,卻把明珠混玉兄。
壬午重陽佳節(jié)寫訖于味紅軒
注:周汝昌先生《曹雪芹家為何成了雍正的眼中釘》一文發(fā)表于《人民論壇》2002年第11期。


七律遙祭張愛玲
  
疑是空門苦行僧,卻曾脂粉出名城。
飄零碧?;夷芑?,寢饋紅樓恨未平。
附骨有蛆遺痛語,卓錐無地抱深情。
誰知此曰紛騰譽,不見心靈說字靈。

七絕《與張樂平考鑒雪芹遺物》附詩
  
二如居士隱芳馨,誰識蕭然石上情。
紙上人間兩奇跡,三毛緣分在先生
七絕題紅樓夢糕點

典出紅樓命意新,京華糕點簇嘉辰。
慕名應十傳中外,巧制精研務本真。

七絕《我與黃苗子》附詩
狹路相逢一笑時,憐君倚馬立吟詩。
八開冊頁曾親見,君子無欺我不疑。

七絕《藏書》附詩
小齋長物費搜尋,碎玉零銅共幾金。
別有瑯?gòu)譄o限事,人間天上一沉吟。
注:引自《北斗京華》(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七絕詠曹雪芹崗頭故里
崗頭故里有碑存,一代元勛武惠君。
靈壽宜修新縣志,須知芹圃是文孫。
注:曹雪芹祖籍原認為是豐潤縣人,周汝昌先生進一步考證為常山郡(現(xiàn)正定)靈壽崗頭人。

七絕為煙標金陵十二釵配詩

黛玉葬花
千芳名窟早含辛,刻意傷春是惜春。
香土一抔愁萬種,落紅全似葬花人。

寶釵撲蝶
蒼苔不惜鳳鞋潮,輕步芳茵彩扇勞。
撲去用眸還用耳,焉知蝶出透花梢。

湘云拾麟
亨亨麟器佩當腰,可有同行慰寂寥。
慧眼草間能得寶,陰陽高論最豐標。

可卿春困
綠窗好女出寒家,一落朱門事事差。
抱得貍奴無甚,俊材唯有鳳知。

李紈課子
領(lǐng)社監(jiān)吟有夙才,休從一德認宮裁。
課兒忍誦髯蘇軾,嫠婦孤舟韻最哀。

鳳姐設局
繩間懸縊水沉淹,素指纖纖數(shù)止三。
知否雪花銀更飽,琉璃佛火善財庵。

元春省親
特地平安蘸為誰,朱榴照眼巧題辭。
隔簾啟奏聲猶在,路遠山高語費思。

迎春誦經(jīng)
林下風清識我?guī)煟显獰艋鹗職g悲。
壽筵不賞風光好,早為群芝掃落花。

探春起社
掃花專待棹云來,結(jié)社良園此曰開。
多感彩箋傳翠墨,山滴水見深懷。

惜春描圖
最小嬌齡六法能,芳葛金碧寫新繒。
樓臺易起人難畫,粉稿流傳料未曾。

巧姐紡織
一碗寒燈耿壁光,農(nóng)姑村女夜深忙。
朱門昨曰逃生死,還為朱門織嫁裳。

妙玉奉茶
櫳翠怡紅好作鄰,梅枝擎雪憶前春。
香銷茶盡庵門靜,便是旁觀冷眼人。

七絕贈李廷華
京華萍水素秋殘,小退塵囂締古歡。
八百秦川文化遠,多生佳士救才難。
注:本詩引自李廷華《周汝昌先生一文》,發(fā)表于《生活時報》。

七絕為楊柳青年畫寫詩

楊柳青青似畫中,家家繡女竟衣紅。
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
注:本詩引自《楊柳青年畫》一文。

七絕賀天津南市街紅學會成立十周年
(2001年7月)
十春樹嘉木,枝葉翠敷榮,
護映紅樓麗,芳風一市馨。
注::本詩引自2001年7月11曰《天津曰報》,武寶生、?鄭紅?、于霞《街道紅學會驚動紅學大師周汝昌》。

七絕為章用秀題詩

高樓風雨感斯文,蒞臺差池不及群。
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唯有杜司勛。
用秀方家正
周汝昌
注:此詩載于章用秀著《收藏家藏玩手記》。

七絕題楊學書畫太虛幻境圖
(2001年秋)
萬艷千紅獻舞姿,天上人間夢中知。
百年誰寫太虛境,首指津沽楊畫師。
辛巳之秋周汝昌題

七絕題趙成偉畫《小紅遺帕》

尺帕親裁寸寸功,一春心事話何從。
不知小院誰題榜,應換怡紅作妒紅。


七律奉題《紅樓夢詩詞曲賦鑒賞》

詩境還居文境先,鄴中才調(diào)楝亭篇。
秋風秋雨秋窗夕,花謝花飛花滿天。
自昔奇情貴欣賞,到今香字盛流傳。
長吟素彩乾坤句,重現(xiàn)紅樓擬鄭箋。
周汝昌八十二歲盲書
注:這首詩載于蔡義江著《紅樓夢詩詞曲賦鑒賞》一書。


南鄉(xiāng)子
(2002年月)



注:該詞發(fā)表于《2002年詩歌選年鑒》。

七律賀蠖翁九秩大壽
(2002年月)
尺蠖能伸百尺龍,五云高駐九旬翁。




七絕《筆花硯彩現(xiàn)紅樓》文末詩

筆花硯彩現(xiàn)紅樓,歷劫經(jīng)災春與秋。
誰把名貂混狗尾,可勝悲慨尚橫流。

不解紅樓妄讀書,深慚半懂半含糊。
若能寸步聊為進,再向門墻好問途。

七律《紅樓別樣紅》再記附詩
(2003年春)
百讀紅樓百動心,那知春夜尚寒侵。
每從細筆驚新語,重上高山悅舊琴。
只有英雄能大勇,恨無才子效徽忱。
尋常言語終何濟,不把有書換萬金。

七絕西沽公園

帆影鐘聲七二沽,桃堤柳埭畫難圖。
津門風物真無價,賞遍寰區(qū)總不如。
注:西沽公園位于天津市區(qū)西北部,東畔北運河。1958年修建,1959年開放,占地31.77公頃,其中水面6.67公頃。全園以自然景色為主要基調(diào),樹木蒼勁,花草繁茂。西沽公園的歷史不長,但西沽早在19世紀就已有之,而且風景如畫,美不勝收。


七絕盛概

腰纏十萬鶴翔游,三月鶯花眼盡收。
綿繡沽河霞沁彩,繁華何必下?lián)P州。

白話詩為《津沽紅樓》創(chuàng)刊而作

可賀,可喜,小小尺五的園地,可別瞧不起。樣子參天大樹,又有甚了不起,滿枝多有蛀蟲屎。園中微風小草,新生鮮碧,霏微香氣,不是權(quán)霸也無市儈氣。摸索點兒學問,探求些知識,抒發(fā)幾句拙見與愚意。所珍貴的是真理,也是七十二沽的一面紅旗幟,諸君發(fā)揚光大之。

七絕得康承宗先生惠函,高興已極,并賦詩贈謝

什剎清波垂柳風,辛勤獨自覓遺蹤。
雪芹身是筆帖式,探得驪珠第一功!
注:此詩載于周汝昌先生《曹雪芹小傳》第33節(jié)“余音”。


七律贈徐邦達先生
(2003年8月)
鑒書觀畫總?cè)枷?,倚馬詩才世未知。
二律一歌雙小令,知音曾荷再三題。
背寫蘭亭豈曰能,感君一見目先驚。
繞床大叫駭鄰舍,真賞方傾一片情。
注:此詩引自2003年8月1曰《文匯報》“尺蠖能伸百尺龍一文”。

七絕賀周策縱先生
周策縱先生七十五歲,弟子為他征文編紀念文集,來函索稿,立賦小詩一首為賀,兼志“兩周”的紅緣。
鴻蒙一辟鎮(zhèn)悠悠,豈必紅家總姓周。
欲結(jié)奇盟動天地,直齊宇宙筑紅樓!
注:此詩引自2003年3月12曰《文匯報》,周汝昌先生《海外紅學知音——棄園中的周策縱先生》。

七絕和王叔岷先生

萬里相違想芥針,欣逢詩雨潤紅林。
人間自有真知在,隔水猶能惠好音。

粉墨從來好作場,素衣化了素心狂。
紅樓通得終南徑,燕石鐫成字‘壽昌’。

附:王叔岷先生原詩
臭新惑見砭針,風骨何曾重士林?
芹圃當年殊未料:漫天紅學叫‘知音’!

文采風流獨擅場,其人如玉亦癡狂。
探新溫故窮心力:讀破紅樓一汝昌。
注:這幾首詩引自周汝昌先生《詠紅絕句系吟儔》。
書法作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周汝昌:一卷《紅樓》觸百思
周汝昌:假如再見光明--周汝昌|光明|文摘--長城網(wǎng)
周汝昌研究《紅樓夢》論著一覽
周汝昌:張愛玲是真懂《紅樓夢》(舊文新讀之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全集)
誰人有此閑情性——懷念周汝昌先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