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靠自己走,就算再坎坷,也要自己過。
轉(zhuǎn)眼間,在上海待了近四個(gè)月!說到這里,有點(diǎn)出乎意外?。?/span>
在這四個(gè)月里,最讓我覺得安慰的是能吃到一份粿條湯。說到這里,起因是我是一個(gè)地地道道的潮汕人,遠(yuǎn)漂一千里外,面對所有的安靜時(shí)光,唯一的寄托,是在食物上,最是慰藉吧!
那一天,在美團(tuán)上,當(dāng)我看到“粿條”二字,我的世界仿佛亮了半天似的,滿是好奇的是:在這里,有粿條是一件意外得不能再意外的事情,我便是滿腦子地在想:它是個(gè)什么味道的呢?和以前在廣東吃的是不是一樣的呢?等等。
這樣的問題促使我的好奇心。第二天,我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于是,我踏上地鐵的2號線人民廣場,轉(zhuǎn)乘8號線到曲阜路,跟著導(dǎo)航的指示,來到蒙古路,尋味真跡!
當(dāng)我的雙腳來到店前,看著簡單的裝修,恰有幾分廣東餐廳的面貌,讓人感到賓至如歸的樣子,我走進(jìn)餐廳,看著墻上的菜牌,寫著什么“粿肉”、“牛肉”...以及圖片都有模有樣的廣東感覺,使人更是有食欲!
我便向老板點(diǎn)上一份湯粿。然后,坐在一旁等著上菜,一邊玩著手機(jī),一邊看著老板煮湯,那一個(gè)一個(gè)的步驟,簡單而快速,不一會兒一碗熱騰騰的粿條湯就端到我的跟前。
那一刻,我看著排放有序的成品,還有熟悉的粿條,就是有那么一點(diǎn)親切的感覺。
我先是喝了一口湯,再是吃了一口粿條,清清淡淡,而粿條的Q彈,說真的,還真是挺真宗的!再點(diǎn)上一點(diǎn)辣椒,令人吃了都還想吃!真是完美到極致!等到回到家中,不小心勾起的記憶,那一剎那,腦海里還是揮之不去的就是它。
由于距離的問題,沒法 天天去。
(印象中:這一張圖片是潮州粿條的做法,加了南姜,整個(gè)口感還是蠻好的!)
印象中,第二次光顧,是在疫情期間,那天當(dāng)我去到店前,老板的一句:“明天才開放堂食?!蹦敲?,我唯有等到下一次了。原本以為所謂的“下一次”,不知道要等多久的。
不料,沒過多久之后的某一天傍晚,那顆心總有些許的按捺不住,它在我的腦袋上空總是徘徊不定!這一次,我又來到曲阜路地鐵站,正準(zhǔn)備前行蒙古路,恰好在紅綠燈口,我的眼前的那一個(gè)殘陽,美得讓人無法形容!
我掏出了手機(jī),總想給它留一個(gè)念,帶著這一份心情,又見到這家位于蒙古路的餐廳。我在店里吃著的這一份“紅燒牛腩粿湯”一樣,滿滿的一大份,無論從湯色,還是粿品來說,正是那么的旗鼓相當(dāng),口味還是特別的正宗,那么的美味,我想:這是在上海,能享受到這一份美味,是一種幸福?。?/span>
就如同在4月的某一天晚上,我聽著林頤的《民以食為天》。當(dāng)中的幾句歌詞,不小心勾起了我的回憶,他是這么說的:落了一場大雨,淋濕幾雙花鞋,吃盡人間美味,嘗盡人間百態(tài)。
可我翻看著自己的公眾號,似乎好久沒寫過美食與我的故事了。于是,我硬著頭皮就是大干一場,(雖然,我不知道所表達(dá)的是不是那么一回事,但不想廢了自己的兩年以來的'武功’,那么,唯有一試?。?/span>
對我而言,每一種東西,它的背后都有著相連的情感,而這些情感,是帶著好奇之心去發(fā)現(xiàn)的關(guān)鍵,以我為例,如今的我有著這個(gè)舉止,有些意外,但我覺得也是很珍貴!
因此,我愿意用著僅有的時(shí)間,把它深埋在記憶的深處,留待他日當(dāng)讀物,我會覺得更是一番美景!
那么,今天就分享到這里!
后面就講講我認(rèn)識多年的粿條,相關(guān)的歷史!其實(shí),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在粿條的世界,它在每一個(gè)地方,有關(guān)它的做法和叫法,居然有著不同之處!
粿條是福建閩南地區(qū),汕尾、臺灣省,海南省、潮汕、等閩南語方言地區(qū)的特色傳統(tǒng)小吃。粿條與河粉看起來差不多,但是粿條不同于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彈性,采用米、麥以及其他雜糧所制成的副食品稱為"粿"或"粄"的,至于香港一些餐室的所謂"貴刁",實(shí)質(zhì)也是潮汕話"粿條"的譯音。
這種小食,大概也為當(dāng)?shù)厝耸克矏?,所以粿條也為當(dāng)?shù)厝怂熳R。吃法:海南,即煮粄條,又叫湯粄(條)、湯粉,制作方法一:鍋內(nèi)盛入適量豬雜高湯后大火煮沸后下蜆貝;保持沸騰狀態(tài)下肉片;有筷子攪散肉片后隨即下粄條;接著放入海蝦;海蝦變紅立刻放入切段的青菜煮沸一分鐘,加適量鹽、味精、香油便可?;鸪鲥?。另外,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在煮制粄條時(shí)添加雞蛋、海蟹、魷魚、鱔段等配料。
制作方法二:碗內(nèi)放適量鹽。將粄條放入碗內(nèi),放入切好的咸菜或酸菜,撒入蔥花;倒入滾沸的豬雜高湯便可。
2、腌粄條,即干撈粄條,潮汕地區(qū)也叫干(撈)粿。干撈粄條以老??陲L(fēng)味的最佳。先將粄條過一遍豬雜湯,接著放入少許香油和芝麻油,在加入鹵豬肉汁或鹵鴨肉汁。接著按口味添加其他上述配料。最后按知自己的喜好決定是否添加鹵汁,拌均后即可食。
2、炒粄(條),即閩南人,潮州人的"炒粿條"。主料是粄條,做法與廣東的"炒河粉"相似。先將使用較多的配菜列舉如下:綠豆芽、生菜、青骨菜(小松菜)、香蔥段、紅蘿卜、雞肝、雞胗、雞腸、鴨肝、鴨腸、豬肝、豬小腸、豬肉片、牛肉片、海南臘腸、火腿腸、鱧魚片、黃鱔段、魷魚、魷魚絲、墨魚、雞蛋等。
潮州:1、炒粿條,傳統(tǒng)的潮式炒粿條是先將油鍋燒熱,放入粿條翻炒幾下,再將少量的水倒入,在粿條的另一面形成微焦?fàn)?,再放入肉絲、蝦仁,洋蔥絲,番茄片等配料同炒上盤的。潮式粿品中還有一種蒸成半寸厚,切成三角形的"炒粿",把它炒熟后,加上甜醬油,花生末等配料即成美味的小食。
2、干粿,和普通的干面的做法一樣。過熱水,晾干入碗,加上沙茶醬,蔥花??焖贁嚢?,再搭配上一碗豬雜湯。
3、魚丸(湯)粿,即是廣府人叫做"魚蛋湯河粉"的,把粿條放進(jìn)滾湯的魚丸湯中泡了一會撈起,加上蔥花、豬油、肉片、脯、魚丸及湯汁即成。
4、粿汁,潮汕晨早還有一種早點(diǎn),正宗粿汁的材料不是粿條,而是粿角。雖然使用的原材料都是米漿,但"粿條"是蒸出來的,正宗"粿汁"所用的"粿角"是烤出來的,它是用"炒粿"所用的那種"米粿",切成條狀加水煮至成醬狀才進(jìn)食的。粿汁只有晨早可以食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