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真的有靈魂的存在。
然后我看了看自己,應(yīng)該有吧,至少現(xiàn)在我肯定是有的。
那么,是在什么時候呢?
我想,應(yīng)該是在遇見美好的時候。
那么,靈魂到底是什么呢?
按照迷信的說法,通常被認為附在人的軀體上作為主宰的一種非物質(zhì)的東西,靈魂離開軀體后人即死亡。
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得主弗朗西斯·克里克經(jīng)過一系列的論證,給人們一個說法:他認為,靈魂或是說意識能夠與大腦分離而且不能被科學所解釋的理論已經(jīng)是陳舊的神話。不管這是比喻還是文學,但這都是克里克想要探索的東西。
炎炎夏日,在這趟線路32號的座位上,打開音樂,當我聽到那一句“如夢的旅程因你而覺醒”。
不禁回想起:某一天的下午,在某一座城市的角落,起初我是一個旁聽者,并沒有與人做出的任何交流。但是,不知道在哪一句的思維里,直到后來,我告訴你”你很像一部電視劇的主角兒。”
當你向我推薦這本關(guān)于薩哈拉與波迪老師的書籍之時,我想既然有人給我介紹書籍,那么二話不說,就這樣把頭鉆進了書里頭去。
說起《世外桃源》,它的主唱時候許巍,據(jù)聞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他在成都,正趕往青城山的路上,眼見到處是桃花,又正值春光燦爛,于是寫下來了,然后才有了這首歌的現(xiàn)世。
當我對這首歌開始好奇心的時候,我在想:那么,在我的心里,又是怎么樣才算世外桃源呢?
不知道哪里來的靈感,腦子里冒出了一個靈光,會不會想錯了呢,其實真正的世外桃源未必一定是地名呀,有可能是一種隱喻呢?
對呀,就像《奇特的女生薩哈拉》在書里說的“薩哈拉不是地名呀,他就是人名”一樣。
在某一天的下午,原本計劃去的小余書店,到頭來并沒有如愿的時候,而我害怕陪同一起前行的你,擔心你會失望的時候,也曾多次解釋道:不關(guān)事呀,也許這個書店與我們無緣。
再到后來,在562的巴士到站后,按照導航的線路,多走了很多的路,“沒關(guān)系,有的時候走錯了不要緊,到頭來都是有收獲的”,害怕我不開心地一起回到了旅舍。
現(xiàn)在想來,如果起初我在那座城市的話,我們未必會認識呀,又或者如果沒有想過前行南方的念頭,我們未必會認識。。。
是的,直到回到蘇州的房間,有時候我會想起那么簡短的記憶,在你幫我改正作文,或者我們不管說什么都沒有太大的分差的時候,說真的長這么大以來,第一次被稱贊的時候,想想都是開心的。
其實最意外的是,我怎么發(fā)現(xiàn)不管在看的是什么樣的書籍,然后所總結(jié)出來的文字里或多或少都是有你的影子,令在這個開始有著夏天的午后,聽著“如夢的旅程因你而覺醒,我看到了終點清凈而光明”。
為了不讓支持我的、喜歡我的人失望,盡管在一打開電腦的那一刻,耳旁那一聲又一聲的“叮咚”聲幾乎令人毛骨悚然,但我能堅持下來的時候,我真的發(fā)現(xiàn)了那句你若有優(yōu)秀,清風自來的真正含義。
讓心情去旅行
假如,有人問我,人的一生有靈魂嘛?那么我會回答:有的。
那么,我們所追求的一切值不值得呢?此刻我很肯定地回答:值得。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看著是兩句心靈雞湯,但結(jié)果是怎么樣的,我想經(jīng)歷過的人會懂的。
從前,我討厭讀書,更討厭記錄;至今,我喜歡活在知書墨畫的世界。至少,在這里就算再怎么孤獨,遇見的人也并不都是喜歡談方法的人,比起在淘寶的生涯里,遇見的那樣的磨嘰、嘮叨,我想我喜歡的很明顯是前者。“毛毛蟲變成蝴蝶”之前,欠缺的只是過程,當我想起“那些殺不死我的會讓我變得更強大”,那么咬著牙都要堅持走完這一程,因為時間會告訴你:一切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