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由“初一餃子初二面”說開去 | 作者:司新國

由“初一餃子初二面”說開去

作者:司新國

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zhuǎn),初四烙餅炒雞蛋

在我老家河南有初一餃子初二面的說法:“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zhuǎn),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一餃子大家都知道??沙醵拿娴闹v究和故事其實也不少。

初二是迎接女兒回家的日子,那初二的面做得可不能丟人。面當然要搟得好、煮得好,就連面粉也必須用初一的餃子面。標準的“初二面”必須是冷湯,即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過。現(xiàn)在人們懶了,怎么簡單怎么做,初二吃打鹵面、炸醬面的也多了起來。

面條做好是不容易的,但我老家除外。我們是“面條客”,極愛吃面條。一年360天,一天不吃就空落落的,像丟了魂。不光要吃得好,還要吃出名堂:如婚宴吃的“喜面”,產(chǎn)婦吃的“福面”,生日吃的“壽面”……

說到“壽面”,宋人馬永卿在《懶真子》中說:“必食湯餅者,則世欲所謂長壽面也”。為什么面條能作為人長命百歲的象征?因為面的形狀“長而且瘦”,諧音“長壽”,所以面條成為了討口彩的食物。也有一種說法是壽命長短與人中長短有關(guān),而人中長短取決于面孔長短,面條正暗合“面長”,所以長壽面也就大受歡迎了。

剛才所說的“湯餅”,其實就是面條的祖先。在中國最初所有面食都稱為餅,其中在湯中煮熟的叫“煮餅”或“湯餅”。東漢就有記載,《四民月令》中說:“立秋勿食煮餅及水溲餅”;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中記有的“水引餅”,是一種一尺一斷、薄如“韭葉”的水煮食品;唐朝又有稱為“槐葉冷淘”的過水涼面;宋代一下將面條發(fā)揚光大,飲食市場上的面條品種有十種之多,有插肉面、澆頭面等;元朝出現(xiàn)了可以久存的掛面;明朝有制作技術(shù)高超的拉面,還有山西等地制作特殊的刀削面;清朝乾隆年間又有經(jīng)過煮、炸后,再加入菜肴燒燜而熟的伊府面……

面條既可以是經(jīng)濟飽腹的平民主食,也可以是登大雅之堂的美食。很多達官貴人、騷人墨客均喜吃面,并以面食招待貴賓。陸游在《朝饑食齏面甚美戲作》中說:“一杯齏餺飥,手自芼油蔥。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夸自己用蔥油做的面條可以和天上美食比美。蘇軾《賀陳述古弟章生子》詩:“郁蔥佳氣夜充閭,始見徐卿第二雛。甚欲去為湯餅客,惟愁錯寫弄獐書”。從中可知,古人生了兒子是要請人吃面的。此事還有元好問《楊煥然生子四首之二》:“阿麟學語語牙牙,七歲元郎髻已丫。更醉使君湯餅局,兒童他日記通家”互為佐證。至于劉禹錫的《翠微寺有感》:“吾王昔游幸,離宮云際開。朱旗迎夏早,涼軒避暑來。湯餅賜都尉,寒冰頒上才。龍髯不可望,玉座生塵?!眲t寫了一碗很風光、很顯赫的面條。面條被賦予了濃濃的政治色彩,甚至成了李世民避暑時拿來獎賞部下的禮品。  

還有因為面條升官的。南齊太祖蕭道成喜歡吃面條,何戢就精心挑選一幫子會做面條的婦女,天天做給他吃。因為馬屁拍得了得,不久何戢就步步高升,當了安成王車騎長史輔國將軍、濟陰太守。

面條雖說可以是家常便飯,但也有很高的技術(shù)含量。在我老家河南商水,固墻撈面是一絕。而在鄉(xiāng)下,看誰家女人手巧,一是看針線活,二就是看搟面條了。掛面又細又長又齊整,早些年是個稀罕物,夸人家女人巧就說:“看人家那面條搟的像掛面一樣!”在我們村,就數(shù)我娘做的面條最好。那時候我們姊妹多、口糧少,正是長身體要營養(yǎng)的時候,物質(zhì)的極端匱乏錘煉著娘的智慧和技能。娘總是窮盡腦汁讓我們吃飽吃好。無論粗糧細糧,到她手里都能花樣翻新。娘的面條,不比固墻面條差哪去。

放學回家,看見娘搟面條,就忘了寫作業(yè)。案板被娘的雙手長年廝摸打磨的又光又滑。長短不一的兩個搟面杖,在娘手里像樂隊指揮手里舞動的指揮棒。先用短的,再用長的。一會兒鋪開搟,一會兒卷著搟。在有節(jié)奏的簌簌聲中,面團由厚變薄,由小變大。最后圓圓的,薄薄的,鋪滿整個案板。然后娘把它一正一反疊摞成巴掌寬長條,一只手按在上面,一只手“噠,噠,噠”運刀如飛,我的心會提到嗓子眼,好害怕刀會傷了娘的手指。

鍋里水燒開了,咕咕嚕嚕冒著熱氣。娘抓起面條用手一抖,下到鍋里,接著用筷子焯幾下以防粘連,等它溢起來。最后放入菠菜、莧菜、香菜、荊芥之類蔬菜就可以出鍋了。

河南有句俗語,叫“面條搟薄切窄,不怕臨時來客”。意思是把面條搟得薄一些、切得細一些,即使臨時來了客人也不至于手忙腳亂,無非多添幾碗水罷了。所以說,人們愛吃面條,不僅僅是面條好吃、省力省時,還有很大靈活性,且節(jié)約糧食。從吃面條這個習俗中,可以看出河南人勤儉持家、樸實厚道的優(yōu)秀品質(zhì)。

1974年批林批孔運動中,商水的張明鄉(xiāng)召開聲勢浩大萬人批判大會。會上七所樓村婦聯(lián)主任上臺發(fā)言,她怒目圓睜,義慣填膺地說:“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教導我們:‘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女人能頂半拉天’??桌隙@個圣人蛋,竟敢和毛主席他老人家抬扛頂牛唱對臺戲,胡球扯啥‘女子不算漢,面條不算飯’?,F(xiàn)如今咱女人和男人一樣犁地割麥打場,和男人一樣開飛機開汽車開拖拉機,憑啥說咱女人不算漢?再說了,現(xiàn)在咱吃不起好面饃,只能天天喝稀面條,孔老二說面條不算飯,我們吃啥呀?吃他大(“大”在豫東乃至河南大多地區(qū)方言里是爸的意思)那個蛋呀!”

那時候我還小,不知道孔老夫子說沒說過“女子不算漢,面條不算飯”。但我知道從我記事起,幾乎每天中午娘做飯都是面條。而且有時稠,有時稀。我那時整天蹦蹦跳跳不消停,最怕面條稀,即使喝個肚子圓也不濟事。半下午老“常(腸)”就開始和老“杜(肚)”打架,咕咕嚕嚕叫個不停。白面不夠吃,就和豆面、紅薯面搭配著吃,叫做雜面條。沒有青菜吃,就吃芝麻葉、紅薯葉,還有曬干的蘿卜纓。沒有壓面條機,孬好都是手搟的。當然,現(xiàn)在老伴做的面條也是手搟的。吃起來不論是筋道還是味道,都不比娘做的差??蠢习閾{面條我會發(fā)幾句感慨,說現(xiàn)在的女孩八零后還有會搟面條的,九零后會搟面條的少之又少,至于零零后恐怕會成為絕響。再過幾年,吃面條只能吃機制的了,只能去飯館吃了……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人在外面凍的透心涼,進家盛上熱氣騰騰的面條捧在手里,呼呼嚕嚕一碗下肚,立馬渾身象穿了個小皮襖。就這樣我們被面條滋潤著,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日子在喝面條的呼嚕聲過去。一晃娘己作古多年,現(xiàn)在想起來,這些年天南海北,東走西逛。不論是北京的炸醬面、上海的陽春面、山西的刀削面,陜西的臊子面,還是四川的擔擔面、武漢的熱干面、蘭州的牛肉面、廣東的蝦蓉面等等,吃來吃去、還是河南的面條好吃。面條里歲月長,面條里承載著河南乃至北方大多數(shù)人的無盡鄉(xiāng)愁和美好期冀。

小時候能有湯面條吃,就很滿足,就覺得是好日子。今天是大年初二的好日子,少不了還要吃碗面條兒。

責編:李春光?制作:陳娜?圖片: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時請注明來源:"大河文學"ID:daheliterature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初一餃子初二面,9種風味任你選!
大年初二為什么要吃面-頭條網(wǎng)
面試食由來
古人怎么過“三伏”:要殺狗祭祀 并將其分食
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超美味面條做法 !
大年初二為什么要吃面 很多人都不知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