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瓷餐具有著許多優(yōu)點,如:穩(wěn)重不易碎,端起來不燙手,色彩鮮艷多樣,顏值高等。很多家長不僅給孩子使用,外面的小吃店里也隨處可見仿瓷碗。
但是仿瓷碗?yún)s屢次被曝出安全問題,成為人們眼中的“奪命碗”。那么,仿瓷碗到底好不好呢?
仿瓷餐具也叫密胺餐具,國家標準里的規(guī)范名稱是“三聚氰胺——甲醛樹脂”餐具,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聚合而來的高分子材料。
有的人聽到三聚氰胺和甲醛就開始坐不住了,這不是眾所周知的有毒物質嗎?為什么還被用來做餐具?
雖然三聚氰胺的單體有輕微毒性,但在與甲醛和其他材料進行過聚合反應后,成品就不帶毒性。
經(jīng)過聚合之后的仿瓷餐具材料,有很好的耐熱性和化學穩(wěn)定性,合格的密胺樹脂材料中能夠遷移出來的三聚氰胺很少,符合世衛(wèi)組織設定的安全標準。
而甲醛作為一種植物代謝的中間產(chǎn)物,天然存在于食物中,果蔬魚肉貝類等食物中都含有甲醛,含量最高的可達每公斤幾百毫克。
只有在空氣中達到一定濃度時,才會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
所以,合格的仿瓷餐具正常使用的話是不會出現(xiàn)健康問題的。
為了搞清楚不同的仿瓷碗使用過程中是否會產(chǎn)生有毒物質,研究人員做過一組試驗,分別買來中檔和低檔的兩個仿瓷碗,測試它們在盛熱水和熱油情況下甲醛數(shù)據(jù)的變化。
結果顯示,價格在10元以上的仿瓷碗在盛熱水時幾乎檢測不到甲醛,而另一個3元的仿瓷碗,在倒入熱水時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輕微的甲醛,當熱油倒入后,碗的外觀都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甲醛含量更是超過標準近8倍。
試想,每天剛炒熟的菜盛進去后就溶進了甲醛氣體,長期使用這樣的餐具會對身體造成多大的傷害?
所以,將劣質仿瓷碗稱為“奪命碗”一點都不過分。
南京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稱,理論上密胺樹脂對人體是安全的,分解溫度應該是在200~300℃左右,正規(guī)的大廠出于安全考慮,會在生產(chǎn)出來的仿瓷碗底部標上寫上最高承受120℃。但是小廠就很難說了,畢竟它們在設備、制作工藝、品控、質檢等方面都不能得到保障,所以熱反應條件、溫度、配方、PH值等因素受到影響時,生產(chǎn)出來的碗就會有問題,甚至還有黑心廠家會使用成本更低的尿素和甲醛混合。
所以,這種餐具不存在物美價廉,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
一是要認準購買渠道,最好去大型的商場或超市購買正規(guī)產(chǎn)品,不輕易相信低價促銷和團購等銷售手段;
二是要認準底部標志,合格的仿瓷碗底部標簽上有一個“QS”標志,并標注“生產(chǎn)許可”中文字樣。
參考資料:《防陶瓷碗甲醛超標遭央視曝光,很多家長不知情,還在給購買“奪命碗”》青島育兒網(wǎng)
圖片如有侵權,聯(lián)系電話18071431160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