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第十四條為桂枝加葛根湯證。說實話,我初次看到本條文的眾多注解,大多都是泛泛而談,有的說太陽葛根為太陽經(jīng)輸專藥,但為什么簡略不談。要么說葛根為“陽明”之藥,又將人弄的糊里糊涂,混亂不堪。
因此,就動手來逐句解析桂枝加葛根湯證,并附思維導圖。
1、太陽病
此處明確說明病位在太陽層面,即人體肌表的病,葛根湯與桂枝加葛根湯均為肌表層面的病
眾多注家因為傷寒論后面條文所述的“太陽與陽明合病”用到葛根,誤解葛根為“陽明”之藥。進而將桂枝加葛根湯、葛根湯也誤解為“陽明 ”之藥,給后世學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難。
具體解析見后文。
2、項背強幾幾
項背為太陽經(jīng)巡行的部位,出腦下項(后頸),挾脊抵腰中,寒邪隨經(jīng)下陷,則項背僵疼,肌肉僵硬而拘急,就像鳥兒的羽毛緊伏欲飛而不能飛的狀態(tài)。
項背強的原因是風熱郁閉太陽經(jīng)(項背)導致此部位肌肉筋脈津氣凝滯營血,所以項背僵硬。
3、反汗出惡風者
“反”:是與葛根湯證“項背強幾幾,無汗”的特點對比而言。葛根湯證因為胃傷寒束表,所以無汗惡寒,但此證反倒有汗,且惡風,可見為衛(wèi)虛病在肌腠,為'中風“類型的癥狀,但”項背強幾幾“與葛根湯證相似。
比:傷寒論第31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4、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桂枝湯+葛根:桂枝湯調(diào)和營衛(wèi),葛根為解項背拘急之專藥。
葛根解析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味甘,平。主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
①葛根以辛甘發(fā)散之陽,氣平味辛,無一不似肺,有散發(fā)腠理之效,所以能散項背強急之效;
②能由胃入脾,升胃脾陰以至肺而升散津液,所以其能升散脾陰至肺而主消渴。此消渴是脾陰不化津氣入肺之消渴,并非陽明臟腑之“脾胃”實熱證導致的消渴。
③身大熱,此大熱之肌肉之熱,非脾胃之熱,葛根能辛散肌肉,所以能散發(fā)風寒郁閉,并能運輸津液之肌肉,所以解熱;
④葛根辛散之陽,引脾陰入肺而散津氣,所以說能起陰氣。
5、辨析:
①注家大多解析葛根為“陽明”之藥,誤以為葛根為滋陰藥。其實此“陽明”不是指脾胃臟腑之言,而是指體表的“肌肉”(陽明主肌肉)而言。所以”太陽與陽明合病“的“陽明”,指的是體表的“肌肉”,而非在里的臟腑。太陽與陽明合病,指的是太陽病發(fā)汗導致肌肉層面津液虛,更進一步則會導致脾胃系統(tǒng)津液虛燥而成為真正的陽明?。ɡ镒C)。
②桂枝湯本為中風解肌之方,此處的解肌,指的是人體的肌肉層原本因為風邪束縛肌腠,正邪交爭,汗出而不勝邪,反而導致津氣和營血大量的消耗,所以需要桂枝湯增營氣合衛(wèi)氣;
③如果陽明之臟腑(脾胃)津液已經(jīng)枯竭而燥熱,此時不能再用葛根升散,會促使脾胃更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