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及其臨床結局可由細菌感染而加重,最終會導致以急性失代償、器官衰竭和28 d內(nèi)的高死亡率為特征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進展。因為對肝硬化患者發(fā)生ACLF的細胞和分子機制知之甚少,所以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來自巴塞羅那肝血流動力學實驗室的Tripathi DM等人開發(fā)了一種膿毒癥相關的ACLF臨床前模型,以促進發(fā)病機制的研究,并評估辛伐他汀的保護作用。
雄性Wistar大鼠吸入CCl4,直至發(fā)展為肝硬化(10周)或肝硬化腹水(15~16周)。雄性SD大鼠行膽管結扎28天或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10周以誘導肝硬化。誘導肝硬化后,一部分大鼠單次注射脂多糖(LPS)誘導ACLF,一部分大鼠在誘導ACLF前4h或24h給予辛伐他汀或溶劑(對照)。研究人員收集了肝臟和全身血流動力學的變化、肝臟微血管表型和功能、以及生存時間的相關數(shù)據(jù)。通過免疫印跡、PCR定量、免疫組織化學和免疫測定進行肝組織和血漿的收集和分析。
LPS通過增加肝內(nèi)微血管功能障礙的嚴重程度、加重肝臟炎癥反應、增加氧化應激以及動員肝星狀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使肝硬化大鼠的門靜脈高壓加重。給予LPS的肝硬化大鼠較對照組生存期更短。辛伐他汀能預防大多數(shù)ACLF引起的并發(fā)癥并增加生存期。辛伐他汀可增加肝竇功能、降低門靜脈高壓以及炎癥和氧化指標。該藥物顯著降低了肝硬化大鼠肝組織中轉(zhuǎn)氨酶、總膽紅素和氨的水平,以及LPS介導的HSC的活化。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 蕢乙文 金清龍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