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舅退休后,花了100多萬,委托他哥哥在老家建了棟別墅,可進去才住了一年,他就氣得逃回了上海,從那之后,他就再也沒敢回過老家。
我老舅今年70歲了,他年輕時,正趕上吃喝發(fā)愁的年景,家里孩子又多,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后來村里來了從上海回來的人,那人是王寡婦的兒子,名叫徐春全。
徐春全以前是個混混,有十多年來渺無音訊,大家一直以為他死了,沒想到他不僅活著,還活得這么體面。
徐春全說他這些年一直在上海,可以幫忙帶人出去做工,給錢還管飯,我老舅為了吃飽肚子,就跟著他去了上海。
至于老舅去上海后做了什么,我們都不太清楚,直到后來老舅回老家蓋別墅時,才把當(dāng)年他在上海遇到的那些事情一一告訴了我們。
老舅在上海扎下根后,就把父母接了過去享福。家里還有三個哥哥,每三年左右會回來一次,與哥哥們相聚。
后來老舅的父母去世了,老舅也就不怎么回老家了,再次聽到老舅的消息,是傳聞他要回老家建房子養(yǎng)老。
或許是落葉歸根的思想,又或許是童年記憶的牽絆,老舅像絕大多數(shù)老年人一樣,有了返鄉(xiāng)的想法。
由于老舅是上海戶口,在我們老家蓋房根本不太可能,老舅只好聯(lián)系家里的三個哥哥,讓他們幫忙弄塊土地。三個哥哥說:可以拆老屋再蓋!
那老屋有一百多年了,上下兩層,九十多平,雖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但卻不是什么好木頭,大部分地方都已發(fā)霉發(fā)爛,還有的地方完全甚至被白蟻給鉆空了。
老舅得知幾個哥哥如此支持他,居然愿意拆了老屋給他建房,心里別提多安慰了!他二話不說,坐了飛機就飛回了老家。
然而老舅回到了老家后,現(xiàn)實卻讓他有些心寒,那天晚上,在大哥家里吃的晚飯,飯后四兄弟坐在一起聊起了折房子的事,大哥哥說:“老弟,這老屋給你建房沒問是,但這老屋畢竟是四兄弟的,如果要拆,那就適當(dāng)彌補一下,按市場拆遷價格,這個老屋至少要拆20萬,四個人分就是一人五萬...”
大哥哥的話雖然讓老舅有些心寒,但也覺得合乎情理,他沒有過多計較,一人分了五萬給三個老舅。
老房子順利拆完后,就開始建房了,老舅把老房子前面的院子也拆了,地基打了150平方,是用的大洞澆筑,地基建好沒幾天,上海那邊就突然打來電話,說老舅的兒子出了車禍,老舅急得當(dāng)天就飛回了上海。
老舅走了,家里建房的事情卻不能拖,因為是建的別墅,請來的泥瓦匠都是外地的,那些人吃喝都在我大老舅家,功夫?qū)嵲诘R不得,無奈之下,老舅只好把房子的建造工作委托給了大老舅幫他照看。
結(jié)果可想而知,那房子建得簡直慘不忍睹,幸好老舅也沒埋怨啥,請了裝修公司來做了設(shè)計,才讓房子有了別墅的模樣!
房子落成后,表舅就搬了進去。
這天早上,表舅在院里澆花。院子外來了個人,那人在院外探來探去的。遲遲不敢進來,老舅開門一看,才知道是他大哥家的孫子,名叫劉茂挺,老舅總共也就見過他三次,對他不是很了解,大概只知道他讀完高中后就沒讀書了,一直在外面給人家開挖機。
劉茂挺小聲叫了句曾伯公,然后有些拘謹?shù)刈铝?。倆人閑聊了一會兒之后,老舅問他特意來這是有什么事。
劉茂挺也沒憋著,開門見山就道:“曾伯公,我交了個女朋友,今年想和她結(jié)婚,可她娘家要二十萬的彩禮,我家拿不出,我爸讓我和她分手,可我實在不舍得...”
老舅立馬明白了劉茂挺是來借錢的,而且這錯是借來娶老婆,在過去,娶老婆和建房子這兩件大事都是互相幫襯的,如果親戚求上門來,是肯定要借錢的,因為這是人生的大事,你只有幫了別人,別人才將來才有可能會去幫你。
如今侄孫開口了,他又怎么好意思拒絕。老舅問劉茂挺:“這事你父親知道嗎?這錢我能借你,但不能交到你手里,得交給你父親?!?/p>
劉茂挺估計沒想到借錢這么容易,他連忙點頭說:“這是我爸知道,我現(xiàn)在就找他來!”說完便一溜煙地跑回了家。
沒一會兒功夫,我老舅的侄子來了,他一臉老實相,相比他兒子看起來要憨厚許多,老舅問道:“是不是你讓你兒子來借錢的?”
侄子憨笑著點了點頭,老舅沒說什么,起身回了屋,出來時手里拿著一張銀行卡,他把卡遞給了侄子,然后說道:“這卡里二十萬,本來是我打算買輛車的,你們先拿去用吧,孩子結(jié)婚要緊?!?/p>
侄子和侄孫倆接過卡,感恩萬千地離開了我老舅家。
自打上一次借了錢給老大家的侄孫子之后,這事就在親戚間傳開了,這天晚上,老舅的二哥帶著兩瓶二鍋頭來到老舅家,幾杯酒下肚后,他開門見山地對老舅說:“弟啊。我二兒子劉大輝,是個老實的孩子啊,可他四十好幾了,還一直沒成家,去年給他介紹了一個,可人家女房要求有房子,這些年我手頭也攢下了一點,還差個十萬就能蓋房了,能不能先把這錢借我,讓我兒子娶上老婆,日后我再還你?”
老舅對劉大輝很熟悉,的確是個老實的孩子 ,每次他回老家,這孩子忙前忙后的,就屬他出力多。老舅點了點頭,答應(yīng)了這件事。
可沒隔幾天,三哥就聞聲來了。三哥說自己孫子要買房結(jié)婚,想讓老舅借。這一次,老舅有些不理解了,畢竟三哥是幾個哥哥里頭家庭條件最好的,況且他的孫子不過十七歲,怎么就要買房結(jié)婚呢?老舅便有些不肯。
沒料到三哥竟生氣了,他說:”大哥二哥都有,憑啥我沒有,要是你不借給我,咱倆以后這層兄弟關(guān)系就斷了,沒兄弟可做了?!?/p>
老舅一聽這話,真的是傻眼了,他沒想到自己如此注重親情,可在自己三哥眼里,親情竟如此不堪一擊。僅僅只是沒借給他錢,他就“原形畢露”。
老舅不喜歡被人威脅,他三哥越是這要,他越是鐵了心思不肯借,最后,兩家果然鬧得不愉快,就連過年過節(jié)都沒再聚在一起。
在老家住的這段時間里,老舅總因為借錢的事弄得身心疲憊。他本來想著回到老家能過上田園般的好日子。與家里的兄弟一起和和睦睦,卻沒料到會是今天這個境遇。
或許是郁結(jié)不舒,老舅的舊毛病又犯了,老舅的心臟本身就不太好,總跳得過快導(dǎo)致他胸悶難受,幾年前也犯過一次,當(dāng)時去醫(yī)院輸了幾次氧身體才好的。老舅想去醫(yī)院輸氧,可醫(yī)院離得實在太遠了,不僅要走山路,還要從鎮(zhèn)上轉(zhuǎn)車。一番下來要幾個小時,老舅就這么難受著熬了一夜,身上一點力氣都沒有了,氣息也十分微弱,幸虧被大哥家兒子發(fā)現(xiàn)了,及時送醫(yī)院,這才撿回一條命。
經(jīng)過這一事,老舅這才明白,沒有什么比自己健康更重要的。
最終,老舅還是“逃”離了老家,回到他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上海,或許老舅做夢也沒想到,他憧憬的故鄉(xiāng)幸福晚年生活,會以這樣的結(jié)局收場。
回到題主:
很多在城市退休的老人,覺得農(nóng)村是福地,是福窩,甚至在退休之前就憧憬著退休后的生活,想著可以養(yǎng)養(yǎng)花,逗逗雞和狗,每天還能呼吸新鮮空氣。可卻沒想到的是,人老了,身體上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出現(xiàn)問題,在城里的時候,你可以打車去醫(yī)院,可在農(nóng)村呢?如果一旦發(fā)生一點意外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是多么無助,尤其是獨身老人,你住在農(nóng)村,兒女在城里,若有個閃失,又能指望上誰來幫你呢?到時就真的是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了。
或許會有人說,比起單純的鄉(xiāng)土人情,我愿意冒險!然不知物是人非,小時候有個交集的朋友們,甚至親兄弟與姐妹們,時隔多年后,他們每個人的人生都遭遇了不同的境遇和磨礪,大家都早已變得不再單純,觀念行事也大相徑庭,哪怕是親兄弟,親姐妹,因為多年往來稀疏,也早已變得與路人無異。
在此奉勸各位一句:故鄉(xiāng)或許再也無法重拾你舊日的情懷,更難書寫你夕陽的華章,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