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之愛食河豚,已無人能及。
你是否見過河豚氣球肚的外形?可曾嘗過它鮮美的味道?可知它身負(fù)劇毒、能致人死地?即便如此,依然不乏敢于一嘗河豚之鮮的勇士。蘇軾,便是其一。
蘇軾之愛食河豚,已無人能及。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據(jù)宋代孫奕所著《示兒編》記載,蘇軾謫居常州時,因名氣太大,曾被一士大夫請至家中,品嘗河豚。蘇軾能來,士大夫一家非常興奮,躲到屏風(fēng)后面,想聽一聽蘇軾對自己家的拿手菜作何評價。
沒想到,蘇軾只顧埋頭大吃,下筷如飛,顧不得說一句話。眾人以為此河豚味道不美,正要散去時,只聽蘇軾打著飽嗝感嘆道:“據(jù)其味,真是消得一死!”眾人大悅。
第二年,蘇軾為惠崇所繪鴨戲圖提詩: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春回大地,竹葉換新,桃花綻放。群鴨知春,下水嬉戲??吹竭@里,蘇軾開始了他的想象:
岸邊的蔞蒿該長高了,蘆芽也該吐尖了。肥美的河豚也該上市了吧?用蔞蒿和蘆芽一燉,嘖嘖……——不難想象,蘇軾是怎樣忍著口水,題完了這首詩。
后來,蘇軾被貶至惠州,愛上了吃荔枝,曾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但是,還是對河豚念念不忘:“似聞江瑤聽玉柱,更喜河豚烹腹腴。”
這種透著些可愛的吃貨精神,讓我們看到,蘇軾在屢次被貶后,依然對生活滿懷熱愛。
歡迎大家在我文章下方點評!也可以關(guān)注“維尼小怪讀書”,查看更多好文章,和我一起分享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