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宋詞中,嫦娥的形象則有了變化和發(fā)展,她不再只是單純的怨婦,而是成為了文人騷客們的傾聽者、理解者,甚至是知音——
她與詞人把酒相談,傾聽他們?cè)V說心事:“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她能理解詞人對(duì)人生的感慨:“人老歡情已減,料素娥信我,不為閑愁?!保◤堟t《八聲甘州·中秋夜作》)
她還以溫柔撫慰著詞人的孤獨(dú):“莫放笙歌容易散。須同玩。姮娥解笑人無伴。”(黃裳《漁家傲·中秋月》)
她甚至能為忠臣沉冤昭雪:“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沉冤雪。”(史達(dá)祖《滿江紅·中秋夜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