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發(fā)朋友圈了?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越來越多的人消失在朋友圈。
每個人心頭都有一把火,可我們卻總是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連煙都不讓別人瞧見。
很多人把朋友圈設(shè)置成“3天可見”,不再表達心事,也不再談論心情,用一條橫線拉開和朋友們的距離。
不過,依舊有那么一小撮人,時?;钴S在朋友圈。
不管你發(fā)什么,他們都愿意給你點贊。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請一定要珍惜。
有人說:“給你的朋友圈點贊,不是因為內(nèi)容,而是因為交情?!?/span>
的確,在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值得贊美的事,只是缺愿意贊美的人。
現(xiàn)在社會節(jié)奏這么快,我們每天都在匆匆忙忙趕著一個個截止日期。
很多關(guān)系漸行漸遠,不是因為話不投機,而是兩個人不再靠近。
正如《凡人之心》中所寫:
我們都很忙,我們不可能把時間都用來保持聯(lián)絡(luò)。
而朋友圈的存在,恰恰給了別人一個看到你、了解你、靠近你的機會。
有人在刷朋友圈時,為你停留片刻,給你手動點贊,本身就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
前段時間跟閨蜜聊天,她問我:“如果有人給你的每條朋友圈都點贊,意味著什么?”
我脫口而出:“意味著很在乎你?!?/span>
愿意給你點贊的人,不是閑得沒事干,也不是生活太無聊,而是因為他們把你看得很重。
他們心里有你的一席之地,所以才愿意花時間在你的朋友圈留下痕跡,釋放出善意的信號。
當你迎來高光時刻,他們?yōu)槟泓c贊歡呼;
當你失落難過之時,他們?yōu)槟闼蜕蠝嘏?/span>
有了他們的存在,我們才不覺得孤立無援,也不至于自娛自樂。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所說:
“人類本性上的最深企圖之一,就是期望被贊美、欽佩、尊重?!?/span>
一個小小的贊,宛如艷陽高照,不經(jīng)意間溫暖人心。
很多人提起“點贊之交”,總是不屑一顧,認為這樣的關(guān)系不夠深入。
然而身為凡夫俗子,高山流水之交可遇不可求。
與其羨慕遠方海市蜃樓般的深情,不如珍惜眼前為你點贊的人。
朋友圈承載著我們的情感和回憶,那些經(jīng)常為你點贊的人,總能看懂你的欲言又止,也能揣摩你的喜怒哀樂。
他們透過一方屏幕,窺見你的心聲,見證你生命中的重要時刻。
沒有寒暄,也沒有客套,只是輕輕留下一個贊,告訴你“我還在”,這就夠了。
我們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但真正能陪我們走下去的人很少。
點贊本身就是一種陪伴,哪怕隔著千山萬水,也能惺惺相惜。
蔡康永曾說:
別人罵你一句,你回罵他一句,這叫吵架;別人夸贊你一句,你回一句贊美,這叫社交。
朋友圈本質(zhì)上是一個社交場,我們發(fā)出的每一條圖文,都在吸引同頻的人。
經(jīng)常點贊的人,要么是發(fā)自內(nèi)心愛我們的人,要么是認同我們的人。
久而久之,“點贊之交”也可能在時間的澆灌下,變成“靈魂知己”。
而那些從不聯(lián)系的人,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彼此相忘于江湖。
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人心換人心,真情換真情。
千萬別辜負每一份熱情,記得在心里置頂那些愿意給你點贊的人。
記得剛開始使用朋友圈時,我每天都興沖沖地分享所見所聞。
那時候的朋友圈,文字鮮活有趣,生活靈動可愛。
然而,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朋友圈里的人越來越多。
不僅有親朋好友、老師同學、領(lǐng)導同事,還有很多只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
于是,我開始在意別人的眼光,不敢再隨意發(fā)朋友圈。
每次想發(fā)朋友圈,總是寫了又刪,糾結(jié)要屏蔽誰,最終放下手機。
尤其是工作后,朋友圈隨之變成了工作圈,內(nèi)容只剩下公司的活動和廣告,少了人情味,也少了煙火氣。
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那些沒有記錄的日子,就像沒有存在過一樣可悲。
正如馬爾克斯所說:“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span>
我們的生命是由回憶構(gòu)成的,而朋友圈就是儲藏回憶的最佳載體。
意識到這一點之后,我重新在朋友圈分享自己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以及日常感悟。
收到越來越多的贊和評論后,我變得越來越自信。
現(xiàn)在每次翻閱自己的朋友圈,都是美好回憶的復刻。
昔日小確幸歷歷在目,快樂也就多了一次。
其實,我們發(fā)的每一條動態(tài)、每一張照片,不是為了告訴誰今天做了什么,也不是為了炫耀顯擺,而是讓生命有跡可循。
等老了回憶往事時,不至于白茫茫一片真干凈。
朋友圈,早已成為人們?nèi)粘I畹囊徊糠帧?/span>
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每天有10.9億人打開微信,7.8億人刷朋友圈,1.2億人更新朋友圈。
那些真誠坦蕩分享生活的人,活得熾熱而幸福;
那些肯花時間給你點贊的人,值得你用心相待。
在這星河滾燙的人間,希望我們都能認真對待自己的朋友圈,打開內(nèi)心,盡力去愛。
也希望我們都能珍惜給你點贊的人, 不要弄丟了他們。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十點君也會好好珍惜每一個點亮“在看”的朋友,謝謝你們一如既往的陪伴。
以上,與你共勉。
作者 | 林希言,微信公眾號:希言說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