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呢?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家長與孩子交流的時候,總是喜歡用一些負面的詞匯,家長們不知道,這些行為其實是在潛移默化的將孩子變笨。
豆豆的媽媽在工作上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她經(jīng)常把對工作的態(tài)度,帶回家放在孩子的身上。周末的時候,媽媽來檢查豆豆的作業(yè)。還沒翻到第二頁,豆豆媽就很生氣。她把豆豆叫到身邊,指著他的頭說:“你怎么這么笨呀,這個問題我已經(jīng)教你很多遍了,還會出錯,你這么笨是遺傳了誰呢?”媽媽不斷地批評,讓豆豆覺得十分難過。豆豆在心中想:“我明明已經(jīng)很認真了,出錯又不是我故意的,為什么這樣罵我???”
類似的事件在生活當中并不少見,一些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總是會因為孩子的錯誤大發(fā)脾氣。為了減少孩子的錯誤,他們又只能一遍又一遍的檢查作業(yè),但是孩子在上高中時,一些學校會為他們提供住宿。這時,家長們便開始擔心孩子獨自一人在外生活,無法專注的學習。因此,就出現(xiàn)了一些陪讀的家長。
1、強調學習,不給孩子玩耍的時間。
在陪讀的時候,一些家長雖然希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但是他們真正想要做的,其實是管理孩子的學習時間,他們擔心孩子不在自己的身邊,會放飛自我不努力學習。而一旦家長選擇了陪讀,那就意味著這個孩子幾乎沒有玩的時間了。因為家長們不但會給孩子安排滿滿的課程,還會為孩子制定嚴密的計劃,讓孩子沒有一絲一毫的空閑時間。
2、每天嘮叨孩子成績上的缺點。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僅憑一句贊美的話,就能夠讓我充實地活上兩個月。”確實,贊美的話語能夠給予人力量。但是大多數(shù)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比如,樂樂這次的月考成績下降了,媽媽盯著卷子對樂樂說:“寫錯的題目都跟你講很多次了,考試的時候依舊是錯,你怎么學的呢?”孩子在這種環(huán)境當中,無法得到更多的動力,并且,每日聽到眾多打擊他的話語,也會不斷的打消孩子的積極性的。
3、對孩子有不滿的情緒。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雖然大多數(shù)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些家長往往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一旦孩子出錯,他們會接連幾天,針對同一個問題來批評孩子。而在此期間孩子們就會不斷地接受到父母傳遞的負面情緒,還有一些家長,他們原本在工作上就已經(jīng)很郁悶了,回到家中看到孩子調皮搗亂的樣子,就更加生氣了,這使得一些家長將內心不滿的情緒都發(fā)泄到了孩子的身上。
家長作為孩子最初的模仿對象,總是能給孩子帶來不同類型的影響。家長過度的控制孩子的業(yè)余時間,往往會使得一些孩子沒有鍛煉綜合能力的機會,缺乏綜合能力又使得孩子在某些項目上顯得略微笨拙。這時,家長再次吐槽孩子,就會讓孩子的自信慢慢減少。
1、運動可以提高人們的注意力。
哈佛大學醫(yī)學專家約翰·瑞迪教授在他的書中寫到:運動使我們的大腦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因為運動可以使神經(jīng)元上的葉片生出更多的側枝來,這一過程便能夠增強大腦的功能,當我們想要完成一些任務的時候,大腦便會讓更多的神經(jīng)元參與到注意力加工的過程上,在這個時候,更喜歡運動的人便能夠擁有更多的注意力,這就使得他們最后獲得的結果會更好。所以說,如果孩子能夠在學習之前做更多的運動,這會對他們上課的注意力集中有很大幫助。
2、運動提高孩子的理解力。
芝加哥的一個學校內有一間“心肺鍛煉室”。早晨7點多就會有學生在此處鍛煉身體,這時候正是同學們上體育課的時間。經(jīng)過追蹤研究,學校的老師發(fā)現(xiàn),通過多次的鍛煉,可以讓孩子們在接下來的閱讀課上,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更加清晰。這個實驗直觀的驗證了,運動對孩子理解力的積極影響。
3、幫助孩子較少考試焦慮的癥狀。
在一些家庭中,由于家長給孩子施加過度的壓力,使得一些孩子出現(xiàn)了考前焦慮的癥狀,家長想要幫助孩子擺脫焦慮,卻又無從下手。南密西西比大學的研究員福爾克斯昂做了一次實驗,目的就是測試運動是否能減少焦慮敏感。實驗結果顯示,人們可以利用運動的方式減少焦慮的癥狀。同時,隨著人們自身技能水平的提高,一些原本存在焦慮癥狀的人,甚至可以通過運動的方式擺脫焦慮。更多的醫(yī)生也建議人們,通過有氧運動來消除焦慮的狀態(tài)。所以,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做運動,來擺脫考前焦慮。
既然運動有這么多的好處,那么家長為何不給孩子安排更多的運動時間呢?與其將孩子的課余時間全部分配給補習班,不如帶領孩子去戶外運動,幫助他們提高理解力與注意力。
1、引導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有一些孩子之所以學習效率低下,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家長可以了解一下孩子近期的學習內容,引導孩子做一個學習計劃表。同時,在計劃表上幫助孩子加入運動時間。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夠讓孩子更加有條理的去學習,也可以讓他們在學習的間隙去運動一下,推動大腦機能的發(fā)展。
2、帶領孩子做運動。
達·芬奇說:“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strong>家長經(jīng)常帶孩子做運動,不但能夠強健孩子的體魄,還可以推動孩子大腦機能的發(fā)展。在眾多的運動項目中,跑步便是一個最簡單的運動事項了。家長可以帶孩子在附近的花園中跑步,但是在跑步之前,一定要準備適合孩子的運動鞋,以免多次的跑步傷害到孩子的膝蓋。
3、減少給孩子施壓。
科學研究表明,過多的壓力雖然能夠促進能量的補給,但是也會讓大腦十分疲憊,因為壓力激素會傷害大腦細胞。當壓力激增時,海馬體上缺乏足夠的皮質醇受體,便會降低孩子的學習效率。這也就是為什么,一些孩子在家長的過度催促中,不能及時的完成作業(yè)的原因。所以,與其不斷的催促孩子,給孩子增添壓力,不如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用適當?shù)馁潛P來給孩子增添動力。
在一些家庭中,家長希望孩子能有更加聰明的大腦,會不斷地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yǎng)。同時,也會帶領孩子去一些培訓機構,來挖掘孩子的潛能。但是,與其運用那些沒有科學依據(jù)的理論,不如跟隨醫(yī)學專家的腳步,用運動來讓孩子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