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多少有點臉紅,因為標題有點大。
在U吧,從一個潛水者,到偶爾吐幾個氣泡。寫下點東西。看到大家的一些反應,因此,總想在這里說點什么。
文字,一直以來都不是我擅長的東西。也許,相機也不見得是我的擅長,只是更熟悉吧。
我想嘗試用比較蒼白的語言,來描述一些相機上的使用技巧、方法。我想分享一些東西,讓大家能夠更多的去了解。我想通過一些努力,讓這種能觸摸心房,感動,或者紀念的行為能夠被更多人去嘗試。
因水平的關系,如果有錯誤的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指出。如果大家想了解那些東西,可以留言,我會嘗試寫下來。我想爭取用3-5期來做這個題目。
這期我們先著重說一些基本知識。一些我們能用到的,或者,將來需要用到的。大家的相機多少都帶有一些手動功能,利用一些手動功能來實現(xiàn)一些特別的效果。
快門
快門是相機上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時間的一種裝置。目前的數(shù)碼相機快門包括了電子快門、機械快門和B門。
快門速度
快門開合的時間,決定了在一定時間內,通過光線的多少。
我們在實際應用中,一般來講1/60基本夠用,如果拍攝運動物體,當距離在3米左右,1/200快門基本能夠滿足。當然距離越近,需要的快門速度就越快。這里給的是一個模糊值。
安全快門
作用:讓大家的照片盡量保證不模糊。
安全快門速度是焦距的倒數(shù),也就是安全快門速度=1/焦距。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在佳能EOS 30D上使用一支50mm的鏡頭,那么1/80秒就是安全快門(因為EOS 30D的焦距轉換系數(shù)為1.6,所以50mm的鏡頭裝上去,實際等效焦距是80mm)。如果你選擇1/125秒或者1/250秒快門,拍攝的穩(wěn)定性是有保證的,反之,如果你選擇1/30秒這樣的快門,那么,則有可能會發(fā)生“拍虛”的情況。如果換上一支100mm的鏡頭,那么這時候1/160秒以上才能保證拍攝的穩(wěn)定性。當然,不是說一定會出現(xiàn)拍虛的情況,只是,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這里涉及到一個等效焦距的問題,這個大家可以看自己相機的說明書,一般來講都是1.5或者1.6。當然大家也可以看自己的鏡頭,上面有標明。在下面我教大家如何識別標明。
光圈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光圈的數(shù)值從1.2-32F,數(shù)值越小,我們稱光圈越大。
光圈同時也決定了景深的大小,這點我們在下面講到。
舉例:在夜晚,拍攝運動物體,為了保證圖像不虛,快門要相應的提高速度,但為了保證圖片的明亮度,我們就要放大光圈。
焦距
從鏡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如果你看到你的數(shù)碼相機的鏡頭上寫著f=8-24mm,38-115mm(35mm equivalent),就是指這臺相機的焦距長度為8-24mm,同時對角線的視角換算后相當于傳統(tǒng)35mm相機的38-115mm焦長。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成,這臺相機的焦距是38-115。
這里大家要知道另外一個問題,28mm以下我們稱之為廣角,70mm以上我們稱為長焦。
說明:大家可以看到50-100焦距,這個焦段的人像,我們感覺最舒服,這是最適合人像攝影的焦段。因為這個焦段最符合我們視覺關系。
另外,大家也能看到隨著焦距的增加,背景的圖像越來越模糊,圖片的縱深感越來越淺,也越來越能突出的顯示人物。而這種模糊與清晰的變化,我們稱之為景深。
景深
景深是指在攝影機鏡頭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著能夠取得清晰圖像的成像景深相機器軸線所測定的物體距離范圍。在聚焦完成后,在焦點前后的范圍內都能形成清晰的像,這一前一后的距離范圍,便叫做景深。
景深的作用可以分成兩方面,一方面表現(xiàn)清晰,一方面表現(xiàn)模糊,例如你要突出表現(xiàn)某人物或者物體,就可以讓景深淺些,讓人物或者物體成為圖像中的亮點。如果你像表現(xiàn)出整體,那么景深大點,會讓遠處和近處的物體同時清晰。
控制景深的方法有這樣幾種:
景深淺:大光圈 長焦距 近距離
景深大:小光圈 短焦距 遠距離
ISO
衡量傳統(tǒng)相機所使用膠片感光速度標準。數(shù)碼相機采用了模擬方式。
我們可以在較暗的地方使用大ISO,在犧牲一定的圖像質量的情況下,保證圖像的亮度。
大家要注意一點的是,不同機器支持的ISO最大值并不一樣,而且,也不是越大的ISO越好,因為越大的ISO,犧牲的圖像質量越多。
相對來講,現(xiàn)在的數(shù)碼機器,設定ISO400,一般都是我們可以接受的程度。當然,比較新的數(shù)碼相機在高ISO處理的情況更好些。
改變ISO可以起到以下幾個作用:
ISO數(shù)值小 更有質感 感光值變小
ISO數(shù)值大 噪點增多 感光值變大
這是使用尼康D700來拍攝的,隨著ISO的變大,噪點在逐漸增加。ISO200的畫質最好,ISO1600的效果仍然讓我們可以接受,ISO25600的噪點過多,已經讓人無法接受。大家的機器不妨可以自己試試看。
白平衡
白平衡是描述紅(R)、綠(G)、藍(B)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確度的一項指標。
通過上面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白平衡下,圖片表現(xiàn)的顏色發(fā)生不同的變化,前者圖片偏黃,略顯溫暖,后者,圖片偏白,但比較能真實的還原物體本身的顏色。
在某些時候使用用好白平衡能給圖片帶來清冷或溫暖的感覺。當然,如果想做一些其他方面的調整,就需要調整色溫。
基本上這些東西,能滿足大家的一般性的攝影需要了,當然,需要了解的東西還有很多,我在下面幾期分別介紹。
PS:大家如果有什么想法不妨說說。下期,我試試看和大家聊聊構圖方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