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0
為人處世之道:孝道周朝時有個叫老萊子的人、乃楚國人,因他年高還常做兒戲娛親取樂,人都稱他為老萊子。他雖家徒四壁、一生窮困,但他一生也極孝順父母,他年七十余歲,父母還雙全在堂。他平日說話之中,從不說老,意在若是自己說老、豈不顯的父母老了。 他年紀雖大,還像小時候一樣要討父母歡喜,時常穿著一件五彩斑斕的衣服,在父母面前戲耍、有時候手執(zhí)著撥浪小鼓假意跌倒睡在地下,裝作小孩子啼哭的聲音而引誘父母的嘻笑。這老萊子雖然不能買山珍海味孝敬父母,但他知道,“笑一笑、少一少、惱一惱、老一老”的道理,父母年紀老了,怎當?shù)脩n愁、煩惱。 人要時常高興快樂自然健康長壽,所以老萊子雖然自己也已經(jīng)是個老人,但他為...全部
為人處世之道:孝道周朝時有個叫老萊子的人、乃楚國人,因他年高還常做兒戲娛親取樂,人都稱他為老萊子。他雖家徒四壁、一生窮困,但他一生也極孝順父母,他年七十余歲,父母還雙全在堂。他平日說話之中,從不說老,意在若是自己說老、豈不顯的父母老了。
他年紀雖大,還像小時候一樣要討父母歡喜,時常穿著一件五彩斑斕的衣服,在父母面前戲耍、有時候手執(zhí)著撥浪小鼓假意跌倒睡在地下,裝作小孩子啼哭的聲音而引誘父母的嘻笑。這老萊子雖然不能買山珍海味孝敬父母,但他知道,“笑一笑、少一少、惱一惱、老一老”的道理,父母年紀老了,怎當?shù)脩n愁、煩惱。
人要時常高興快樂自然健康長壽,所以老萊子雖然自己也已經(jīng)是個老人,但他為了取悅父母而做一個“老頑童”,凡父母歡喜的事就盡力而為,實在是難得也。所說的:“承歡膝下,片時換千金”就是這個道理也。漢時韓伯愈,他母親最嚴,但兒子有些小過失,不肯寬恕、必要責打。
這伯愈平日每逢母親責打時,只是好好承受。一日打他,他忽然涕淚悲泣。母親遂驚訝問他:平日打你,并不曾悲泣,今日為何這般悲苦?伯愈跪答道:母親平日打我身上覺疼,今日不似往日疼,是母親氣衰了,叫我怎不悲苦?安徽省金椒縣馬廠鎮(zhèn)有一個老人叫王李氏,2002年已100歲,老人家一輩子都想上北京城天安門一走,無奈家境并不富裕,難以成行。
而她的已年逾花甲的兒子王守成為了實現(xiàn)母親的愿望,不顧自己年高,在2002年8月徒步背著百歲的母親,千里跋涉、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到達北京。人們聞之后都為其孝道感動,天安門國旗班的戰(zhàn)士破例特意預(yù)備了一把椅子給老人坐,升旗結(jié)束后,國旗班的戰(zhàn)士全體肅立向這兩位老人行軍禮,并合影留念,此事在京城傳為佳話。
為人處世之二 學會批評別人人無完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會犯錯誤。在錯誤面前,你可能要忍不住大發(fā)雷霆??耧L暴雨過后,你可能會沮喪的發(fā)現(xiàn),你的“善意”并沒有被對方所接受,甚至,換來的結(jié)果可能讓你追悔莫及。
批評對誰來說,都不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但是如果你能夠掌握適當?shù)呐u的技巧和方法的話,相信你們的交流能更容易些。 你的批評是否是“成功”的,很大程度上決定于你采用的態(tài)度。沒有人喜歡被批評,不要相信“聞過則喜”。
如果你一味的指責別人或者簡單說明你的看法,你將會發(fā)現(xiàn),除了別人的厭惡和不滿外,你將一無所獲。然而,如果你能夠讓對方感覺到你是來解決問題糾正錯誤的,而不是僅僅來發(fā)泄你的不滿,你將會獲得成功。這里有幾點小建議: 1。
批評不是聯(lián)歡會 被批評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沒有人希望在自己受到批評的時候招開一個“新聞發(fā)布會”。所以,為了被批評者的“面子”,在批評的時候,要盡可能的避免第三者在場。不要把門大開著,不要高聲的叫嚷似乎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在這種時候,你的語氣越“溫柔”越容易讓人接受。 2。欲取之必先與之 不要一上來就開始你的“牢騷”,先創(chuàng)造一個盡可能和諧的氣氛。做錯事的一方,一般都會本能的有種害怕被批評的情緒。如果很快的進入正題,被批評這很可能會產(chǎn)生不自主的抵觸情緒。
即使他表面上接受,卻未必表明你已經(jīng)達到了目的。所以,先讓他放松下來,然受再開始你的“慷慨陳辭”。記得有句話說的很好——Kiss and Kick(吻后再踢),這樣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3。
對人不對事 批評時,一定要針對事情本身,不要針對人。誰都會做錯事,做錯了事,并不代表他這個人如何如何。錯的只是行為本身,而不是人某個人。一定要記住:永遠不要批評“人”?! ?。你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你批評的時候,你在說他做錯了。
在這同時,你必須要告訴他怎么做才是正確的。這才是正確的批評方法。不要只是“指手畫腳”。一定要他明白:你不是想追究誰的責任,只是想解決問題。而且,你有能力解決。為人處世之一 學會贊美別人我們活在這個世上,除了面包大米之外,似乎還需要些別的。
這不是你或者我或者什么圣人能決定的事,或者可以算是我們的本性吧。還記得別人(也許是你的爸爸媽媽)第一次贊美你是什么時候嗎?還記得那個時候,你是怎樣興奮的無法入睡嗎?還記得那時的美妙感覺嗎? 隨著我們的成長,或許我們已經(jīng)不會為了別人的一句贊美而徹夜不眠,但是我們聽到贊美時的美好感覺并不能抹去。
在潛意識里,我們都渴望別人的眼睛,渴望別人的贊美。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渴望。由此而及彼,別人也渴望我們的贊美。所以,學會贊美別人往往會成為你處世的法寶?! ∨笥褌?去慷慨的贊揚每一個人吧!每個人,都有他值得別人贊揚的地方。
找到這些值得贊揚的人和事,然后——贊揚他們! 1。一定要真誠 贊美絕不是虛偽,一定要真誠。朋友把事情搞砸了,你卻“不失時機”的贊美道:你做的真好,我還做不到那個樣子呢。這個時候,你的朋友會有被贊美的“美妙感覺”嗎? 2。
對事不對人 贊美也絕不是阿諛奉承。如果你的贊美毫無根據(jù),只是說:“你真是太好啦”或者“我對你的佩服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之類的話,恐怕沒有什么人會認為你真的是對他們充滿了善意吧!所以,一定要贊美事情本身,不要“以人為本”,這樣你的贊美才可以避免尷尬、混淆或者偏袒的情況發(fā)生。
為人處世之三 怎樣說“謝謝”中國人向來是重感情的,但是中國人有向來是不善于表達感情。就像是樹立在清華園里的“行勝于言”的碑,中國人向來是不會或者不屑表達。很多人,連謝謝都不會說。但是,活在這個世界上,值得我們心存感激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
把你的感激表達出來吧,不要把它永遠藏在心里?! 嶋H上,很多人不是不想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只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而只好選擇了沉默。還有些人,他們充滿感情的表達卻讓對方感到不自在。其實,表達你的感激之情并不是什么太難的事情,因為這樣的表達總是讓人感到愉快的。
在表達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技巧”的?! ?。關(guān)鍵在你的態(tài)度 一定要記?。罕磉_你的感激不是什么表面文章,而是你真的需要感激。這種感激應(yīng)當是來自你的內(nèi)心的。所以,你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的時候,一定要真誠。
握住對方的手,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句“謝謝”,也許遠比你長篇大論的展示語言技巧的演講更能讓人感動?! ?。表達要自然 表達你的感激之情的時候,一定要是你的話清晰而自然,不要吞吞吐吐,含糊其辭,那樣會給對方做作的感覺。
你需要表達你的感激的時候,一定是別人做了對你有幫助的事,你是受益者,所以你的感情應(yīng)當是充滿快樂的?! ?。直視對方 專家說,在互相注視的時候,交流通常比較容易進行。所以,表達你的感激的時候,最好是專注的注視著對方,這樣你的話才顯得是出于真心的,你的感情才顯得真摯。
4。小技巧:引用對方的名字 在感謝的時候,不要忘記對方的名字?!爸x謝你!”和“謝謝你,老王!”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你們并不是太熟悉的時候。為人處世之四 學會說“您是對的”心理學家說,每個人都渴望著引起他人的注意(當然小偷和通緝犯除外);其實,這是因為每個人在心底都有一種被認同的渴望。
掌握認同別人的技巧,是你人際交往中必修的課程。沒有人喜歡“杠頭”。其實,學會說“您是對的”并不比攤一只雞蛋困難多少。但是,要攤好這個雞蛋,也要你費一番腦筋?! ?。成為贊同的人 有一種人,似乎天生就是“杠頭”,喜歡和別人對著來。
這絕對不是表現(xiàn)你的執(zhí)著或者聰明的好辦法。而且,如果這樣下去,你很可能最終成為不被大眾歡迎的人。努力在你的頭腦里構(gòu)造一個思維框架,培養(yǎng)一種贊同的態(tài)度和性格,這樣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值得你去贊同的人和事多著呢! 2。
勇敢的開口 僅僅有贊同別人的態(tài)度是不夠的,你要讓對方知道。有些人喜歡用點頭的方式來表示,這不是最好的辦法。你應(yīng)該說一句“是的”,勇敢的直視著對方的眼睛說“您是對的!” 3。永遠不要爭論 別人并不總是能讓我們說“您是對的”,有的時候,我們真的無法接受對方。
這個時候,不要違心的說“您是對的”,也不要勇敢的說“您錯了”(除非萬不得已)。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陷入爭論當中去,即使您是對的。在爭論中,沒有人能夠獲勝。為人處世之五 “幫助”別人做決定有的時候,我們需要讓別人做出決定,比如讓她決定買你推銷的長裙。
這個時候,決定權(quán)在別人的手里。但是,如果你能聰明的施加影響的話,那就不同啦!很可能,決定權(quán)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1。給我一個理由 人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總是習慣先考慮為什么。所以如果你想讓別人做某個決定,先告訴他們這樣做的理由。
但是,你提供的這個理由必須能夠讓他/她接受,否則會適得其反。你要讓他們相信,你的理由對他們有利。如果照你說的做,他們是真正的受益者?! ?。思維誤區(qū) 在涉及到真的需要做出決定的問題之前先問一些其他的有“明確答案”的問題,比如:“您希望日子過的更好一些是嗎?”,或者是“您希望錢花在最有價值的東西上,是嗎?”等等。
這些問題通常是只能用“對”來回答的。這樣,人們就會進入一個表示同意的思維框架,在需要作決定的時候,他/她就更容易說“對”?! ?。非此即彼 在期待對方做出決定時,如果你讓對方發(fā)現(xiàn)不管怎樣說,她只是在選擇對你說“對”的方式,那你就成功了。
比如,你可以說:“你喜歡這一件還是白色的那一件?”,而不要說:“你要一件嗎?” 4?!拔移诖f‘好’” 幾乎所有的人都是中立的,他們在決定面前習慣于被領(lǐng)導(dǎo)。所以,你要讓他們作決定之前明確的感覺到,你在期待著他們說“好”。
這種感覺往往讓許多人毫不猶豫的隨你而去。 學會說“好”為人處世之六 如何說服別人如果你對一位女士說“您的上衣真漂亮!”,她一定會相信。但是如果你對她說:“小姐,我們新推出的這種款式肯定更適合您”,她通常會表示懷疑而猶豫不決。
其實,不光是女士會有這樣的反應(yīng)。這是人的一種本能。如果他覺得這件事將有利于你,他就會懷疑你說的話的真實性。但是,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不時的需要說服別人接受我們的產(chǎn)品或者觀點,讓人們相信我們說的。
成功的“推銷者”總是能夠說服別人。其實,這并不難?! ∫粋€比較簡單但是很實用的方法就是:不要自己直接說,借用別人的口。相信大家都見過那些“托”吧?不要小看他們的威力!中國人總是喜歡“隨大流”,所以借了“托”們的口,一切都好辦啦!我們不妨借用一下這種技巧。
比如你想推銷你的護膚霜,你說多么多么的好不見得有多少用處,但是如果你說:“我認識的女孩子都用這種牌子,都說效果不錯!”恐怕她就會動心了。沒有人會去考察你那些也許不存在的女孩子有沒有用,但是她相信:這種牌子真的不錯!瞧,你已經(jīng)成功啦!為人處世之七 做聰明的聽眾在一項關(guān)于友情的調(diào)查中,調(diào)查的結(jié)果讓調(diào)查者都感到十分的意外。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擁有最多的朋友的是那些善于傾聽的聽眾,而不是能言善辯,引人注目的演說家。其實,這也沒有什么不可思議的。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渴望表達自己。聰明的聆聽者能夠讓說話這有充分的表達欲望和表達機會,自然就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好感。
做一名聽眾,也許是最簡單有效的贏得信任的手段了。聆聽越多,你就會越聰明,也就會贏得越多人的喜歡和友誼。但是,成為一個出色的聽眾,并不是只要是長了耳朵那么簡單?! ?。用你的眼睛 在聆聽的時候,你應(yīng)當讓他知道,他就是這里的全部。
用你的眼睛注視對方,即使你心里在想著晚上的約會。 2。“靠近我” 盡可能的靠近些(當然要注意合適的度,尤其是異性。鄭重聲明:由于距離過近產(chǎn)生的不良后果,我不負擔任何責任?。>嚯x的縮小讓對方感覺你不想漏掉他說的任何一個字。
3。 不要沉默 做聽眾不是推崇“沉默是金”。面對一言不發(fā)的聽眾,沒有任何一個演說者會滿懷激情。 善于聆聽的人,善于讓說話的人感覺到他在認真的聽。在聽的同時提一些問題,讓對方更有興致說下去。
這可是一種極好的奉承。 4。不要打斷 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你不想讓對方永遠的閉上嘴巴,不要在中間打斷他/她。讓他沿著自己的話題說下去,直到他自己停下來。 5。忘我 你始終要明白,你是個“傾聽者”,不要使用諸如“我”、“我的”等等字眼。
如果你這么說了,就意味著您不得不放棄聆聽的機會。注意力已經(jīng)從談話者哪里轉(zhuǎn)移到了你這里,至少,你要開始“交談”了。。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