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越南戰(zhàn)爭已經發(fā)動了16年,美國高層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在軍隊中,有15%的人吸食海洛因成癮。
有意思的是,當這些軍人回到美國后,很多軍人就不再吸食海洛因了。
由此,心理學家李·羅賓斯得出結論:人是環(huán)境動物,當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時,他們的行為舉止及習慣都會跟著改變。
其實,這一點很多人都已經意識到了。
比如,當我們身處于公司或者家里時,都會呈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表現(xiàn)。
那么,一個很久不上班的人跟經常上班的會產生哪些區(qū)別呢?主要有幾下幾點,一看便知。
一個人如果身在職場,是需要經常與人打交道的,無論他是否愿意,社交能力都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增長與精進。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越是跟人打交道密切的職業(yè),他們的社交技巧就越厲害。
比如說,做銷售的人,往往更會察言觀色、更懂得揣測人的心理。
而相反的,如果一個人脫離了社交環(huán)境,每天只是宅在屋子里,他的社交技能也會退化,甚至出現(xiàn)社交障礙。
前幾年,我接觸過一個沉迷網絡游戲的年輕人,他幾乎已經不知道怎么說話了。
有一次,我們叫他去賣菜,他跑出去后沒多久就回來了,說不知道怎么跟賣菜大媽溝通。
還有一次,我們帶他去見了一個妹子,他幾乎是全程低頭,不敢正視別人。
很明顯地,因為長期沒與人打交道,他的社交狀態(tài)已經呈現(xiàn)出萎靡甚至是封閉狀態(tài)了。
所以,看一個人是否長期不工作,只要看這一點,就已經判斷得八九不離十了。
因為互聯(lián)網的迅速發(fā)展,現(xiàn)在已經誕生了一批不用去公司上班也能賺錢的“自由職業(yè)者”。
他們只要在家工作就能養(yǎng)活自己,甚至,有的人還因此獲得了不少財富。
但是在家工作跟在公司工作,其實是完全不同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如果你在公司工作,無論今天有沒有工作,你都必須要早起去公司上班,然后一直待到規(guī)定的時間才能下班。
這逼迫你不得不規(guī)律生活作息,每天早早起床、早早睡覺,按時進餐。
而相反的,如果你是在家工作,那情況就不一樣了,自己想睡到幾點就幾點,想幾點干活就幾點干活。
我曾經看過一個視頻博主談論自己的作息,那真叫一個混亂,經常是半夜3點多才睡覺,到中午1-2點才起床。
有時候,為了剪好一個片子、拉到一個合作,他們甚至要熬通宵、連續(xù)工作十幾個小時。
所以, 無論是工作性質的影響還是工作自由度的寬容,都使得不工作的人更容易作息紊亂、日夜顛倒。
上學的時候,老師經常說一句話:“腦子不用會銹掉的?!?/p>
聽起來也許有點夸張,但這也確實是真實情況。
前一段時間,我們公司招進來了一個3年工作經驗的編輯,按道理說,工作3年的人,無論是職場技能還是學習能力應該都是相當不錯的。
但實際的體驗卻非常糟糕,感覺他并沒有3年的工作經驗,更像是一個剛進入職場的新人,寫個文章錯字連篇,看個資料速度極慢,做個匯報邏輯紊亂...
后來,一打聽才知道,他雖然有經驗,但是,因為在家照顧病重的父親,已經脫離職場一年半了。
而在這一年半里,因為忙于家事,根本就沒有學習,這導致他的大腦迅速退化,注意力和學歷能力都大不如從前。
但好在,畢竟之前也是有基礎的,在經過2個月的適應后,他又慢慢恢復了狀態(tài),展現(xiàn)了自己該有的實力。
其實,這一點很多經歷過的人都有感觸,我身邊有個朋友做了幾年的全職太太,后來再進入職場時,就感覺非常不適應,總感覺自己的大腦反應不過來。
所以啊,看一個人是否脫離職場很久,看他學習能力或者接受能力就知道了!
不上班,并不代表就一定會墮落、一定會變得糟糕。
我接觸過很多自由職業(yè)者,有少部分人仍然過得非常積極向上、充滿動力。
其關鍵區(qū)別在于,一個是脫離職場后徹底放飛自我,每天只知道玩樂睡覺;另一個卻不斷鉆研學習,主動掌控自己的生活。
所以啊,如果大家想要做常年脫離職場的人,一定要考慮清楚了。
如果你是一個特別自律、能夠自主學習的人,那么,離開職場或許并無大礙。
但如果,你是一個失去規(guī)則管制就沒有目標、沒有想法、貪圖享樂的人,那一定要慎重。
因為這類人離開職場后,通常會過得比以前更糟糕。
以上都是一些我個人的經驗之談,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