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是一對夫妻,他們的婚姻狀態(tài)是我們很多人都羨慕的狀態(tài)。
丈夫下班就回家陪自己的妻子,有一次我去他們家做客,到了飯點耐不住他們熱情地挽留,于是就坐下吃了一頓飯。
只見夫妻二人在廚房里有說有笑,丈夫做飯,妻子打下手,其樂融融。
吃飯的時候,丈夫也時不時地給妻子夾菜,眼神里滿滿的都是寵溺。
吃完飯,丈夫和妻子一起去廚房洗碗,仍舊是有說有笑的。
然后,我就找借口離開了,因為我實在不想繼續(xù)吃這碗愛情的狗糧,當(dāng)然,也是因為被這充滿煙火氣的幸福所感染。
說實話,我是羨慕他們的相處方式的,但我也知道,這樣的溫馨絕不是坐享其成的,而是通過彼此的努力才得來的。
因此,我們想要獲得幸福的婚姻,也需要合理有效地經(jīng)營。心理學(xué):女人常說這3句“違心話”,你的婚姻會更幸福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當(dāng)中,我們可以得知男人是有關(guān)于自我價值滿足感和被需要感的需求的。
也就是說,在一段感情當(dāng)中,男人是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地崇拜自己的。
這個時候,聰明的女人就會在日常生活中展現(xiàn)出自己的“柔弱不能自理”:
例如地掃得不好,例如一個人怕黑不敢睡,例如自己換不了燈泡一定要老公回來換才可以。
當(dāng)男人把這些事情完成之后,我們就可以說“老公,我好笨啊,連這些事情都做不好,離開你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這個時候,男人內(nèi)心就會飄飄然,就會覺得“果然,她是需要我的,是崇拜我的”。
如此一來,他們就會更想要去主動為女人付出。
這就是語言的魅力,正如托爾斯泰所說的那樣:“把自己體驗到的感情傳達(dá)給別人,從而使別人為這感情所感染,也體驗到這些感情?!?/p>
做過幼師或者觀察過小孩子的讀者們都清楚,小孩子是需要哄的,同樣的事情,嗆著說話他們就會叛逆,若是哄著來,他們就會很愿意去做。
而男人有時候也和小孩一樣,或者說他們的心里就住著一個小孩,我們在和他們相處的時候,哄比強(qiáng)勢更能達(dá)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蒙田在《隨筆集》這本書中說:“語言只是一種工具,通過它我們的意愿和思想就能得到交流,它是我們靈魂的解釋者?!?/p>
當(dāng)一個人在聽到好聽的話的時候,他的內(nèi)心就會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暗示。
然后就會集中注意力去更有效率地做某件事情,這就是好聽的話所發(fā)揮的作用。
“老公,嫁給你是我這輩子做得最幸運的事情”可能聽上去會比較肉麻,但對于男人來說就是十分受用,因為這是變相地對他們自我價值的一個肯定。
心理學(xué)當(dāng)中有一個皮格馬利翁效應(yīng),它指的是如果我們對一件事情抱有較好的期望,那么這件事情慢慢的就會朝著我們期望中的樣子去靠近。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女人在面對丈夫的付出時,只是心里高興,言語上的任何表示都沒有,這其實是不對的。
我們應(yīng)該在男人為自己付出之后去夸他,例如“老公,你給我買東西刷卡的時候簡直太帥了”。
這樣男人就會覺得自己的付出不是默不作聲,而是擲地有聲,且還可以時不時地給予自己積極的反饋。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xí)慣;播種一種習(xí)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p>
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潛移默化才可以形成的,男人在付出之后得到了夸獎,久而久之,不需要我們索取,他也會主動付出。
很多女人對于甜言蜜語總是不好意思說出口的,覺得老夫老妻了,說這些話總覺得難為情。
事實上,越是關(guān)系親密的人,就越需要甜言蜜語滋潤感情。
因為約哈里之窗曾說過:“一個人自我暴露層次越高,交往的層次越深刻?!?/p>
任何一段感情如果還保留著不好意思,那就意味著這段感情還不夠深刻。
而甜言蜜語恰好是提高自我暴露層次的體現(xiàn),也有助于我們?nèi)ド罨舜说母星椋灿兄谛腋2黄诙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