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是明末文學家馮夢龍編寫的白話短篇小說集,題材或來自于民間事實,或來自史傳故事,作為市民文學的代表作,《醒世恒言》語言通俗、故事情節(jié)精彩曲折,又由故事引發(fā)哲理,從市井生活中總結出多種人生智慧。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奉勸人行方便事,得饒人處且饒人。
得放手處須放手,可施恩處便施恩。
眼孔淺時無大量,心田偏處有奸謀。
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人前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人逢喜事精神爽,話合心機意趣投。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為凡人不肯休。
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
忙忙如喪家之狗,急急如漏網之魚。
種田不熟不如荒,養(yǎng)兒不肖不如無。
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世上萬般哀苦事,無非死別與生離。
臨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世上死生皆為利,不到烏江不肯休。
勸君出話須誠信,口舌從來是禍基。
鰲魚脫卻金鉤去,擺尾搖頭再不來。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盛衰有命天為主,禍福無門人自生。
焚琴煮鶴從來有,惜玉憐香幾個知。
事非干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強言。
衣冠未必皆男子,巾幗如何定婦人?
凡事必須留后看,他年方不悔當初。
世人切莫閑游蕩,游蕩從來誤少年。
萬貫錢財如糞土,一分仁義值千金。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