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真游泳的貓。對聯(lián),俗稱對對子,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愛。關(guān)注小編,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寫得很精彩的6副對聯(lián),不比千古絕對遜色,趕緊記下來。
第1副對聯(lián):眼前一簇園林,誰家莊子;壁上幾行文字,哪個漢書?
這是一副諧音雙關(guān)聯(lián),利用同音的字讓一句話包含兩件事情或兩種內(nèi)容,構(gòu)思巧妙,一語雙關(guān),令人回味悠長。莊子,既代表了眼前的莊園,又暗指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周;漢書,字面意思是一個大漢寫的,又暗指了史學著作《漢書》,因為有班固《漢書》與范曄《后漢書》之分,所以問哪個漢書,不論從哪種意義上解讀,都是十分貼切的。
第2副對聯(lián):笑指深 林,一犬低眠竹下;閑看邃戶,孤木獨立門中。
這是一副拆字對,也就是把漢字的字形各部分拆開,使它成為另外幾個字。上聯(lián)把笑字拆開,拆成竹字頭和犬。下聯(lián)則是把閑字拆開,成為木和門字。這副對聯(lián)從內(nèi)容意境上說,沒有什么價值,但是從文字游戲的角度而言,卻是非常精妙的,絲毫不比千古絕對遜色。
第3副對聯(lián):端陽才過,又遇九月九之重陽;元夕未臨,莫望七月七之巧夕。
這是一個疊文對聯(lián),也可以說是一副傳統(tǒng)節(jié)日對聯(lián)。端陽,也就是端午節(jié),習俗吃粽子等。重陽節(jié),習俗登高望遠等。元夕,也就是元宵節(jié),習俗吃元宵、猜燈謎等。七夕節(jié),習俗乞巧等,如今演變成為“中國情人節(jié)”。上聯(lián)有兩個“陽”字,兩個“九”字,而下聯(lián)有兩個“夕”字,兩個“七”字,可以說針鋒相對,旗鼓相當。
第4副對聯(lián):涇渭同流,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炎涼異態(tài),夏則飲水,冬則飲湯。
這副對聯(lián)可以說非常的文雅了。上聯(lián)用的是屈原和楚辭的典故。在《楚辭》中記載了屈原遇到一個漁父,漁父勸屈原早點退隱,見屈原不聽勸告,于是唱著歌而離開:“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p>
而下聯(lián)用的是《孟子》的典故,出自《孟子·告子》:“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笨梢哉f用典故對典故,十分貼切。
當然,這個對聯(lián)最厲害的地方,還是意境上值得我們深思。上下聯(lián)說的都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是那種道家的“和光同塵”的思想,也就是隨遇而安,不因為世態(tài)炎涼而讓自己怨氣沖天,而是自己好好調(diào)整狀態(tài),改變心態(tài)去適應(yīng)這個世界和環(huán)境,對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啟發(fā),真是堪稱千古絕對了。
第5副對聯(lián):重瞳項羽重瞳舜;九尺曹交九尺湯。
這副對聯(lián)也是上下聯(lián)用典。上聯(lián)出自司馬遷《史記》的項羽本紀:“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闭f的是項羽和舜一樣都是眼睛里有兩個瞳孔的異人,理應(yīng)成就一番大事。
下聯(lián)典故出自《孟子·告子下》:“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曹交詢問孟子:“我聽說周文王身高十尺,商湯高九尺,而我曹交也是九尺四寸,卻完全沒有文王和商湯的美名,卻只會吃白飯罷了,要怎樣做才行呢?”
上聯(lián)可以說帶點神話色彩,奇人必有異事,而下聯(lián)則帶點反諷的色彩,有異事未必能成為奇人,令人會心一笑,啟發(fā)良多。
第6副對聯(lián):未老思閣老;無才做秀才。
據(jù)說古人戴大賓前去參加科舉考試,然后其他的考生看到這個人年紀很輕,都有點輕視戴大賓,于是開玩笑問他:“小朋友你還這么小就想著當官了啊,那么你想要當什么官呢?”
戴大賓知道這些人在取笑自己,卻是直接回答說:“我要做閣老!”
其他考生立刻就笑了,還出了個上聯(lián):“未老思閣老?!币馑际悄阈⌒∧昙o好高騖遠,令人發(fā)笑。
而戴大賓不慌不忙,對了個下聯(lián):“無才做秀才?!币馑际悄銈冞@些人年紀不小,卻都是沒有真才實學的秀才。
聽到這個下聯(lián),其他考生都是面紅耳赤,本來想奚落下戴大賓,沒想到反而被他取笑了??墒怯植坏貌慌宸鞔筚e的才華,只好低著頭離開了。
后來戴大賓高中探花,擔任翰林院編修,可謂是風光一時。而他的這副對聯(lián),在千百年后讀來更顯得妙趣橫生,令人驚嘆。
朋友們,你們自己有創(chuàng)作過比較得意的對聯(lián)嗎?你們還知道哪些構(gòu)思巧妙的對聯(lián)呢?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