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很早就發(fā)現,差不多世界所有地方的古代地質層中都有那么一層薄薄的紅色粘土,這層粘土在地質學里被稱為KT界線,它將古代灰?guī)r分為兩層,一層屬于白堊紀,一層屬于第三紀,根據化石考古這個時間段(大約50萬年),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滅絕事件,包括恐龍在內的地球上大約一半的其他種類的動物從化石記錄中突然消失??铸垳缃^事件一直是科學家到普通人興致盎然的事,人們也提出了這樣那樣很多種理論,直到1979年,科學家發(fā)現這層粘土中的銥含量是通常水平的300倍到500倍,“撞擊滅絕論”才真正變成一種理論。地球每年要積攢大約3萬噸宇宙塵埃,這些塵埃中包含著地球上不大常見的元素,比如銥。宇宙中的銥元素是地球上的1000倍,一些科學家認為如此大量的銥元素沉積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由外層空間的天體帶來的,比如小行星或者彗星。據此1980年,科學家們首次正式提出恐龍的徹底滅絕是由于一次突然的來自太空的致命撞擊。但是這個理論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兇案現場”在哪里呢?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有一個大的驚人的隕石坑,直徑180公里,深達900米,它埋在數百米的沉積巖下面,所以即使你走在上面也不一定覺察得到。這個非比尋常的圓型結構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由墨西哥石油公司發(fā)現的,只不過當時他們認為那是由于火山噴發(fā)造成的。經過11年的研究,研究人員最后把尤卡坦半島的地心引力不規(guī)則歸因于一次撞擊事件。人們開始相信太空中一個直徑約10公里的天體曾經撞向尤卡坦半島,在那里留下一個巨大的隕石坑。成千上萬公里的地球外殼蒸發(fā)融化或者被彈射出去,形成了一個大火球,橫掃整個世界。研究人員認為那次撞擊相當于1億兆噸TNT炸藥爆炸的當量。尤卡坦半島隕石坑也許就是KT撞擊的“兇案現場”。
然而很多人仍然不大理解撞擊到底會產生什么后果?“一個直徑只有10公里的物體,怎么會對一個直徑1.3萬公里的行星造成這么大破壞?”1993年3月,人們發(fā)現了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這個彗星是一連串21塊碎片的組合,而且人們很快測算出它正向木星飛去。1994年7月16日開始,通過哈勃望遠鏡,人類首次親眼目睹宇宙里一次撞擊,其威力之大超出任何人的想象。在多塊碎片的撞擊中,以碎片G威力最大,它大約像一座小山,威力高達六萬億噸TNT,其當量相當于現有核武器總威力的75倍,在木星表面造成地球大小的傷口。
在地球上,十八世紀是大航海時代的高潮,而在天文學上十八世紀也是一個輝煌的世紀。1760年根據測算,天文學家認為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應該有一顆行星,雖然這引起很多人尋找新行星的熱潮和興趣,但這顆“幽靈行星”始終沒找到。1801年,意大利的一名神父,也是一位天文學家名叫朱塞普皮亞齊發(fā)現了一顆在星圖上找不到的天體,根據運行軌道測定后他確定這是一顆小型的行星,被命名為谷神星。這是人類發(fā)現的第一顆小行星。隨后幾年再與谷神星相似的軌道上,人們又相續(xù)發(fā)現了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人們發(fā)現這些小小的天體遠沒有行星那么大,而且要小的多,天文學家威廉赫歇耳稱它們?yōu)樾⌒行牵ɡ≌Z“像星”的意思)。不過客觀來說,這些小天體根本不是星星,準確的說它們是類星體。
小行星是巖質物體,太陽系中大部分這種東西散落在火星和木星之間,被稱為小行星帶,它們與大的天體一起做環(huán)繞太陽的運動。另外在海王星以外也分布了一個小行星帶,叫做柯伊柏帶??茖W家推測這些小行星本來可以像所有大的天體一樣,在某個宇宙時間里聚集在一起變成行星,但是由于木星引力的不穩(wěn)定,使它們無法結合在一起。誰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小行星,有人估計可能不少于10億顆。至今,人們已經發(fā)現了7000多顆小行星,這個數字仍以每年幾百顆的速度增長?,F在已知的小行星99%直徑小于100公里,還有一些更小的直徑小于1千米的小行星,據估計不少于百萬顆。順便說一句,所有小行星的質量之和比月球的質量還小。據研究人員認為,共計有2000顆左右大得足以危及地球文明的小行星經常穿越我們的軌道。但是即使只有一座房子大小的小行星就能摧毀一個城市,而穿越地球軌道的小行星幾乎肯定數以十萬或者百萬計,而它們幾乎無法追蹤。
1991年一顆小行星在17萬公里以外與我們擦肩而過,兩年以后另一個顆與我們只相距14.5萬公里,這相當于一顆子彈穿過我們的袖子而又沒有擦破胳膊。而這兩顆小東西都是在它們飛過去以后才發(fā)現的。
一顆以宇宙速度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或者彗星進入大氣層的時候,它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它下面的空氣來不及讓路,會像打氣筒里的空氣那樣被壓縮,壓縮空氣馬上會變熱,溫度可能升高到大約6萬攝氏度,于是在抵達我們大氣層的剎那間,隕星所經之處的一切會在剎那間消失。一秒之后,隕星撞擊地球表面,頓時化作蒸汽,發(fā)生爆炸,方圓300公里以內的東西頃刻間會被爆炸摧毀,然后第一輪沖擊波會以光的速度向外輻射,橫掃一切,不出幾分鐘1500公里以內都會被夷為平地。直接災區(qū)以外的人會首先看到炫目的閃光,然后一片翻滾的黑幕以每小時幾千公里的速度而來,只達九天云宵。它的到來時悄無聲息的,因為它的移動速度遠遠超過音速,1500公里以外的人會被飛彈一樣的飛行物擊倒?;鹕奖l(fā)、海嘯、地震會在短時間里相續(xù)發(fā)生,不出一個小時地球一片漆黑,燃燒的石頭和其他碎片到處飛舞,地球的大部分變成一片火海。據估計一天之內會有15億人死亡。撞擊產生的濃煙和飛灰遮天蔽日,數月甚至數年地球將看到不太陽。2001年科學家分析KT撞擊留下的沉積物后認為,它對地球氣候的影響達一萬年左右。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呢?答案是沒辦法。一個直徑100米左右的物體,要等到它距離我們還有幾天的時候,地球上的天文望遠鏡才能發(fā)現它,而且還要恰好是這臺天文望遠鏡正對著它,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一顆小行星,只有在它發(fā)熱的時候我們肉眼才能看到,但物體在接觸大氣層之前是不會發(fā)熱的。這種類星體的速度比最快的子彈還要再快幾十倍,而到了它發(fā)熱的時候,距離它撞擊地球那一刻大約只有一秒。所以我們多半來不及預警。
不過假設我們知道又怎么樣呢?有人認為我們可以在發(fā)現這個物體飛來之時發(fā)射核彈炸毀它,但實際上人類現在還沒有適合于宇宙作業(yè)的導彈,最先進的反衛(wèi)星武器只能作用于地球同步衛(wèi)星,而這個時候,即使炸毀隕星也只是把它變成一個一個砸向我們的碎片,而且會給它帶上強輻射。有的科學家認為,即使有一年的預警時間也太晚,我們沒有能力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制造出飛向宇宙深處的飛行器。何況人類也沒有能力做那么長時間的預警,即使我們知道有個東西向我們飛來,也要等到最后幾星期,也就是撞擊的最后時刻,才會確切的知道撞擊會不會發(fā)生。
科學家認為這種撞擊也許平均每100萬年發(fā)生一次,而這樣的事情更像一場晴天霹靂,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