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體的平衡控制需要一個綜合復雜的感覺功能,主要依靠前庭、本體感覺和視覺(合稱平衡三聯(lián)),以及這三個系統(tǒng)的相互協(xié)調作用,并由中樞參與處理。
人體處于不同體位不同環(huán)境下,視覺、本體感覺和內耳的前庭感受器接受信息并傳遞給小腦,使小腦發(fā)出平衡指示活動關節(jié)肌肉,改變體位,保持平衡。
【冷熱試驗】
冷熱試驗是根據(jù)眼震的各種參數(shù)檢測水平半規(guī)管的功能,是主要用于評估超低頻段的檢查方法,也是臨床最常用的檢查方法?其是以空氣或冷熱水為刺激源,興奮內淋巴,產(chǎn)生肉眼可見的同側或對側方向的眼震?
冷熱試驗是確定前庭功能低下測別的最佳方法,大部分患者可以較好地耐受試驗刺激,但兒童配合較差?
在昏迷患者中進行冷熱試驗,如缺乏眼球震顫則提示腦干損傷?冷熱試驗并不能確診BBPV(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Molina等發(fā)現(xiàn)),BBPV可能與前庭超低頻受損關系較小,也有可能是BBPV患者本身前庭功能受損就較小?
【頭脈沖試驗(HIT)】
HIT是檢測高頻損傷和三對半規(guī)管的方法之一,是一種短暫?受試者不可主觀控制?高角加速度?低幅度的頭部快速轉向運動,需要用高頻攝像頭采集頭動和眼動圖像的試驗方法?
VOR(前庭眼反射)正常時,患者可注視一個穩(wěn)定的目標,在垂直軸上進行小幅度?高加速運動,這種快速頭動在正常人中會產(chǎn)生快速的代償性眼動,正常人可以繼續(xù)注視前方物體;前庭功能損傷患者則不能通過前庭系統(tǒng)代償,無法產(chǎn)生快速的重新注視,必須轉動眼球通過掃視重新注視前方物體?通過采集這些圖像信息,為評估三對半規(guī)管的動能提供了可能?
HIT是急性眩暈患者基本的檢查工具,如出現(xiàn)明顯的眼球飛快掃視,則表明前庭受刺激后會引起VOR的改變?對“隱蔽性眼震”更為敏感,更適合用于實際前庭功能的檢測?
【轉椅試驗】
轉椅試驗是檢查雙側水平半規(guī)管前庭功能低下的手段,常采用的刺激模式有加速?減速以及正弦諧波,臨床最常用的方法是巴拉尼法?該法要求受檢者坐于旋轉座椅中,頭前傾30°,將頭固定于頭托中,使外半規(guī)管保持在水平位置,試驗過程中要求受檢者閉眼,先順時針方向轉動轉椅,后令受檢者凝視遠處,計算眼震時間;然后再逆時針重復上述過程?正常人于旋轉后可出現(xiàn)與旋轉方向相反的眼震(做順時針方向旋轉后出現(xiàn)的眼震方向向左,逆時針旋轉后眼震向右),水平性,強度為Ⅱ~Ⅲ度,持續(xù)約24 ~ 30 秒鐘。持續(xù)時間過短或過久,均示前庭功能異常。
【搖頭眼震】
檢查時患者需要佩戴Fren?zel鏡或Goggles鏡,閉眼,頭前傾30°,在水平方向擺動15s,30次(2Hz),擺頭結束后,如觀察到超過連續(xù)5個眼震,眼震不低于3°/s,則為陽性,說明可能存在雙側前庭失衡?外周前庭病變搖頭眼震通常偏向健側,但也會出現(xiàn)偏向患側的眼震,可能是代償過度導致的恢復性眼震?搖頭眼震也可反映前庭的緊張性失衡,正常人也可能出現(xiàn)這種結果,所以此方法僅供初步篩選?
在門診可進行簡易的搖頭眼震:患者將雙手置于的雙耳處,快速擺頭,觀察是否出現(xiàn)特征性眼震?此種檢查方法受多種外界因素干擾,且具有較大的自主性,并不能作為診斷的金標準。
【前庭自旋轉測試VAT】
VAT是前庭自動旋轉檢測法的別稱,是一項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眼反射測試?VAT檢測的頻率最接近于人體日?;顒宇l率,可檢測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動眼反射,有利于評定前庭高頻損傷的測別?本試驗分析的參數(shù)包括動眼增益?相位以及非對稱性,但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效果較差?
VAT是迄今為止檢測頻率帶最寬的前庭功能檢查方法,但僅能客觀監(jiān)測平衡紊亂癥狀,所以許多眩暈患者并不能通過VAT檢測出來?青年人的增益數(shù)值一般在正常范圍內,可能對更低的頻率范圍(2~3Hz)更為敏感?
【前庭誘發(fā)肌原性點位(VEMPs)】
VEMPs是強短聲刺激橢圓囊或球囊的情況下,經(jīng)神經(jīng)反射在胸鎖乳突肌?眼肌表面記錄到前庭誘發(fā)的肌電位,根據(jù)部位分頸源性VEMPs和眼源性VEMPs,頸源性VEMPs是簡短高強度聲音刺激下于同側處于緊張狀態(tài)的胸鎖乳突肌表面記錄到的電位波形,可客觀反映球囊的功能;眼源性VEMPs可反映橢圓囊的功能?正常情況下兩側前庭具有對稱性,兩側發(fā)放電頻率相等,一旦發(fā)生病變導致兩側不一致時,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眩暈?
【意大利本體感覺與平衡系統(tǒng)】
要求閉眼站在有軟墊的平衡儀器上,盡力維持重心穩(wěn)定,在減少視覺及本體感覺的影響下檢查其前庭的平衡能力,從而縮小到前庭感覺準確的評價。
由于前庭病變導致的失平衡狀態(tài),經(jīng)過休息、治療后,眩暈等感覺可以緩解,其中大多數(shù)是經(jīng)過神經(jīng)中樞調整,產(chǎn)生前庭代償后重新建立平衡的結果。前庭系統(tǒng)的可塑性和代償能力已被廣泛認可,它是康復訓練的主要依據(jù)。前庭康復著眼于改善殘余前庭功能的增益,并促進利用替代機制或策略,以達到前庭代償?shù)哪康摹?/span>
●
將物體置于鼻前25cm,轉頭時注意物體,盡量保持視覺清晰,逐漸增加轉頭速度,重復15-20次,每日重復2-3次。
1、Epley復位法:患者坐在檢查床上,頭向健側耳方向轉45°,迅速向患耳側躺下,持續(xù)約2 min 后,待眩暈、眼震消失,頭向健側轉90°,患耳朝上,保持位置約2 min直至眩暈、眼震消失,繼續(xù)向健側左轉90°,眩暈及眼震消失后回到坐位。
2、Semont復位法:患者坐于檢查臺,頭向健側轉45°,迅速向患側躺下,約1min迅速將患者轉為坐位并向健側躺下,保持約1min后回到坐位。
3、Barbecue翻轉復位法:患者平臥,頭及軀干向健側轉90,身體及頭繼續(xù)向健側旋轉90',面部朝向地面,頭及身體繼續(xù)向健側旋轉0',患耳向下,患側臥位;繼續(xù)轉動回到平臥位,共轉動360°
對可促進前庭習服的發(fā)生,選擇激發(fā)癥狀的運動,運動的強度要達到引出輕、中度癥狀,訓練5-15分鐘,每日重復2-3次。如一定時間后癥狀無好轉或眩暈消失,則停止此項運動。根據(jù)不同的癥狀,習服方法有很多,如Brandt-Daroff習服練習。
Brandt - Daroff習服練習方法:患者坐于檢查臺,頭轉向健側,迅速倒向患側,眩暈消失后停留30 s,坐起,轉頭后倒向另外一側,坐起;重復練習每3 h練習1次,癥狀減輕后適當減慢體位改變速度,并減少習服練習次數(shù)直至眩暈癥狀消失。
閉眼來弱化視覺在平衡中的參與,通過增加軟墊來減弱軀體感覺的參與。使用意大利pk系統(tǒng)之靜態(tài)平衡訓練模塊,先睜眼移動,再閉眼移動,再結合軟墊訓練。強化前庭感覺。
End
參考文獻:
1、王筱、宋西成,前庭功能檢查方法的研究進展[J]. 醫(yī)學綜述, 2018(14);
2、GaurS,Awasthi S K ,Bhadoufiya S K ,et a1,Eficacy of Epley,maneu-ver in treating BPPV patients:a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Int J Otolaryngol,2015,
2015,487160.
3、湯建芬 ,耿曼英 ,魏秀芬 ,等.變位試驗聯(lián)合手法 復位診治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 135例分析 [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17(4):61—63.
4、張素珍,眩暈癥的診斷與治療 [M].第3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147—160.
部分圖片來源與網(wǎng)路,未能找到原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通知我們刪除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