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收到一個網(wǎng)友的私信:
“羊姐你好,關(guān)注你很久了。我和丈夫結(jié)婚兩年,孩子剛一歲。我們都是普通人,內(nèi)向型性格,相親認識的,感情我一直以為不錯,但前段時間他忽然進行冷暴力,拒絕和我交流,經(jīng)我多次詢問,他終于說出原因?!?/span>
“我在懷孕期間,他聽到過我和我母親爭吵,我說過不喜歡小孩之類的話,他就一直認為我不愛我的女兒。有時候,小孩子哭鬧我沒有及時哄孩子,他也覺得我不愛小孩。我真是覺得他無理取鬧,麻煩羊姐從旁觀者的角度給我個建議,謝謝。”
看到這條私信求助,我愣了一愣,心想:若是讓我遇上這種內(nèi)心戲很多但不具備多少溝通力的男人,也幾乎是沒轍啊。
小小一件事情,他自己內(nèi)心已經(jīng)百轉(zhuǎn)千回,卻不跟你吐露半句。
你需要不停去盤問、引導(dǎo)、鼓勵,對方才愿意說出心里的想法。接下來,你只能去哄,去解釋:我不是那樣的,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
又不是拍偶像劇,何苦把日子過得這么累?
(二)
一個朋友的老公就是這樣一個人。
追求她時,他也會說些甜言蜜語。新婚伊始,磨合期尚未開始,雙方的七大姑八大婆對他們婚姻的滲透力還不強,所以兩個人并未產(chǎn)生什么矛盾和問題。
在一起久了,婆媳關(guān)系、家庭分工、生活習(xí)慣等等問題涌現(xiàn),一出現(xiàn)矛盾,她想去找他溝通,他要么一聲不吭,要不就來來回回回復(fù)她這么幾句話:
“既然你那么認為,我還有什么好說的?!?/span>
“你要這樣認為,我也沒辦法?!?/span>
“隨你!你想怎樣就怎樣吧!”
當然,“你想怎樣就怎樣”不過就是口頭上的一個緩兵之計,真過日子的時候,還是“他想怎樣就怎樣”。
如果在微信上聊天,她噼里啪啦打出一行字之后,對方只回復(fù)她一個不知所云的表情。
然后,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和問題,永遠無解,只不過暫時被掩蓋。
下一次,又重新爆發(fā),而且程度更嚴重。
后來,她終于受不了了,直接離家出走,去外面旅行了半個月?;貋硪院?,一切照舊。
他表示很委屈:“我一直讓著你,都不跟你吵,你怎么還不滿意?”
聽到這話,她火大到不行:“我倒寧愿你跟我吵,好讓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哪怕跟我吵幾句,我也該知道你到底咋了嘛,這樣下去真的沒意思,要不我們離婚得了。”
她老公用經(jīng)典句式回復(fù)她:“你說怎樣就怎樣吧?!?/span>
兩個人陷入冷戰(zhàn)。
想到那么多年來兩個人一路走來不容易,她還是想為挽回這段關(guān)系做最后一次努力。她想,跟他當面溝通,是不是我的態(tài)度有點問題,所以讓他不敢回應(yīng),那我嘗試用文字吧。
于是,她給他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心平氣和地闡述兩個人遇到的問題,希望他也能敞開心扉跟她聊一聊。
那封信,他收到了,也看了,但是,依舊石沉大海。
她跑去問他,他回答:我沒什么好說的。
她絕望了,提出了離婚。兩邊的父母急了,跑出來勸她:“有什么事情是不能靠溝通解決的???”
她回復(fù):“很多事可以靠溝通解決,但是,你沒法解決一個不愿意溝通的人。”
(三)
或許也正是因為擅長逃避的男人太多了,所以那些有“溝通力”的男人就顯得尤其珍貴。
《歡樂頌》里的趙醫(yī)生,就是一個絕佳的案例。
被曲筱綃叫去吃應(yīng)酬飯以后,有點小清高的趙醫(yī)生非常不適應(yīng),所以找了個借口提前走人。
我估摸著,他可能真是靠高學(xué)歷、精湛的醫(yī)術(shù)坐到了那個位置,所以他看不慣曲筱綃在客戶面前表現(xiàn)“假我”。
換很多情侶,估計走到這一步就鬧掰了。
要不女方覺得男友這種時候離開,折損了自己的面子,并上綱上線說男的不愛她。要不就是心高氣傲的男方覺得女方在客戶面前諂媚成那樣,簡直太丟臉,然后要求女方改變。
可趙醫(yī)生和曲妖精不。
后來,趙醫(yī)生跟曲筱綃坦誠了他借故提前走的事情,兩個人心平氣和地討論各自對飯局的看法和態(tài)度,最后確定解決方案:以后曲的飯局自己不再參加。
趙醫(yī)生有同理心。他不拿這事兒苛責(zé)曲妖精,或許是因為他知道,人在江湖飄,向人低頭、迎合他人是很無奈也很正常的一件事。我們愛一個人,這種時候想到的多是心疼,而不是鄙夷。
而曲妖精呢,也懂得尊重趙醫(yī)生,讓他去做更自在的事,不試圖以愛之名綁架和改造對方。
兩個成熟的人談戀愛,就該是這樣的。
如果換做樊勝美和王柏川呢?
樊勝美被家里的事情攪得心煩意亂,她想給王柏川打個電話,但王柏川一直在陪客戶喝酒,最后他干脆直接關(guān)機,任由樊勝美孤立無援、感受絕望。
王柏川還會因為樣品檢測不合格的事情一直瞞著樊勝美,會在買房的最后一刻才說不加樊勝美的名字??吹竭@些橋段,我都想學(xué)曲筱綃質(zhì)問一句:你若有異心,那就直說啊。
(四)
在各大論壇、自媒體上,我們經(jīng)??吹脚郧笾何依瞎龅近c事情就當“縮頭烏龜”,就是不愿意跟我溝通。有時看他那個悶葫蘆的樣兒,我真是想掐死他。怎么辦?
有時候,求助者是男性。
情感專家給出的建議一般是:誰痛苦,誰去調(diào)整和改變。
于是,希望能跟伴侶建立溝通的人,不停地調(diào)整自己的溝通方式去適應(yīng)對方。對方既然是一頭犟驢,就要順毛捋捋,不要把他刺激成戰(zhàn)斗模式,或者“進一步縮頭”模式。
于是,有人求仁得仁,嘗試改變自己,然后去影響對方,果然有所好轉(zhuǎn)。
也有的人,用盡全力調(diào)整自己的腳步去適應(yīng)對方,最后墮入更深的絕望。
分析伴侶不愿意溝通的原因,無非是三個方面:
第一、TA完全不把你放心上,所以不愿意跟你溝通;跟別人,他或許是愿意敞開心扉的。
第二、TA只是有溝通心理障礙,需要你去引導(dǎo)、適應(yīng)、激發(fā)。
第三、TA就是那樣的人,永遠只愿意活在自己的道理之中,不愿意為任何人作出任何改變。
第一種情況,你真是沒轍,因為你永遠沒法逼一個不愛你的人在乎你。
第三種情況,應(yīng)該比較少。即使有,當初認識、戀愛時,應(yīng)該就有端倪,到頭來你估計還得怪自己眼瞎。
唯獨第二種情況,有改善的希望,但不知為什么,我總感覺愿意調(diào)整自己去適應(yīng)對方的那一方,顯得有點悲壯。
對方是你的伴侶,不是你的孩子,可你跟對方結(jié)婚時,卻必須得像個父母一樣,耐心地引導(dǎo)TA、鼓勵TA……
若不是平常對方確有幾分過人之處,對你也有足夠的情分,不然真的很難想象有幾個人能對伴侶有這樣的耐心。
理想狀態(tài)下,一個好的伴侶應(yīng)該是自我養(yǎng)成的,而不該是伴侶調(diào)教、熏陶、培養(yǎng)出來的。
大家都是成年人,都背負著各自的人生和壓力。出現(xiàn)問題了,有什么不能好好溝通解決的?非得靠冷暴力?非得等著別人用勁兒撬開你的嘴,打開你心扉?就你是孩子,別人就得當大人???
如果你真的愿意對這段關(guān)系負責(zé),在乎那個人的感受,又怎么會逃避?
逃避本身代表著拒絕,你拒絕和對方溝通,就是對他人的漠視和不尊重。
對方愿意跟你溝通,可不管跟你說什么,都像是打在一團爛棉花上,那TA哪怕脾氣再好,也會產(chǎn)生非常煩悶的情緒。
若對方不是在乎你,夠重視這段關(guān)系,誰會一次又一次“熱臉貼冷屁股”?一次又一次在無數(shù)次灰心失望后,又鼓起勇氣,想盡辦法跟你溝通,通達你的內(nèi)心?
要我說,這類擅長用逃避解決問題或者對伴侶冷暴力的人,本質(zhì)上還是自私、自大。
因為自私,所以只考慮自己的感受,用逃避來解決掉燃眉之急,然后把爛攤子扔給對方去收拾。
因為自大,所以覺得自己就這樣了,你若受不了,那你就調(diào)整你自己來適應(yīng)我。
又或者,TA們只是單純的懶:懶得再去維系跟伴侶之間的關(guān)系,任由感情危機發(fā)生,反正TA是見死不救的,要救你去救。
我們可以耐心地等著伴侶長大、成熟,引導(dǎo)伴侶去積極面對和解決兩個人面臨的共同的問題,但我們沒有這個義務(wù)啊。
幫對方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是情分,不是義務(wù)。
任何關(guān)系都要雙方去維護的,尤其是最最親密的伴侶,如果一方總是逃避溝通、總是冷暴力還意識不到,那只能說,他/她真的不夠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