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蒙古人,都會想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這句詩詞。無論是成吉思汗也好,忽必烈也罷,都是謀略與才干的化身。他們不但擅長騎射,而且還有極高的政治才能。而且忽必烈結束了中原自唐朝以來的分裂局面(宋朝沒有收復燕云十六州,中原總體是被宋夏遼三國割據(jù),因此嚴格上不能算大一統(tǒng)王朝),而且意外收復了云南,解決了困擾中原王朝的千年難題,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為了讓云南群眾從心理上信服他,忽必烈不僅下達了禁殺命令,而且不讓士兵拿百姓一分一毫之物。忽必烈的安撫政策得到了云南上下一片擁護。盡管大理國王和要臣都紛紛棄城而逃,但各階級人士都投靠了忽必烈。隨后,忽必烈對云南的治理意外解決了困擾中原王朝的千年難題。
早在漢武帝年間,云南就已載入中國疆域史冊,但由于位置偏遠,各屆統(tǒng)治者并未對云南上心。到了唐朝時期,統(tǒng)治者想在云南重新設州置縣,但都被云南士兵打退。北宋期間,云南更被劃分為了“外國”。忽必烈征服云南后,不但派五子忽哥赤鎮(zhèn)守云南,而且還將云南改為行省。在忽必烈的治理下,云南再也沒有出現(xiàn)大范圍肢解。到了明清年間,云南也一直保持著忽必烈的士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