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每個人從生下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人會陪伴你一輩子,只會陪你走過一段路程,人人都有寂寞的時光。
寂寞是無人相伴的旅程,是沒有星光的夜空,它使空虛的人孤苦,使淺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深沉。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所有的山峰,都沒有了飛鳥;所有的道路都空空如也,無人行走。一片白茫茫的大雪之中,只有一個漁翁,在一葉孤舟上,拿著一根釣竿。
這首詩里面,畫面是寂靜的:一切都是雪,沒有人聲,沒有動物聲。寒冷而幽靜,只有江心,只有一個人,這樣的孤獨意境,超脫凡俗,清高孤傲。
月下獨酌·其一
唐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李白被世人成為“謫仙”,這不僅僅因為他好道家神仙之術(shù),更因為他身上有一種奇異的氣質(zhì)。他多奇思,好幻想,常興逸天外。
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在長安,不受重用,受到排擠,官場失意,內(nèi)心苦悶難言。春日、月夜、花間、一壺美酒,詩人自斟自酌,無人相伴,凄清的夜,當酒緩緩倒入杯中,那聲響竟讓人有幾分心驚。內(nèi)心的孤獨讓酒有了幾分苦澀的滋味。
他舉起酒杯,邀請?zhí)焐系哪禽喢髟?,不如同飲?明月灑下光輝,映照出詩人孤傲的身影。明月、身影、詩人,三人為伴。清冷的庭院里,一下子熱鬧起來。頗有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之味。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因所謂的“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首詞便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此時的蘇軾樂觀曠達,通過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guān),但內(nèi)心深處的幽獨與寂寞,是他人無法理解的。
一年冷清秋,一年鴻雁飛。本應成群結(jié)隊,飛往溫暖的南方過冬,可是有一只孤雁,內(nèi)心有恨,挑揀遍了枝頭不肯棲息,甘愿躲入寂寞的沙洲受苦。
形單影只的雁正如形單影只的人,思緒無人能懂。這樣的孤獨之境,高潔自許,寧守本心,絕不隨波逐流。
竹里館
唐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獨自坐在竹林里,彈琴、長嘯。在這幽深的竹林里,無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明月陪伴著我一日又一日。
王維的孤獨,安詳清靜。他享受著孤獨,熱愛著孤獨,并以此為自己的意趣。這樣的孤獨之境,自然樸素,洗凈鉛華,平淡真誠。
很多時候孤獨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不想隨波逐流,不羨慕世界的繁華,不諂媚紅塵的喧囂,靜守自己的一方天地,怡然自得,低眉微笑。
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河好似從天邊的白云間流淌下來,周圍高山聳立,只有玉門關(guān)孤零零地夾在中間。
邊疆風光,遼闊而雄奇。面對著遼闊之景,更覺得自己的渺小,甚至覺得天地間好似只有寥寥幾人。
這樣的孤獨意境,豪邁雄壯,雖然孤獨,但無端令人熱血翻滾,豪情橫生。
天凈沙·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那一天馬致遠騎著自己的老馬,來到了江南的一個小鎮(zhèn)上。這時候已是深秋,天氣變得寒冷。此時夕陽西下,映紅了溪水。他望向遠處的殘陽,不禁備感凄涼。
原來馬致遠蹉跎半世,依舊壯志未酬、漂泊不定,恰逢日暮,寒鴉歸巢,一股命運的蒼涼之感涌上心頭,他頓時潸然淚下。
這首小令被稱為秋思之祖,它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無一字直接寫孤獨寂寥,卻無時無刻不在寫孤獨寂寥,它仿佛正隨著馬蹄聲遠去,卻又始終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人活到這個世界上,總會有孤獨和落寞,重要的是學會和自己相處的能力,一個優(yōu)秀的靈魂就要學會與自己獨處,叔本華說,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一個人的路途,回看落葉黃昏,靜看夕陽西下,將靈魂安放在高處,體味一個人的詩意,唯有孤獨才能成就,真正獨立的生活。
文/編輯:甜小妖
圖:遇見琪跡,退休后的生活迷上了攝影,期待用自己的視角,拍出人類與大自然的美好與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