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初中畢業(yè)的過來人,現(xiàn)在進入社會十多年了,感覺讀書也沒有多少用,除了識字算數(shù),其它書本知識幾乎忘得一干二凈。但是如今社會,還有很多人在努力的自考,學這個,學那個,就想獲得一個學歷文憑。
國內(nèi)不少的大學還打著實習的幌子,讓學生去工廠免費工作,賺取勞工費,把教育當生意來做,在中國,從小學到高中,都是讀一樣的書,而且教育模式都是死記硬背,初中有語、數(shù)、外、歷史、化學、物理等多門功課要學習,學生早上5點半就要起床做早操,然后上一節(jié)早自習,晚自習還有三節(jié)課,持續(xù)到晚10點半下課,當年本人就是這么過來的,現(xiàn)在什么情況,不清楚,估計差不多。
而在美國,從小都開始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的進修,就是你想學什么就去學什么,不像中國,到了大學,才能自己選擇一個專業(yè)就讀。希望我們國家的教育進行大膽的改革,全國能取消早自習和晚自習!讓孩子能有一個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時間。
現(xiàn)在不少的家長教育理念也有很大的問題,學校老師教,回到家還要自己守著教,做得不對,又是一頓打罵,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內(nèi)心都很自卑、內(nèi)向,甚至不愛和家長說話,也會產(chǎn)生叛逆的個性。
家長怎么教的?基本都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好比自己在做作業(yè)一樣,這樣孩子也無法鍛煉自己的思考能力,希望家長們不要干涉孩子的學習,讓孩子可以獨立完成作業(yè),不懂的問題,孩子可以主動提問,家長去引導孩子獲取知識,而不是直接告訴答案。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讀書應該努力就好,這里引用某馬說的話:孩子會讀書,你要鼓勵,孩子不會讀書,你也不要責罵,因為有的人天生不會讀書,你就是責罵,他還是不會讀,但是他或許能在其它地方成長起來,多與孩子溝通,多聽聽孩子的想法。
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將來的志愿同是當小丑。中國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老師則會說:“愿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p>
一一啟示: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要求多于鼓勵,更以狹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