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一項對2900人的智商測定,高智商的人都有以下五種心理特點:
一、有敏銳的觀察力,能持久而深入細致地觀察,并發(fā)現(xiàn)一般人容易忽略或不能發(fā)現(xiàn)的東西。
二、心理和行為過程表現(xiàn)為主動性,不把精力分散于盲目的無意義的活動上。
三、思路廣闊,關于聯(lián)想,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善于推理和預見,思想靈活而又有邏輯。
四、想象力豐富,創(chuàng)造力強,在一切活動和學習中,不受框框條條的束縛。
五、愛好廣泛,能力全面。
也就是說,高智商的人具有的心理特點中,有敏銳的觀察力排在第一位。
從心理學來說,觀察是有計劃、有意識的持久的知覺活動,它作為一種認識方法,有著廣泛的實用性。
創(chuàng)作也要注意觀察,魯迅曾多次告誡青年作者:“如果要創(chuàng)作,第一須觀察。”“對任何事必須觀察準確透徹,方好下筆?!?/p>
正因為作家的:靜觀默察、爛熟于心,才能凝神結想,一揮而就。
此類例子,不勝枚舉。
有的作家從分工中就能分辨出:哪些蟻王、哪些是兵蟻。
還有杜甫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毕奶斐靥了鏈囟雀?,魚兒沉在下面,當下細雨時水面溫度轉涼,魚兒上浮水面,如果是大雨,魚兒就浮不出來了。
燕子體輕,只有微風才能乘風斜飛,大風時就不行。這兩句詩可以說是杜甫潛心觀察的一個縮影。
那么如何培養(yǎng)觀察力呢?
1、培養(yǎng)對生活的熱愛,養(yǎng)成留心各種事物的習慣。
2、平時做記錄:主要是收集與整理,能促進觀察的細致和準確,同時訓練表達能力,比如寫日記。
3、回憶細節(jié):畫畫時先注意某個物體或畫面,然后閉目回想它的所有細節(jié),之后再看一次,檢查一下頭腦中的印象與原物還有多少不符合。
4、按一定順序觀察:比如觀察烏龜可以按頭、軀干、四肢以及正反面的順序,依次進行。
5、聚焦法:只觀察主要部分,深入其中,以獲得最精彩的細節(jié),也可以兼顧其他,點面結合。
6、移步換景:觀察點隨著位置變動而不同,寫游記常用此法。
7、鳥瞰法:空中攝影,縱觀全局,比如拍攝三大戰(zhàn)役的場面。
8、善于在觀察中比較,分析事物間的差異,從而引起聯(lián)想,產生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