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央行發(fā)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shù)據(jù)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高達 797.43億元。
看到數(shù)據(jù),也許大家嚇一跳,可是,冷靜下來,想想周圍,包括自己,這個欠債也許再正常不過了。
大家手頭上,是不是都買了筆記本電腦、蘋果手機、運動裝備、化妝品、健身卡……價格動上千元的消費品,這些現(xiàn)象,自己是不是一一都具有呢。
甚至,有些人還車貸房貸,信用卡負債……
走進城市年輕人的世界,月光族”、“花唄式青年”、“無產(chǎn)中產(chǎn)階層”和“隱形貧困人口”,貧窮,可以說是這一代年輕人顯著的標簽。
可以說,年輕人,終于憑著自己的實力,活成了“窮人”。
2
都說事出必有因。
那么,年輕人,是如何一步步陷入貧困這種境地的?
眾多原因多,最重要的一個,莫過于過度消費!
作為理財規(guī)劃師,最令我驚訝地是,不少人竟然是無意識地過度消費,這是為什么呢?
深根原因,主要有3個方面:
一是金錢觀出現(xiàn)了問題,這是最關(guān)鍵的原因
很多人過度消費,就是沒有處理好金錢觀這個問題。
特別是現(xiàn)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從小到大,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要什么就得到什么,從而形成了錯誤的觀點。
認為想要什么就買什么,沒有對自己的欲望加以限制。
我身邊就有典型的例子,才剛畢業(yè)2年的小伙伴,工資才5千多,可是平時又是買包包,又是買化妝品,一個月都要花上7至8千元,每月借信用卡日子。
二是及時享樂的意識深入我們這個時代
在物欲橫流的當下,年輕人消費自己變得無節(jié)制。
二十年前,如果家里想買一臺電視機,全家人要節(jié)衣縮食好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等積攢到足夠的錢之后,才能從商店里把它抱回家。
而現(xiàn)在呢,即使你只有10萬元,也能順利的從商家那里取走一臺40萬元的車,“先消費后付款”的觀念深入人心。
對車子和房子等無窮無盡的追逐,消耗了我們的快樂。
買買買仿佛是一條捷徑,告訴你不用寒窗苦讀十載,不用忍氣吞聲看人臉色,你就能活成想要的樣子,成為別人羨慕的那個他,其間的成本之低與回報價值之大,讓人恍惚。
三是當今消費金融火熱,各大電商平臺、銀行等等紛紛鼓勵提前消費
信用卡、花唄、借唄、白條……種種這類杠桿產(chǎn)品的存在,讓消費變的越來越容易。
超前消費、分期付款,這些非常不良的消費習(xí)慣正在悄無聲息吞噬年輕人的生活。
過度消費背后,帶來了人生不少的難題。而這些難題,不能只被埋沒在買買買之中。
3
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錢是最大的痛苦來源之一。
金錢才讓人自由,消費卻讓人一無所有,因此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合理儲蓄是非常重要的財商思維。
正所謂,一個人對金錢的態(tài)度,會影響其一生的幸福感。
在我看來,正確的金錢觀,無非就是金錢是需要通過勞動獲得,金錢要花得有價值,當然合理消費才快樂。
一條通往個人財務(wù)自由的路,即不斷用我們賺來的工作收入來投資能夠產(chǎn)生正的凈現(xiàn)金流的資產(chǎn),包括房地產(chǎn)、證券資產(chǎn),并且謹防買入太多負債。
而在說到合理儲蓄前,大家一定要明白一點,那就是一定要明白自己平時是在買資產(chǎn),還是在產(chǎn)生負債。
資產(chǎn)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進而的東西,而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口袋取走的東西。
當所擁有的各種資產(chǎn)所帶來的現(xiàn)金收入大于日常各種現(xiàn)金支出時,我們就可以擺脫對工作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金流依賴,并真正實現(xiàn)個人財務(wù)自由。
年輕人最該考慮的是,體味存錢的樂趣,而不是體味買買買一時的瘋狂。
大部分年輕人的生活,都是存在壓力的。
而如果生活中選擇以存錢來對抗外部的壓力,未來的路將越走越寬,相反用破罐子破摔反抗,那樣只會適得其反,最后讓生活來親自教育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