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心者,君主之官,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心臟,好比一臺“發(fā)動機”,一旦出現(xiàn)故障,就可能會威脅生命。
心臟不好的人,往往會有以下表現(xiàn):
1,胸悶,甚至會有劇烈的胸口疼痛感,小心心絞痛;
2,一躺下就感覺氣短,坐起后,稍微緩解,這時,要考慮心衰;
3,總感覺焦慮、心慌、坐立不安等,若出現(xiàn)心率增快、心律不齊,最好去查一下心臟。
4,咳嗽不止,無發(fā)燒跡象,尤其夜間較多,要謹慎;
5,感覺乏力、易疲勞,可能是左心室功能受損,排血量降低。
心臟不好的人,多吃“三紅”、少做三事、勤動“三處”:
多吃“三紅”:
1,西紅柿
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保護血管。
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從西紅柿籽周圍 黃色果凍狀的汁液中,分離出一種被稱為P3的物質。
這種物質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功效,可防止腦血栓的發(fā)生。
所以,患冠心病及中風的病人,每天適量吃些西紅柿,或榨成汁,有利于保護血管。
2,櫻桃
中醫(yī)認為,櫻桃可以補心氣,養(yǎng)心血。國外的營養(yǎng)學者,索性把它叫做心臟的“阿司匹林”。
櫻桃不僅能使血脈暢通,還能溫暖心陽。
一般水果含鐵不多,而櫻桃卻含很多鐵,缺鐵性貧血的人吃櫻桃可以補鐵補血。
3,胡蘿卜
胡蘿卜,含有胡蘿卜素、槲皮素、山奈酚等有效成分,是很有效的護心食物。
胡蘿卜素有助于降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
槲皮素、山奈酚 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從而降壓、強心。
胡蘿卜中還含有琥珀酸鉀鹽,有助于預防血管硬化,降低膽固醇,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胡蘿卜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少做三事:
1,少熬夜
偶爾一次熬夜,過后好好休息,或許沒事。
長期熬夜,會大大增加心臟的負擔,因為長期熬夜會使身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導致身體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促使全身小血管、微血管痙攣收縮,使局部血液量減少,易形成血管栓塞,嚴重會導致心梗發(fā)生。
2,少吸煙
煙草中含有4000多種化學物質,可誘發(fā)冠狀動脈痙攣、心律失常,甚至導致心臟猝死。
香煙中的尼古丁會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而一氧化碳進入血液,使血液攜帶氧分的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情況,從而誘發(fā)心絞痛、心肌梗死。
3,少久坐
長期久坐不動會導致血液循環(huán)減慢,尤其是下肢,不僅會誘發(fā)下肢靜脈血栓,還會增加心臟血液流量不足而誘發(fā)心臟病。
另外,長期久坐不動會導致機體各個臟器功能下降,心臟也是如此,會引起心臟機能衰退。
勤動“三處”:
1,敲心經
用一只手沿對側心包經的路徑,從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內關、極泉等穴重點按揉。
2,踮腳尖
適當踮腳尖,可以起到“護心”作用。
這個小動作,可以刺激腳上的經絡、穴位和全身各部的反射區(qū),有助于改善一些冠心病人群的胃腸道不適等癥狀。
3,屈肘甩手
屈肘甩手時,雙臂耗費的力量大,對身體血液循環(huán)有很大提高,多多練習,能加強心臟功能。
做法:
雙臂彎曲90°于腹前,雙手握拳,交替著向身體兩側甩開。
甩手時,不斷用手的勁力擴張胸肺,增強血液循環(huán)。
因心的鼓動,再藉由氣動幫助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可使氣血通暢。
保護好心臟,謹記“三個一”:
一勺油:清除體內血栓
每天一勺紫蘇仁油(大約5毫升即可),補充身體所需脂肪酸,還可保護好心臟。
紫蘇仁油富含不飽和α-亞麻酸,其含量可達67%左右,被稱為“陸地上的深海魚”,是目前人們嚴重缺乏的營養(yǎng)素之一。
研究發(fā)現(xiàn),α-亞麻酸是細胞膜構成的主要組成部分,進入體內可分解為EPA和DHA,其中EPA為“血液清道夫”,可清除血液內垃圾,預防血管堵塞。
同時,α-亞麻酸還能軟化血管,參與脂肪代謝、糖代謝等,可減少血小板聚集,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從而保護心腦血管。
中國營養(yǎng)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
一項運動:加強心臟功能
有一項結論在《英國運動醫(yī)學期刊》上發(fā)表,若中年人堅持有氧運動,可平衡身體的協(xié)調性及平衡性,對肌肉的健身有很好的作用。
堅持一項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游泳等利于加強心臟功能,提高肺活量。
建議,每周運動5-7次,每次運動時間因人而異,約30分鐘以上為宜。
切記,運動要堅持,規(guī)律運動,更利于心臟健康。
一杯茶:排出毒素
“茶為萬病之藥”,我國已有幾千年茶文化,日常多喝茶水,有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
荷葉泡水喝,降脂,改善血液粘稠
荷葉,歸心經,含有生物堿、黃酮類等有效成分,有降低血清中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改善血液粘稠狀態(tài),有很好的降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