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板歸治療帶狀皰疹
民間草藥是個寶,令人一生受用,隨手采來,卻能解決許多大問題,利人利己。
杠板歸,是位隔壁老人家推薦的,當時鄰居有人得了帶狀皰疹,民間俗稱“生蛇”或“南蛇瘡”,多生在脖子上或肚子上,雖然到醫(yī)院做了治療,但還是痛苦不堪,老人家知道后,就采來杠板歸,石臼里搗成泥糊,將其敷在皰疹上,另外將剩下的草煮水喝,喝的當晚,疼痛就大為減輕,第二天,帶狀皰疹就已基本好轉,愈后不留疤痕,效果非常顯著。
而多年以后我的一次見證,更讓我對這種草的神奇,有了更加深的認識,那年我在農村,我的表妹夫前胸和后背忽發(fā)帶狀皰疹,整大片,離醫(yī)院又遠,求醫(yī)不便。一晚上那種神經性的抽痛痛得死去活來,天剛明,我便親自在鄉(xiāng)間小路邊采來了杠板歸,從敷藥不到半小時,患者患處即感清涼舒服,一天之內帶狀皰疹的癥狀基本消除。
這幾年,我陸陸續(xù)續(xù)將這款草藥推介給很多瘡疹患者,都是快的一天,遲的兩天,癥狀基本好轉。
將此偏方發(fā)出,希望能幫到更多人。
以下是版主白菜風塵關于杠板歸的介紹:
【拼音名】Gànɡ Bǎn Guī
【別名】蛇倒退、犁頭刺、河白草、螞蚱簕、急解素、老虎脷、貓爪刺、蛇不過、蛇牙草、穿葉蓼
【來源】為蓼科蓼屬植物貫葉蓼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全草。夏秋植株生長茂盛時采集,曬干。
【性味】酸,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百日咳,急性扁桃體炎,腸炎,痢疾,腎炎水腫;外用治帶狀皰疹,濕疹,癰癤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干品煎水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以下是又一本關于杠板歸的補充資料:
扛板歸 1
1# 閱讀百度百科: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6%89%9B%E6%9D%BF%E5%BD%92/2721595?fr=aladdin&showopts=1
2# 按形態(tài)找藥材:
《萬病回春》:“扛板歸,四、五月生,至九月見霜即無。葉尖青,如犁頭尖樣,藤有小刺。有子圓黑如睛?!薄爸紊咭?,又宜扛板歸,不拘多少。”
《物理小識》:“犁頭刺藤,其葉三角如犁頭,多在籬邊生。”
3# 注意: 它有許多別稱。
4# 治纏腰火丹(帶狀皰疹):鮮扛板歸葉,搗爛絞汁,調雄黃末適量,涂患處,一日數(shù)次。(《江西民間草藥》)
5# 一個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樵夫在山上打柴,突然手被毒蛇猛咬一口,頓時,手背腫得象熟透了桃子,一陣陣劇痛象亂箭穿心。他心慌腳亂,捂著傷口拼命往家跑,不料劇烈運動后血液循環(huán)加快,蛇毒攻心,全身紅腫,臉色煞白,剛到家就一頭栽進門檻。舉家呼也不醒,喚也不應,硬邦邦地翹了辮子。一家人悲愴欲絕,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捶胸跺腳,號啕慟哭。
俗話說:"死了,死了,一死就了。"人已棄世,哭也無濟于事,旁人好心勸慰,只好準備料理喪事。全村老小,遠近親友,披麻戴孝。買不起靈柩,就用一塊板扛著遺體,覆蓋千斤被。一路上,路幡前引,哭哭啼啼,冥票紛飛,向墳山抬去。
途中,一個郎中迎面相遇,他看到四人抬一口薄棺,急忙問:“棺中盛殮的是什么人?何故而死?死去多久”?答已死去幾個時辰,死因不明,郎中又說:“打開,讓我看看可以嗎?”死者家屬一聽一把拽住郎中哀求:“您是醫(yī)生,人死了還能救活嗎?”郎中說:“真的死了,我亦不能起死回生。不過要弄清何故而死啊!”
郎中掀開千斤被定神一看,死者的臉色象一張白紙。摸了摸脈搏,還有極其微弱地跳動,接觸鼻尖,還有些許熱氣,他立即拿出針來,選定穴位,扎了一針,并使用一特殊的捻針物法,又從攜帶的藥囊中取出蛇藥片,找來熱水灌下去,然后做了引流排毒手術,半小時之后“死者”退熱退腫竟蘇醒過來。
三天之后,“死者”坐在床上飲食了。人們望著這位飛來的"活神仙",盛贊郎中是華佗再世,扁鵲降臨。
大家感激郎中的救命之恩,詢問他用什么靈丹妙藥,郎中拿著一株草說:“我沒有靈藥,仙藥就用這極普通的草芥制的”,人們神秘地望著草,問草藥叫什么名字,郎中莞爾一笑:“我也叫不出名稱,只知道它主治毒蛇咬傷?!贝蠹颐婷嫦嘤U,覺得這好草藥沒有名稱未免遺憾。只見郎中緊鎖眉頭略有所思,俄而,驀地大腿一拍:“有了!患者不是“扛板”而去復活而“歸”嗎就叫“扛板歸”吧!”在場的人都交口稱贊?!?/span>
扛板歸”由來的典故雖然只是傳說,但是由于它的趣味性和傳承性而流傳至今。中醫(yī)認為,扛板歸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散瘀止血,主疔瘡癰腫,丹毒,癱腮,乳腺炎,聤耳,喉蛾,感冒發(fā)熱,肺熱咳嗽,百日咳,瘰疬,痔疾,魚口便毒,瀉痢,黃疸,臌脹等癥,是清熱解毒良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