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 嘉萱 & 主播 嘉萱
當讀些書
閑暇時常喜歡拿一本書來翻翻,有時候會一口氣讀完,有時候則斷斷續(xù)續(xù)煞費時光。讀時未必多么用心去記憶,卻一定會靜心去傾聽。傾聽那些文字中的絮語,每一本書,每一個作者,都能借著那些文字訴說一些或美好,或婉轉的時光。而這時光,穿過文字,在某個時空與讀者相遇?;蚱妓喾辏蛳嘁姾尥?,都是一份難得的契合與機緣。
現在很多人已經不再讀書了,尤其是文學與哲學類的書在市場上更是疲軟。走進小城大大小小的書店,基本上在書架上已經看不到任何純文學的書籍了。就連那些世界名著也都寥寥無幾,或者有幾本盜版的擺在書架上裝裝樣子,也大多因為學校教學中課外讀物范圍里包含了這幾本內容,用來敷衍那些被老師交代必須購買的學生的。而除此之外的人群似乎都已經失去了閱讀的興趣和能力了。讀書,似乎是上輩子的詞語了。
時代發(fā)展的迅猛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習慣,包括讀書。數字出版的盛行,讓更多的人熱衷于抱著手機閱讀那些心靈雞湯片段,一種類似于超市打包售賣的壓縮湯料,瞬間的鮮香提神,卻無法回味悠長。喝多了,口感也就膩了,感覺也乏了,不過如此而已。遠不如用天然食材小火慢燉出來的純然鮮味能夠讓人百吃不厭,百品不煩。而書,便是那純天然的食材,品讀的過程便是小火慢慢煨出的綿長韻香。那韻致是會深入骨髓的,能夠潛移默化間蕩滌人的靈性思維,讓人不自覺間在脈脈書香中慢慢產生一種寧靜的自省。這些,是冰涼的屏幕無法帶來的愉悅與快感。
當然,并不是說電子出版物不好,但我一向只把手機或電腦上的閱讀當作種地的邊角來打理,而讀蘊含翰墨之香的紙質書籍才真正是耕種心靈的廣袤田園。邊邊角角的收獲固然欣喜,卻不應為此而荒廢大好的良田。清人陸瓏說過:“欲速是讀書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綿密不間斷,不在不速也?!彪娮映霭嫖飫t恰如速食,很容易讓人匆忙間囫圇吞下,相反,捧書而讀卻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急不躁,潤物無聲,能讓人于無形中拋卻惡俗顏色,形神皆煥然一新。這就是曾國藩所形容的:“讀書不獨變人氣質,且能養(yǎng)人精神,蓋理義收攝故也?!?/p>
然當下浮躁的社會風氣中,很多人整天只將自己全身心沉溺于網絡,或聊天閑侃,或談情說愛,或于游戲中廝殺,或于韓劇中沉淪,或僅僅只是茫然的到處點擊……渾渾噩噩既不知所然,更不知所以然,遑論潛心靜氣挑選一本好書來慢慢品讀了。讀書,仿佛成了時光長河中被遺忘的一粒泥沙,偶爾被攪動,也是混沌不清,轉瞬即逝。
殊不知,一個人外在的穿衣打扮不過是粉飾外表罷了,而讀書卻是一種靈性思維的過程,如果想要自己達到內外兼修,就需要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內心的提升與修煉上,否則即便再多華服美飾不過是妝點在一具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上罷了。就像林清玄所說的,“一個人如果花在靈性思維上的時間很少,他的身心就接近禽獸了?!边@話也許有些不入耳,卻實實在在的告誡我們:人之所以高于禽獸,便是由于我們有著無上的智慧與靈性的思維,而這種靈性的思維靠的便是不斷的汲取,不斷的提升,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閱讀。
故,當讀一些書,讀一些好書??梢允酋囗數恼軐W,也可以是嫻靜如平湖秋月的散文,可以是通古博今的史詩傳記,亦可以是溫雅婉約的唐詩宋詞……信手翻開,便會有一份清芬撲面;融入其中,便會有一份通達豁然盈胸。倘若有緣能夠親近其間,假以時日,自會有顏如玉,舉手投足嫻雅自現。
END
嘉萱,網絡昵稱“佳嘉萱子”。系河北省散文學會會員、唐山市作家協會會員、唐山市詩詞學會會員。
一個張揚但不狂妄,活潑但不輕狂,自信但不自傲,既不溫柔也不野蠻的女子。淡淡的自紅塵中逸出,以文字喂養(yǎng)精神,以書寫填補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