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
一口氣,在人嘴里呼出呼入;
有它,人是活人,沒它,人是死人;
病人,為了最后一口氣,在生命線上,苦苦努力;
正常人,因為一口氣,可能就成人上人;
兩人生氣,實是爭一口氣。忍一忍,咽下去,風(fēng)平浪靜;吵一吵,爭一爭,會傷和氣。強(qiáng)者有強(qiáng)者的邏輯,弱者有弱者的道理。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生意做在世貿(mào)和銀基,幾十年了,風(fēng)聲水起,可是,前兩天,因為倉儲的事,跟商場鬧了分岐,兩口子當(dāng)著保安的面喝下毒藥,雙雙躺在醫(yī)院里,被病危通知了幾次,至今生命的危險還未脫離,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就為了那“一口氣”。
倘若他們醒過來,有了生命的“一口氣”后,會如何想那生存的“一口氣”?
朋友在議論,值得嗎?
我在想:生存的這口氣與生命的這口氣如何會連在一起?它怎么就不能連在一起?不是有專家說:一些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而是氣死的嗎?
人是情感動物,為了“一口氣”,往往很難控制情緒,成語有云“情不自禁”。歷史上盡人皆知的:宋江私放高球,氣死林沖;尉遲恭手持金鞭打李治,氣的撞墻而死;諸葛亮氣死周瑜;孫策被自己氣死……
《黃帝內(nèi)經(jīng)》上講: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憂思傷脾,驚恐傷腎,百病皆生于氣。魯迅怒發(fā)沖冠;牛皋大笑而亡;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林黛玉憂思葬花吟……
人的生命之氣與生俱來。
人的生存之氣,多半是自找的。
人有時,也常常,“好端端不知為什么,常常是自淚不干”,許是生理的問題,抑或是春花之禍。
人有時,可能也常常,歷經(jīng)犧牲的血雨,灑滿奮斗的淚泉。
……
一切皆氣,氣即一切。
有氣是人,人皆有氣。
人有千面,氣有千種,各有各的生發(fā)渠道,也各有各的消亡之路。
生存之氣只要找到發(fā)泄之途,也能大氣化小,小氣化了。
有的哭,有的笑,有的吵,有的鬧,有的偷,有的盜,有的喝酒,有的睡覺,有的唱歌,有的舞蹈……能將“那一口”凝結(jié)的氣于無聲處的化掉,修養(yǎng)得高。
自然由“氣”組成,人也由“氣”凝結(jié)。
少了“氣”,物不成物,人不成人。
生存之氣源自生命之氣。
生命之氣又給了生存之氣之氣。
兩者相輔相成,又相生相克。
此“一口氣”有時非彼“一口氣”也。選擇在人。
所以,“一口氣”,讓生命競相怒放,雄渾自然,千秋不滅,任意揮灑!
所以,“一口氣”,讓英雄和小人、王八和兔子,萬事萬物,艷麗多彩!
既然,“一口氣”,一呼一出,如此美麗,那就好自為之,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