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對保護小兒健康有重大作用,因為淋巴結生成的淋巴細胞有免疫功能,對淋巴管內的細菌起到過濾、清除和吞噬作用。那么淋巴結腫大會對小兒產生哪些危害呢?我們應該如何爭取去對待呢?
局部淋巴結腫大,反映了相應部位的組織發(fā)生了炎癥,如頭皮感染可引起枕后淋巴結和耳后淋巴結腫大;外耳道炎可使耳前、耳后淋巴結腫大;扁桃體炎、牙齦炎、齲齒可引起頜下淋巴結腫大;下肢發(fā)炎可引起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炎癥嚴重時腫大的淋巴結壓痛明顯,如果炎癥不能控制,感染還可擴展到全身。局部淋巴結腫大還應考慮結核性淋巴結炎,腫大的淋巴結常見于頸、頜下,多呈串珠狀。
什么是淋巴結?其分布及結構是怎樣的?
淋巴結是穿插于淋巴管行程中的重要淋巴器官。淋巴結為卵圓形或豆形小結,直徑從數(shù)百微米至25毫米不等,分布于頸部、腋窩、肘內側、腘窩、胸腔、腹腔、腹膜后、腹股溝等處。淋巴結有一凹面叫做門,是血管和神經進出的地方。淋巴結外有纖維組織被膜包裹,從被膜多處向內延伸成為小梁,并反復分支。淋巴結內由網狀細胞和網狀纖維交織成網眼,其間則充以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將淋巴結切開,在顯微鏡下觀察,其切面可分為皮質和髓質,能見到下列結構:
(1)淋巴濾泡:又稱淋巴小結,主要由B淋巴細胞組成。
(2)副皮質區(qū):又稱胸腺依賴區(qū),由排列較疏松的小淋巴細胞組成,大部分為T淋巴細胞,并有散在的網狀細胞。
(3)淋巴竇:淋巴竇為不規(guī)則的管道,其竇壁不完全連續(xù),竇內有網狀細胞。淋巴細胞可自由地進入淋巴竇,再進入淋巴輸出管。
(4)血管及神經:動脈自門進入淋巴結,在皮質形成毛細血管叢,并匯成具有特殊結構的毛細血管后小靜脈,血液中的淋巴細胞在此進入淋巴結的網隙內。神經也自門進入淋巴結,沿動脈行走分支,支配血管運動。
淋巴結是人體淋巴系統(tǒng)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淋巴組織和網狀內皮細胞組成,分布于全身的淋巴之間,由淋巴管相聯(lián)系。所以在新生兒時,大多不易觸及淋巴結,而一般健康的嬰幼兒常可以在頸、頜下、枕后、耳前、腹股溝等處的淺表摸到綠豆至黃豆大的單個、軟或稍硬、無壓痛的淋巴結,這是生理現(xiàn)象。
不管是哪個部位的淋巴結發(fā)生了腫大,都應及時上醫(yī)院檢查,小兒淋巴系統(tǒng)在出生時尚未發(fā)育完善,在出生后的前十年內,尤其是幼兒期淋巴系統(tǒng)發(fā)育最旺盛,會引起全身淋巴結腫大的疾病要想到:敗血癥、白血病、淋巴瘤、傳染性疾病(如風疹等)、溶血液貧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