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fā)公眾號”十步讀財“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早在上班的地鐵上,看了擱置一個多星期的《奇葩說》,
辯題是“有一杯可以忘記一切悲傷的忘情水,你喝不喝”的那集。
我是一個很感性的人,淚點很低,然后在擁擠的地鐵上,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
黃執(zhí)中說,“我有一個朋友,她不敢去人多的地方,因為她只要一想到底下的那些人,可能其中有一兩個就是在網上罵她的人,便覺得痛苦。”
然后馬薇薇承認,自己就是那個朋友。
雖然不曾喜歡過馬薇薇,但她在我心中卻一直是殺伐果斷、舌燦蓮花的辯手形象。
所以也沒有想到,性格潑辣、犀利、強悍、經常放肆大笑的馬薇薇,竟然會患上抑郁癥。
不過仔細想來,這是一種多么幼稚的“刻板印象”:
我們常認為樂觀的人不會抑郁,愛笑的人不會抑郁,擁有很多朋友的人不會抑郁……
可馬薇薇在微博上的發(fā)文,改變了很多人的認知。
“并不是脆弱的人才會生病,也并不是樂觀的人就可以向上。人生起起伏伏,有些事情,我想不開?!?/strong>
在最新的一期《奇葩說》中,馬薇薇終于要離開了。
她說:
“第一季,大家說我過分刻?。?/p>
第二季,我變的溫婉了,大家說我失去了鋒芒;
第三季,我開始講段子,他們說,完了你被金錢裹挾,綜藝化了;
第四季,我想分享一下個人故事時候,他們說完了馬薇薇失去了自我;
到了第五季,我發(fā)現我終于可以好好地崩潰了,我現在就躺在這個能力者的坑底……”
“終于可以好好崩潰了?!?/p>
心酸、無奈、坦誠、真實…可能是各種情緒摻雜交織,才會說出這九個字吧。
但馬薇薇又是幸運的,至少她從未放棄,一直與痛苦戰(zhàn)斗,還遇到了人生的中的“音樂、陽光和清風?!?/p>
接下來我想聊一聊抑郁癥。
馬薇薇對抑郁癥的描述是這樣的:
“這是一種比我們想象中的矯情更痛苦的病癥:有時候渾身疼,有時候渾身無力,有時候不想見人,有時候不想見到這個人世。”
可當我翻閱了大量有關抑郁癥的資料過后,發(fā)現馬薇薇真的是對此輕描淡寫,一帶而過了。
那些罵他矯情賣慘的人,真的是“針不扎在你身上便永遠不知道痛”的典型代表。
對抑郁癥患者來說,好的時候可能各不相同,但壞的時候,卻是極其相似的。
開心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大部分時間下,他們處于漫長的壓抑和低落情緒中。
會感到疲憊和倦怠,對待一切都失去了興趣和欲望,甚至沒有金錢欲、控制欲、性欲。
還會嚴重失眠。納達·L·斯特蘭博士(Nada L. Stotland)說,“如果你有抑郁癥,你常常會徹夜難眠,非常孤獨,身處黑暗之中。每時每刻你都知道周圍的世界正在沉睡,于是你所有的擔心都會被放大。”
同時他們會陷入一種自責、遺憾和愧疚的情緒里。
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者一無是處,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充滿了負能量。
哪怕是想找人傾訴內心的痛苦,又害怕會打擾、麻煩別人。
一邊反應遲緩、經常發(fā)愣;一邊又容易焦慮、容易暴躁。
對自我的評定很低,精神狀態(tài)非常差。
真的到了很嚴重的地步會怎樣呢?
自殺傾向。
我在知乎中看到名為“松石綠”的一個網友描述抑郁癥,頗受震撼。他是這么說的:
“我們都知道人有求生的本能,比如餓久了會饑不擇食,比如溺水了手腳會撲騰甚至緊緊箍住救生者,比如地震時能爆發(fā)出巨大的力量掀翻沉重的石板。
但是有這樣一種疾病,它可以讓人抵抗自己的本能,放棄活著的機會,不顧一切的求死。
當一個人開始不擇手段的以各種方式放棄自己的生命,臥軌,跳樓,吃安眠藥,沒有一個不是痛苦至極?!?/strong>
我忽然想起了喬任梁。
看似他的死是那么突然和意外,但翻看他的微博,因為抑郁癥而產生自殺的傾向其實一直有跡可循。
他一直在持續(xù)服用治療抑郁癥和失眠的藥物……
有時候也會說出這樣流露出輕生念頭的話…只不過那時的我們都沒有在意…
他也不是沒有堅持生活過
這條微博可以看出他一直在努力尋找和嘗試各種治療抑郁癥的方法…
卻看不到也無法真正體會他們內心真正的煎熬和無助。
當他們選擇用離開的方式與世界道別之時,
可能是真的內心痛苦太久了吧。
而我們能夠感知到的,永遠是那冰山一角,滄海一粟。
還有一種抑郁癥叫陽光抑郁癥,也叫微笑抑郁
它是抑郁癥患者對自己病情的反應模式。
即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開心,內在卻承受著抑郁的癥狀。
就像五月天唱得那樣“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
這類抑郁癥患者可能更讓人心疼也更加危險。
你都這么難過了,還要假裝自己很快樂,想著給別人一些陽光…
但在掩飾下,別人只會更加難以發(fā)現你情緒的變化,久而久之可能產生更大的心里負擔,錯過最佳治療期。
現代人的生活都是處于高強度、高壓力之下,
有事不說,不甘示弱,只會硬撐。
雖然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但你有說累的理由。
與其把自己包裝成一個無往不勝的戰(zhàn)士,不如正視內心,承認自己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人,
一個平凡卻有淚有笑、能打能鬧、會思考會行動的人。
如果你為了不斷地得到而把自己變得不快樂,
還不如卸下重擔,享受當下的愛和歡樂。
也許看了文章的你對號入座,發(fā)現上述很多表現都和自己很符合
便陷入恐慌之中,擔心自己是不是患了抑郁癥。
我們需要重視身體發(fā)出的信號,但不可過分捕風捉影。
抑郁癥是一種病,但抑郁只是一種情緒。
當下的你可能只是太累導致心情壓抑,無法排解從而產生患得患失的心緒,
但千萬不要因此就杯弓蛇影。
情緒的變化是一件極其正常、自然的事,
就像哭過之后還會大笑,爭吵過后還會和好。
而那些已經患了抑郁癥的朋友,
也請你別灰心,抑郁癥就像一場感冒,打了噴嚏,發(fā)了燒,但總有一天,都會好的。
你永遠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還有我們。
Tips
抑郁癥買保險建議
十步還是十步,和職業(yè)有關的話題,仍然要插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