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國號遼的朝代不止一個,有多達六個,除了后世最為熟悉的與北宋、西夏對峙的遼,還有北遼、西遼、東遼、后遼、后西遼五個朝代,也就是說一共有六個國號都是遼的朝代,它們相互之間到底有何關(guān)系?
遼、西夏、北宋三足鼎立
遼建立于公元916年,開國皇帝是耶律阿保機,原本耶律阿保機是契丹族部落首領(lǐng),后來契丹部落逐漸強大起來,于是耶律阿保機就在公元916年稱帝,最初國號是“契丹”,后改為“大遼”,通稱遼國、遼朝、遼。
遼與同時期的西夏、北宋三足鼎立,極盛時期疆域覆蓋今天中國的東北三省、內(nèi)蒙古、河北省等一帶,比西夏、北宋的疆域大得多,國力也強得多。公元1125年,遼被金所滅,國祚209年,歷9代君主。
公元1125年遼被金滅掉前的公元1122年,遼部分文武大臣在地方擁立皇室成員耶律淳為帝,因國都位于遼國都的北部而史稱“北遼”。北遼是遼分裂出來的小朝代,與遼共抗金的進攻。公元1123年,北遼先于遼被金所滅,國祚僅1年,歷4代君主。
遼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
北遼被金滅掉后的公元1124年,遼皇室成員耶律大石為了保存遼的國運,帶著遼部分文武大臣向今天中國的新疆出逃,并登基稱帝建立西遼,因疆域位于遼的西部而史稱“西遼”。
西遼是繼遼之后國力較強的朝代,曾經(jīng)打敗了中亞多個國家,把疆域擴充到覆蓋今天中國的新疆、中亞部分、西亞部分等。公元1218年,西遼被蒙古帝國所滅,國祚94年,歷5代君主。
西遼極盛時期疆域
公元1125年遼被金滅掉后,仍留在遼故地的契丹人長期被金統(tǒng)治。到了金末年,遼皇室后人耶律留哥在公元1213年登基稱王建立東遼,因疆域只有今天遼寧省,在遼東部而史稱“東遼”,又因臣服于蒙古帝國,所以只稱王不稱帝。
公元1216年,耶律留哥的弟弟耶律廝不起兵反叛,自立為帝建立后遼,因耶律廝不聲稱自己是遼正統(tǒng)而史稱“后遼”,且不愿臣服蒙古帝國而稱帝不稱王,但后遼疆域更小,只占據(jù)東遼疆域的一部分。公元1219年,后遼被東遼所滅,國祚3年,歷5代君主。
后遼被東遼所滅后,東遼繼續(xù)以藩屬國的身份依附蒙古帝國。公元1269年,東遼被蒙古帝國所滅,國祚56年,歷4代君主。
西遼、蒙古、西夏、金、東遼、南宋
公元1218年西遼被蒙古帝國所滅后,西遼皇室成員逃亡到今天的伊朗,并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勢力。公元1224年,耶律八剌黑登基稱帝,建立后西遼,因是西遼的延續(xù)而史稱“后西遼”,疆域大致是今天伊朗的克爾曼省及其周邊省。
公元1309年,后西遼被蒙古帝國所滅,國祚85年,歷11代君主。后西遼是契丹人建立的最后一個朝代,從此契丹人一直被外族所統(tǒng)治,并逐漸與其他民族融合,今天中亞、西亞等很多國家的民族都有契丹血統(tǒng)。
綜上所述,歷史上六個國號遼的朝代:
遼國祚916年—1125年(209年,金所滅)、北遼是遼分裂出來,國祚1122年—1123年(1年,金所滅)、西遼是遼分裂出來,國祚1124年—1218年(94年,蒙古所滅)、東遼是遼皇室后人建立,國祚1213年—1269年(56年,蒙古所滅)、后遼是東遼分裂出來,國祚1216年—1219年(3年,東遼所滅)、后西遼是西遼皇室后人建立,國祚1224年—1309年(85年,蒙古所滅)。
影視劇中的遼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