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很有道理,也蘊含家庭教育的哲學。有句俗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就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什么樣的家庭出什么樣的孩子。有愛的家庭,孩子更有愛;有情的家庭,孩子更感恩;有責任的家庭,孩子更有擔當,家庭的影響最“無言”,也最直接和最深遠的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好的家庭就如同優(yōu)質(zhì)的“土壤”,潛移默化地給孩子提供最豐富的營養(yǎng)。它塑造孩子的人格,培養(yǎng)孩子的品性,決定孩子的眼界,打造孩子的格局,甚至決定孩子未來的成就。
星巴克總裁舒爾茨在清華大學的一次主題演講中就講到:我的父母都是高中輟學生,他們幾乎不能支付我們的兩居室公寓每月96美元的租金。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還有父母一起住在那個小房子里。然而在我最早的記憶中,我的母親向我灌輸了她對美國夢和美國希望的信念。她教導我,良好的教育和勤奮的工作將打開美好生活的大門,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課。
全球最大的互聯(lián)網(wǎng)書店——亞馬遜網(wǎng)絡購物中心締造者,杰夫·貝索斯也曾講述:他的祖父告訴他“善良比聰明更難”,并影響他整個人生的成長;
高曉松作為一個音樂人,但卻忽視了他的另一個身份——父親。作為一個父親,他認為最實用的教育是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了,正是因為母親告訴他:“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笨梢娂彝⒆拥挠绊懹卸嗌?。
一、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格局
“小器”的父母難以培養(yǎng)出胸懷全局的孩子;“勢利”的父母難以培養(yǎng)出有人情味兒的孩子;“小進則安”的父母則難以培養(yǎng)出杰出的人才。梁啟超這個被譽為“百科全書式”人物的父親,能成功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九子”恰恰就是優(yōu)秀的家風所成就的;很多貧因家庭能夠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卻恰恰把握了家庭教育的核心,諸如:人要靠自己;待人要真誠;為人要講信用;做事要有原則;人要學會感恩等等。
二、家庭的形象決定孩子的品味
好的家庭會有其特有的精神風貌、道德品質(zhì)、審美格調(diào)和氣質(zhì)文化。父母塑造什么樣的家庭形象,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過去用“大家閨秀”、“小家碧玉”來形容一個家庭的格局,現(xiàn)在用“軍人家庭”、“教師家庭”、“經(jīng)融世家”等形容一個家庭所透射出的不同文化,父母用什么氣質(zhì)來引領這個家庭,就會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孩子,并決定其特有的文化和生活品味。
三、家庭的品質(zhì)決定孩子的德行
如果說寒門真難出貴子,我認為最缺的是眼界和修養(yǎng)。曾國藩講過:“名心切則俗心重”,中國有句俗話:“人窮則志短”。而好的家庭,則無關貧富,關鍵是父母的德行素養(yǎng)。有的家庭雖然富有,孩子卻特別吝嗇,有的家庭無時無刻流露出正能量,有的家庭總是對社會不滿,這些都是不同家庭品質(zhì)所決定的,父母給予孩子正向的東西多,孩子就更樂觀;給予孩子善良的引導越多,孩子越對家庭充滿溫情,更能感恩社會,回饋社會。
四、家庭的導向決定孩子的成長
家庭教育存在問題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方向偏了。如果父母關注孩子的成功大于成長,而忽略孩子人格的培養(yǎng),就容易出現(xiàn)孩子越成功與家庭的距離越遠,與父母的感情越淡的問題。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直接或潛在的給孩子灌輸了一種成功大于親情的觀念,為了成功父母可以犧性一切,而孩子大了就會把成功凌駕于一切之上,這也是家庭營造什么樣的風氣所導致的,而這一點是極為可怕的,當所有人眼里只有成功,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會更少,成功卻換不來安全感的。
五、良好家風是綜合力量的結果
好的家庭會有好的家風。有句話,小成靠勤,中成靠智,大成靠德,好的家庭培養(yǎng)的孩子即使不成功,也是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