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diào)節(jié)考前的心理緊張狀態(tài)
張宏強
隨著最后一輪模擬考試的結(jié)束,距離高考的時間真的是越來越近了。觀察更多的同學,他們還是能夠按部就班,跟隨學校和老師的復習節(jié)奏扎實、穩(wěn)步地走向高考。但也發(fā)現(xiàn),一些同學的情緒和心理隨著高考的臨近,也在發(fā)生著各種變化:有的表現(xiàn)為情緒煩躁,愛發(fā)脾氣;有的表現(xiàn)為復習失去方向,思路迷亂;也有的同學表現(xiàn)出六神無主,缺少自信;而一些同學表現(xiàn)出的考前焦慮,更是比較普遍的心理應急反應。
無論是情緒和心理上表現(xiàn)出的個別案例,還是面對重要考試多數(shù)學生會產(chǎn)生的心理壓力和心理緊張現(xiàn)象,其實,我們都可以通過一些學生的自我調(diào)節(jié),以及家長和老師的幫助,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的。
1、淡化高考目標,輕松度過備考最后“一公里”。
目標,是引導青少年走向卓越必不可少的方向引導。對一名學生來說,沒有目標,也就意味著沒有動力,沒有方向。高考的升學目標,對一名高中生來說,是促進他不斷在復習中取得突破的驅(qū)動力。但是,到了備考的后期,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無論是學生自己,還是朋友、同學,都應該一起對目標進行淡化處理。所謂“輕裝上陣”,就是這個道理。一個背負重壓的前行者,即使他再有實力,恐怕也難以承受來自方方面面的過重的期盼。高考備考正像競技賽場,為什么會有“黑馬”這個詞語不時出現(xiàn)在賽場上?包括剛剛結(jié)束的蘇迪曼杯決賽,中國小將之所以能夠贏下看似不可能的三局勝利,其實,正與我們的“輕裝上陣”密切相關。
過于看重目標,往往是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重壓。其實,復習到目前這個階段,對任何一名認真?zhèn)淇嫉耐瑢W來說,不能說結(jié)果基本確定了,但至少,他的高考應考能力基本上達到了他的能力的“棚頂”??陀^地審視自己,不盲目追求脫離自己實際的目標,不與別人輕易去比高低,才能讓自己輕松備考,輕松迎考。有的同學在模擬的時候,常常會給自己“下任務”:“這套卷,我一定要答過140分?!逼鋵崳@也是給自己拴上了充分發(fā)揮的韁繩,試卷的難度不同,誰能保證次次都能過所謂的“140”呢?
2、學會取舍,該放的放下,該抓的每1分都不放過。
高考750分,都想得到是不可能的,這是最基本的事實。那么,你為什么要與自己“過不去”呢?既然咱不是碾壓高考的“終結(jié)者”,那么,就讓我們認認真真地做一個“拾穗者”——顆粒歸倉。高考試題的難、中、易的分布,是與一套高考試題適用于不同的省市考生相關的,當然也與適用于不同層次的高校選拔人才的需要有關。所以,經(jīng)過了幾次模擬之后,每一名同學都應該對自己的應考實力有所認知,合理定位,也是讓心態(tài)保持穩(wěn)定的良方。
根據(jù)幾次模擬的結(jié)果,合理地分析自己能夠得分的考點和題型,分析自己經(jīng)常不得分的考點和題型,同時,更要分析自己能夠得分但沒有得到考點和題型,從而掌握自己“再進一步”的方向。不刻意責難自己,但不能對應得而沒得分的試題無動于衷。“跳一跳能夠得到的,我們就要跳一跳?!钡?,怎么跳,都得不到的,我們做好“盡力而為”的心理準備就可以了。用“放下的”時間和注意力,去強化應該“抓住的”,未嘗不是“圍魏救趙”的良策。我想,越到后期,就越要學會取舍。
3、要始終保持對高考應試的適應性訓練。
這里強調(diào)的“適應”性很關鍵,經(jīng)歷了若干次模擬考試,每位同學對自己的得分能力都有個八九不離十的認識了,這個時候,特別是處于臨近高考的關鍵階段,最不應該出現(xiàn)的是,以為“大局”已定,沒有再努力一把的必要了。其實,高考的備考,就是一個盡善盡美的過程,它可以沒有絕對的終極目標,但不能沒有努力如初的執(zhí)著與堅守。總結(jié)一些高考失敗的教訓,往往是過早放棄了盯緊高考的努力,功虧一簣的教訓比比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也能說明這個道理。與過度放松相反的,還有一種徒然增加心理壓力的表現(xiàn),就是憂慮自己的某一科會致使高考成績不佳,進而放棄了六科的整體復習,而轉(zhuǎn)攻一科,不要說用一周的時間集中于一科是否會達到理想的期望,單是高考前忽略了其它科的復習,就已經(jīng)為高考埋下的隱患:高考拼的是六科,不是一兩科,整體形成的優(yōu)勢,才是高考的最佳優(yōu)勢。更有一種現(xiàn)象,一些學生以為快要自由復習了,便決定回家復習,或者到校外復習,這兩種情形,往往也是心理存在壓力的表現(xiàn),也極容易產(chǎn)生心理壓力,更關鍵的是,自搞一套,不跟著學校和老師的復習思路和節(jié)奏走,也容易失去自由復習的價值。
克服這個階段的心理壓力,也是讓高考正常發(fā)揮甚至超常發(fā)揮的辦法,便是在考前做好適應性訓練。適應性訓練可以從三個方面完成:一是認真做近幾年的高考真題,熟悉高考的試卷結(jié)構(gòu)、題型特點、考查要求,尤其要熟悉高考的設問方式與參考答案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做到高考時面對試卷的“臉熟”;二是認真做曾經(jīng)的模擬題,回顧錯題,把錯題都能做對,都能做到得足夠的分數(shù),做到“題熟”;三是認真做學校發(fā)的模擬題,不要去計較能得多少分兒,高考前一天晚上,也要試著做一些難度不大的試卷,做到“手熟”。這三“熟”,一定會幫助考生找到答題的感覺。
克服考前的心理壓力,還有一些可以試用的方法。比如情景再現(xiàn)法,多想象一些讓自己身心愉悅的場景,或者在自己喜歡的音樂陪伴下看書、散步。而考試當天的緊張感,可以通過“呼吸體操”讓心情逐漸平靜。但需要考生和家長都要做到的,就是不要過度放松,包括做一些比較劇烈的運動,也要避免:高考是需要專注力的。考生與家長在一起時,更不要談及哪一科難易與否,家庭成員在考試期間,也不要有什么特殊的習慣改變:一切都應該是自然而然的。
其實,高考就是一次再自然不過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