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出演影片《為自由而吶喊》。
1989年憑電影《光榮》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2000年憑借《颶風》獲得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 。
2002年憑電影《訓練日》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是繼西德尼·波蒂埃后第二位獲此殊榮的黑人演員。主演的《伸冤人》于2014年9月26日在北美上映。
2016年1月11日,丹澤爾·華盛頓獲頒第7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終身成就獎。執(zhí)導及主演的《藩籬》于2016年12月25日在北美上映。
近日,第90屆奧斯卡提名名單公布,丹澤爾·華盛頓憑借《羅曼先生,你好》第8次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評分:8.0 類型:劇情/犯罪
在《紐約黑幫》之后,《美國黑幫》無疑是最值得一看的黑幫電影,它并非是打著黑幫噱頭的反毒片,而是正統(tǒng)意義上的黑幫片,它以一種低沉濃郁的畫面風格,直面殘酷人性的寫實影像,再加了兩大影帝令人瘋狂的演技,將這個故事改編的有聲有色,人物個性飽滿細節(jié)真實,不光有細膩的家庭感情,又兼有人性的陰暗面的揭示,它其實一點也不亞于那些經(jīng)典的黑幫片。
評分:8.7 類型:動作/犯罪
這部電影在精神上更接近于一部武俠片或一部超級英雄電影。丹澤爾華盛頓大叔演繹的是一位成熟穩(wěn)重平易近人的前高級特工羅伯特,借假死之機退役之后作為一位超市員工大隱隱于市。為了拯救萍水相逢的失足少女,大叔路見不平再出江湖,從街頭混混到黑幫大佬,從波士頓到莫斯科,一路斬妖除魔血流成河。終于正義伸張且得以全身而退,深藏功與名。即便不再前線浴血,退休的特工仍在熊熊地散發(fā)著光和熱...
評分:8.2 類型:災難/犯罪
美國主旋律電影。剛開始挺糙爺們,大波波、酗酒、吸毒什么的,還以為贊米基斯這次不那么偉光正了呢。結果在一個極端類似'Contact'的結尾的聽證會的結尾里,丹澤爾華盛頓無顏面對死去的炮友,終究還是偉光正了。不過丹澤爾華盛頓演的挺不錯的,'tour de force.'
評分:8.1 類型:犯罪/驚悚/動作
靜靜的沉浸在影片營造的氛圍中,安靜的畫面中隱藏的那種隨時可以爆發(fā)的張力,安靜的話語卻像是情緒爆發(fā)前的導火索,慢慢地燃燒,然后嘣的一聲,所有的情緒爆發(fā)了。
丹澤爾 華盛頓,一個職業(yè)殺手,為自己以前所做的事情一直耿耿余懷,孤獨的活在自己的世界。
評分:8.0 類型:驚悚/犯罪
這部片子很好地闡釋了馬基雅維利主義的誘惑和覆滅。街頭正義現(xiàn)代犯罪和司法,構成了一部非常棒的電影。電影是快節(jié)奏的,有著優(yōu)美的剪輯和拍攝,撕裂和咆哮的,令人興奮的俏皮話,繁榮和蕭條的,第一次觀看讓人感到茫然,第二次觀看有助于澄清一些較為混亂的細節(jié),但如果你喜歡丹澤爾,那你還可以再看一遍。
該片是由卡爾·弗蘭克林執(zhí)導的驚悚犯罪片,2003年10月3日上映。
影片講述一個警察局長遭人陷害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跌宕,導演在吊足了觀眾胃口后才全盤托出真相。丹澤爾·華盛頓這位實力派演員成功塑造了一個血肉豐滿的警長形象。
該片是由菲利普·諾伊斯執(zhí)導的驚悚片,于1999年11月5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擅長辯術的紐約偵探林肯·萊姆,在最近一次執(zhí)行任務時, 受到了致命的傷害,必須臥床靜候養(yǎng),全身癱瘓。活潑聰明的女巡警阿米莉亞在她就要轉(zhuǎn)為文職工作前的最后一次巡邏時,她被呼叫到一個犯罪現(xiàn)場,在那里發(fā)現(xiàn)了一具被分割的殘缺不全的尸體,然后展開調(diào)查的一個故事。
該片改編自Jeffrey Deaver的同名犯罪小說,影片的外景在紐約拍攝,室內(nèi)戲則在蒙特利爾拍攝。為保證影片案件符合犯罪邏輯,劇組聘請了在紐約警局工作了17年的哈爾作顧問,他在鑒定部門工作,曾調(diào)查過1900起案件,其中1400起是謀殺案 。
該片由丹尼爾·伊斯皮諾薩執(zhí)導的動作片懸疑片,于2012年2月10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個逃過攻擊的CIA探員迫于無奈把一個重要證人從一個指定藏身之所挪動到下一個,同時還得對付追殺者以免自己和證人全都被滅口。丹尼爾·伊斯皮諾薩拿到劇本的時候,就確定福斯特這個悲情人物一定要由丹澤爾·華盛頓來扮演。
影片在北美地區(qū)的3119影院拿到了3930萬美元,單館平均成績同樣破萬達到了12600美元。這也是丹澤爾華盛頓個人自2007年《美國黑幫》的4360萬以來的最高首周開畫票房,遠遠超過此前的《危情時速》(2010年,2270萬)和《地鐵驚魂》(2009年,2340萬)。
該片是由艾倫·休斯與艾爾伯特·休斯兩兄弟聯(lián)合執(zhí)導的一部以末日為題材的科幻片,于2010年1月15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在戰(zhàn)爭后,人類遭受重創(chuàng),所有宗教書籍據(jù)稱都已被焚毀。 獨行者艾利,冒著種種危險,穿越已成廢墟的美洲大陸,攜帶著一部無比珍貴的書。為了出演《艾利之書》,丹澤爾·華盛頓減了55磅的體重;為了片中的武戲,丹澤爾·華盛頓專門向李小龍的弟子拜師學藝,不過,部分打斗鏡頭還是最終采用了CG才得以完成。
該片是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由托尼·斯科特執(zhí)導動作影片,于2010年11月12日在美國上映 。
影片講述一位被勒令提前退休的老駕駛員以及一位觸犯了法律的新列車長試圖停下一列無人駕駛的失控列車,以避免它開往人口密集的地區(qū)造成傷亡。
拍攝本片最大的難題在于“物理”層面,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表現(xiàn)每小時60英里的速度感。為此,導演嘗試了找一段10英里的路程,在這個距離拍攝營造速度感和緊張感的效果,同時還需要合成7到10分鐘的對話來表現(xiàn)這樣的距離下的對話感覺。所以在拍攝本片時,導演用了3到4臺攝像機架在火車上進行拍攝,還有1臺架在了直升飛機上跟蹤拍攝 。
該片是由美國博偉電影發(fā)行,托尼·斯科特執(zhí)導的驚悚電影,于1995年5月12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冷戰(zhàn)時期在美國核潛艇上船長和執(zhí)行官員之間的發(fā)生的較量。
該片由導演托尼·斯科特執(zhí)導的科幻片驚悚片,于2006年11月22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主要講述了特工道格(丹澤爾·華盛頓飾)利用似曾相識的感覺對一宗惡勢力的案件展開了鍥而不舍的調(diào)查,最終獲得勝利。
影片中所出現(xiàn)的“悍馬時間機器”,其原型是一個真正的機器人--“高原人”。2005年由美國國防先進計劃研究局舉辦的“陸地越野挑戰(zhàn)賽”中,由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設計并由“悍馬”越野車改裝的“高原人”獲得了比賽的勝利。
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劇組特意抽時間為丹澤爾·華盛頓舉行了一個小型慶祝會,來祝賀他正在上大學的兒子被全美橄欖球聯(lián)盟選中,成為了全球最著名的橄欖球聯(lián)盟中的一名職業(yè)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