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魯克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直想讀,可惜覺得有些學術(shù)一直聽著要是第一、積極主動、以終為始等內(nèi)容覺得也無特殊它意,直到聽樊登APP中張萌的《人生效率手冊》時聽張萌說對她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就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她讀了17遍,每讀一遍都深有感觸,這次讀書計劃中第三本就趕上這本書,在微信讀書也讀了個開篇,真的是管理書籍中的寶典,依舊按照思維導圖、洋蔥九宮格讀書法、與其他讀書者碰撞來做讀書筆記。
第一本210天HR讀書計劃《管理百年》
第二本210天HR讀書計劃《科學管理原理》
第三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書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問題:
1、怎樣的管理是有效的管理
2、管理的方式是什么
3、成為有效的管理者我需要做什么?
一、九個概念
1、何為有效?
必須要按時做完該做的事情
2、誰是管理者
促進機構(gòu)有效運轉(zhuǎn),負有行動和決策責任的知識工作者,都稱為管理者,而不是看他有沒有下屬。
3、管理者應該管理自己的五個方面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么地方、重視對外界的貢獻、善于利用長處、要事第一、有效的決策。
4、怎樣管理時間
先記錄自己的時間,最好是利用旺季來做記錄,每次1個月,一年取2-3月為樣本;然后消除時間的浪費
5、怎樣算重視外界的貢獻
通過三個石匠的案例,一個養(yǎng)家糊口,一個做全國最好的石匠、一個是修建一座大教堂引出只有外部世界才是產(chǎn)生成果的地方。
6、怎樣算善于利用長處
用人長處既有向下,同時還有向上管理和善于利用自己的長處。用人長處為因人設事,也有因事設人。因人設事要對這個人進行多崗位評估看到這個人更多的可能性,因事設人基礎事情要平凡的人都能夠勝任,但是職位的要求要嚴格。
7、管理者的兩個任務
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顧客
8、怎樣做有效的決策
第一看問題的性質(zhì)、第二要有邊界、第三正確的妥協(xié)、第四決策方案要兼顧執(zhí)行措施、第五執(zhí)行中注重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9、有效性可以學會么
有效性可以學會,但不可以較會。有效性的學習是一種挑戰(zhàn),一種實踐,既不挑戰(zhàn)自己的目標,又不去應對市場的挑戰(zhàn),就不會有學習有效性和動力的壓力。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靈。
二、啊哈:
1、原來管理者不是看自己管多少下屬,而是看自己是否重視對外界的貢獻,能協(xié)調(diào)各方做決策。
2、在做招聘時,既可以因人設崗又可以因崗設人,崗位要設置的平常人都可以干,同時在和對方面試時可以多聊對方潛在的能力。
3、在做妥協(xié)時要首先知道什么是正確的,然后在根據(jù)公司的情況進行折中。
4、在做決策是首先要考慮到執(zhí)行的人能否辦到,要以人為本。
三、接下來要做
1、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看完
2、記錄自己的時間,自己先做實驗。
3、將對外的貢獻加到管理定位的課程中。
管理最為重要的作用,就是把人們聯(lián)系在一起共同實現(xiàn)目標的工作過程,而現(xiàn)實的管理者往往事務纏身,在現(xiàn)實壓力面前,那些危機事件或緊急事情必然優(yōu)先,而具有未來意義的機會和事情就會暫緩。
事實上只要暫緩,就不會啟動,也許永遠不會啟動。這也是一個組織難以成功的走向未來,走向更大成就的原因。
管理者不同于技術(shù)和資本,不可能依賴進口。連林肯這樣的偉人,也要在不斷試錯中成長,才能成為有效的管理者,他在認命了三位總司令之后,才學會如何用人之長。
對每一個管理者而言,都應該關(guān)注三個方面的貢獻,即擴大組織的直接成果,強化組織存在的價值,培養(yǎng)明天需要的人才。關(guān)于培養(yǎng)明天的人才是因為每個人的貢獻都是有限的,組織就是這種一種工具,用以克服每個人在“壽命和貢獻”上的限度。
總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每一位管理者都應該看的一本寶典,既能入門定位,也能中級開拓思維,也能高級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