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二:不自知的危險,已經(jīng)悄然到來
為什么說這種危險是不自知的呢?
因為,很可能在你步入婚姻時,或在孩子出生時,或在碰到棘手問題時,這種危險就已經(jīng)存在,只是你不懂也不自知而已。
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進入到不自知的危險中的。
就如文玲分享中說:
美好的婚姻
是需要自我修行、自我成長去清理掉原生家庭帶來的印記的;
是需要彼此互助互補和相互療愈的;
是需要不斷地尋求婚姻中的真理,給它添加各種強固劑的。
如:孩子的出生,讓兩個人變成了兩種關(guān)系:夫妻關(guān)系和親子關(guān)系,夫妻關(guān)系是重于親子關(guān)系的;比如:對待孩子,真的愛并不等于真愛。
而我一味地沉浸在和老公兩個人時,他處處寵著我、讓著我的情感中,我渴望這種戀愛般的情感能延續(xù)到整個婚姻,這其實是非??膳碌南敕ā?/p>
這也使得我們的婚姻,隨著孩子的出生,過著過著,就進入到了不自知的危險中。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一對年輕的男女,在兩個人的階段,其實是很容易調(diào)整的。可一旦結(jié)婚,一旦生了孩子,兩個人就變成了兩種關(guān)系:夫妻關(guān)系和親子關(guān)系。
同時,如果雙方老人因孩子的出生參與了進來,那兩個人就變成了兩個家庭甚至家族的關(guān)系。
如果因孩子的教育產(chǎn)生了各種矛盾,那兩個人也就變成了兩種家庭教育的沖突,這種沖突是很大的。
這種危險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jīng)到來,很多人都是不自知的。
存在哪些危險呢?
文玲說:
孩子出生后,老公因工作的原因,長期在外地出差,長達七年之久,大多時候都是一個月才回家一次。
陪伴兒子的任務(wù)就落在了我一個人身上。我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開始了各種溺愛、包辦、沒原則。
老公常常形容我像老母雞護小雞一樣,一驚一乍地護著大兒。
老公有時想講原則,我一般都會干預和包庇,心想好不容易全家在一起待兩天,還要弄得氣氛緊張、大家不高興!
有了媽媽的庇護,兒子什么事都喜歡來找我,很少去找爸爸。所以,兒子和老公的關(guān)系一直都親近不起來。
老公多次想改變這種狀況,都被我嘲笑:“作為爸爸,竟然和自己的孩子爭寵吃醋,丟不丟人呀!”
老公拿我是無可奈何,就更加一門心思地撲在了工作上。
其實老公他很愛這個家,只要有可能,都會不顧旅途辛苦,爭取回來和我們在一起。
無奈,那時的我眼里只有兒子和自己的辛苦和委屈,很少會心疼到他,不懂得老公在我眼里的種種吃醋行為,其實是在提醒我,他已被我完全忽視、冷落了。
孩子在0到3歲時,對母親的需求是絕對的,對父親的需求是相對的。
大量的女人就走進了一個無怨無悔奉獻犧牲的偉大母親的狀態(tài)。
但是,要知道,這時期的女人其實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她們把孩子放到了第一位,男人變成了第二位,甚至更遠的位置。把孩子當成最愛的后果,可以在這篇《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你的最愛》博文中了解。
文玲說:
老公長期出差,家里也沒有固定的人幫我?guī)Ш⒆?,我還要工作,經(jīng)常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漸漸地,我心中的怨氣就出來了。
生活中依舊是非常地持家能干,但卻任勞不任怨了,變得越來越強勢,覺得自己為這個家付出的比老公多,慢慢地就看不見老公了,更別說心疼了!
不高興的時候是想發(fā)脾氣就發(fā)脾氣,說話也越來越傷人,還經(jīng)常美其名曰地說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
由于老公長期出差,我又不懂得創(chuàng)造機會去培養(yǎng)父子之間的情感,兒子與父親就沒有很好地建立鏈接。
當我發(fā)現(xiàn)兒子越來越不能如我所愿時,才意識到男孩是需要爸爸多陪伴的,這時我就開始把兒子推給老公。
我又開始對老公有了新的期待和高要求,既希望他努力工作又希望他陪好兒子。老公也覺得自己有這個責任,可兒子那時和爸爸根本就親近不起來。
后來,我們家的慣有模式是:
1、兒子不聽我話了,我搞不定的時候,就去求助老公。
2、老公就會給兒子講道理,兒子本就和爸爸不親,沒有信任關(guān)系,就會本能的為自己辯解,越辯老公就會越生氣,最后幾乎都是以兒子挨頓打而告終。
現(xiàn)在,兒子大了還常常說,他以前挨爸爸打,不怨爸爸,都是媽媽在一旁煽風點火進讒言的結(jié)果。
后來,為了讓兒子可以多和爸爸在一起,增加父子感情,也為了免去老公多年奔波之苦,我放棄了北京奮斗多年的工作,舉家搬到南京。
只是老公的工作越來越忙,父子之間的情感還是怎么也親近不起來。
老公對我依然是最大限度的包容,我也依然以自己的方式愛著這個家,我們?nèi)允峭馊搜壑械哪7斗蚱蓿?/p>
但其實相互的欣賞早已慢慢變成了容忍、將就、湊合著過,我以為愛情總是要轉(zhuǎn)化成所謂的親情的,我覺得多數(shù)的夫妻都是如此吧!
我并不知道我們家如果這樣持續(xù)下去的話,我們的婚姻將會岌岌可危。
上述的描述,讓我們看到:
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女人會出現(xiàn)三種心態(tài):
一、開始有怨。因為對孩子教育養(yǎng)育能力的欠缺,開始力不從心。在力不從心時,當然會產(chǎn)生很多不好的情緒,又做不到負全責,首當其沖怨愛人,很多時候都是無名之火。
二、產(chǎn)生一種巨大的心理不平衡。作為媽媽會犧牲朋友交往、興趣愛好、事業(yè)追求,全力以赴地為了孩子為了家庭,同時也會產(chǎn)生很多害怕,怕被社會、朋友、興趣、事業(yè)拋棄。就會想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這些方面做更大的努力。
而男人的事業(yè)在攀爬期,不能停步,他全力以赴地在外面,他主觀上想回到家里幫助女人,客觀上也不允許。對待孩子在精力、經(jīng)驗上都不夠的情況下,就顯得被動、笨拙和懶惰。
而這時,家庭中出現(xiàn)了二保一的狀態(tài),為保丈夫去掙錢去努力,女人犧牲自己很多很多東西。
三、越來越無法互相理解。女人在此過程中,期待丈夫分擔和體諒,想有人幫她彌補她所認為的與外界差距,希望老公幫忙或給予補償,老公做不到時,就會產(chǎn)生心力交瘁的感覺。
在工作、家庭、孩子三者之間超負荷運轉(zhuǎn),疲于奔命,馬不停蹄,心理不平衡感加劇。
而男人在內(nèi)外交困中,無知、無奈、無法,于是壓力巨大。女人又只看到孩子,只看自己的心理不平衡,更讓男人產(chǎn)生了緊張感、挫折感、疲憊感。
男人不理解女人的辛苦,女人又不理解男人的壓力,誤解、爭吵、厭倦、不滿、怨恨四起,危機也就出現(xiàn)了。兩人感情在這種分歧中越來越淡。
我們把這個時候的婚姻叫作“婚姻的成長時期”,沖突很大,而且是不自知的。
小小的積怨越積越多,直到孩子出現(xiàn)比較大的問題,女人對孩子的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要求男人加入,沖突就會大起來,更大的危險就來到了身邊。
文玲說:
現(xiàn)在想來,之所以到了這個時候,我們的夫妻關(guān)系看似還不錯,實際上是因為我們有了共同的敵人——兒子!
我們被動地團結(jié)在了一起,共同去對付兒子。
起初,兒子還算聽話,后來就開始對抗,犯錯就挨打,打了能管幾天,再后來打也沒有用了,兒子呈現(xiàn)出了一種無所謂的狀態(tài),任爸媽如何著急,我行我素:“我不觸碰你們的底線,你們也別讓我有什么積極上進!”
我們家里幾乎天天上演:不談作業(yè),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yè)就雞飛狗跳、嗚嗷喊叫的情景??!
我變得越來越恐懼和焦慮!我對老公的怨也越積越多:
我一方面渴望他能解決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又在他有所行動時,覺得他的方式方法有問題而去阻攔;
我一方面渴望他和孩子有親密的互動,又在他能與孩子少之又少的互動時間中,將我的焦慮恐懼傳遞給他,促使他與孩子之間總是上演全武行。
我那種依靠不上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在外人看來的美滿婚姻,其實已然處在危險的深淵和猝死的邊緣,無知無畏的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卻不自知!
沖突來了,怨來了,等到孩子出現(xiàn)相對比較大的問題,沖突就升級變成危險。
這對于婚姻,對于家庭都是巨大的威脅。
這個時候,需要理解、包容、互助、同舟共濟、共同成長。
對男人的道德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男人無限忠誠,高度的責任;
對女人的修養(yǎng)有了更高的要求,理解、包容、互助成了主旋律。
但是,很多人都不懂,沒有在婚姻中加入這些強固劑,所以婚姻進入了危險。
實質(zhì)上,并不是他不愛我了,也不是我不愛他了,而是愛情就是電光火石,瞬間即逝。不能活在愛情中了,而是要在自己的婚姻里加入強固劑。
中國人的婚姻,就是一場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