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編輯:王亭貫;地圖提供:灤州盧永利
河北遵化,歷史傳承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其名來自“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遵化縣志記載)。在遵化這片土地,一萬年前就有了人類活動(1982年發(fā)現(xiàn)舊石器時代的丁各莊遺址)?!端?jīng)注》載: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滅燕。其中所設(shè)右北平郡的俊靡縣,即遵化,從此遵化開始有了縣治,距今已經(jīng)2200多年。遵化素有“畿東第一城”之稱,2005年依據(jù)“中國地名文化遺產(chǎn)鑒定標(biāo)準(zhǔn)體系”和“地名文化遺產(chǎn)重點保護對象鑒定標(biāo)準(zhǔn)”,被聯(lián)合國地名專家組評定為“千年古縣”。遵化自古便以“風(fēng)水寶地”而被世人所稱道,境內(nèi)有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國家5A級景區(qū)清東陵。
遵化地圖,中華民國十年(1921年)三月測圖,據(jù)傳是由當(dāng)時軍隊部門拿望遠鏡帶著畫板實地測量繪制,在圖上標(biāo)注了城池、村莊、公路、學(xué)校、山脈、河流等打仗可能需要的地方。那時候寺廟眾多,也用特殊符號標(biāo)注了寺廟等高大建筑,而墓葬、墓碑等打仗時也是遮擋物,圖上用虛線圈進行了繪制,虛線里面高大的墓碑和樹木是打仗很好的遮擋物。
遵化,東三里莊東側(cè)北側(cè)、教場東北、五里屯北面等都有古墓葬
黃臺北面有個磚瓦窯,老辛莊東側(cè)有椿樹嶺,大塊地北面墓地較多
桃園南有龍王廟北有般若院,賈莊、張莊北面是禪林寺
下營的城池比羅文峪還要大,馬蹄峪城池清晰
大安口東面有個龍須痷,下營城池清晰,有塔頭寺,還有個朝陽洞
百草頂、三角山上有古廟,寺下莊北夾山寺,京五營東、平安城附近、國舅莊東北古墓葬較多
中灘南、東門莊北、大駱各莊南、蓮藕池、龍虎峪等都有古廟
柴王店有古廟,佛來峪原來叫佛手峪?佛手峪南有大廟,劉備寨東山上有古廟
上寺山下有古廟,上寺山北有天花庵
岳各莊東北有行宮廟
東下院寺、西下院寺都有廟宇,知名的山里各莊標(biāo)注的是山黎河莊
上店北有古廟,磨臺寺西北有寺廟
1930年遵化古城北門城樓,照片來源:遵化縣志
遵化被聯(lián)合國評為千年古縣
老莊子,村東古碑
白方寺,村北白馬寺
三官廟,原有廟
張七各莊,元朝丞相墓地
雙義,村東龍須庵,塔峪
塔峪,此地有座古塔
三道溝,茅山東側(cè)第三道溝得名
萬壽庵,尼姑庵
禪林院,禪林院廟
塔頭寺,保安塔及寺,曾名霧臺寺
王爺陵,王爺墓
美城寺,原有美城寺
萬福莊,曾有王爺府
毛家廠,包森墓及碑
化石峪,村西有神奇納涼盛景
珠嶺,村東山有九顆寶珠
湯泉,福泉寺
起新莊,村西古廟曾有一個大磬
樓似山,喇叭山西北角曾有公主樓
官房,清朝徐二老虎曾在此駐兵
南吉峪,曾有明朝崇禎鑄造的大鐵鐘一個
車家墳,車家墳地
鐘莊,原有一座廟,廟內(nèi)一口大鐘
平安城,秦王廟
東戴莊,有明朝官員墓地,戴氏看墳
麻家庵,原有尼姑庵一座
夏家峪,夏氏看墳地
寺下莊,夾山寺
孫莊子,白家墓地孫氏看墳
前毛莊,姓苗的占山為王
姑娘峪,此地有一座尼姑庵
佛來峪,元朝時曾有座廟,廟內(nèi)一個大佛塑像
宮里,遼代永興宮屬地
魏家井,明朝魏氏村里打了一眼深井
東馬各莊,明朝總兵馬榮墓地
官房子,村北坑里有官墓一座,現(xiàn)在遺址尚存
東灘,村旁河灘上曾有一口唐朝古鐘,被蓮花寺和尚收在寺內(nèi)
東西下院寺,附近有一座下院寺
水泉,村旁有一個水泉
東水頭,該處曾有三股泉水,匯成一條小河,村莊在小河水源之東
磨臺寺,曾有北燕時所建龜鏡寺,因寺院坐落的山頭像磨臺,俗稱磨臺寺
娘娘莊,明朝永樂年間該處有一座娘子廟,朱棣途徑一山村,見一個竇氏女子艷絕超群,納為妃子,故名娘娘莊
相古莊,該村東南金峰寺內(nèi)鐘文記載,該莊原為相公莊,建村較為古遠,1956年改為相古莊
南小廠,該處原有岳王廟,記載唐朝在該處建過小型煉鐵廠
下峪,原名大蟲峪,
地北頭,洪麟閣故鄉(xiāng)
洋汪峪,爐子峪,清朝皇帝曾有意在此建陵,洋汪峪,山間有清泉涌流而得名
大寨村,唐朝始建,唐王李世民曾在此安營扎寨,抗日時期,日偽軍在該村設(shè)立據(jù)點并駐守
東舊寨,西舊寨,燕王掃北曾在此處安營扎寨,抗日時期,日偽軍曾在此設(shè)立據(jù)點駐守
水峪寺,唐朝始建,村中有座寺廟
現(xiàn)光寺,附近有廟宇
金牛寺,附近有廟宇
雙泉寺,村北有座廟宇,遵化十景雙水分流
鐵廠,原有煉鐵廠
圣水院,唐朝始建,該村北龍頭溝有一眼山泉井,唐王李世民征東飲用不干
張家墳,元朝時有張家墓地
達志溝,村北山包有一座韃子墳,為遼國太子的墓,民國初年,村民趙宗城將村名改為達志溝,并刻字立碑
郎家墳,原為郎姓墓地
閆家墳,閆家墳地
般若院,曾有一座唐朝古寺院
瓦子莊,建有磚瓦窯,有一韃靼墳
增莊,為曾氏大戶墓地
雙廟,該處有兩座小廟
下營,村北尚有戚繼光點將臺
頭道房子,三道房子,山上有古廟,從山下到山上的廟,一路建有三道茶房
張橋峪,村中有一架小橋
禪林寺,村中有廟宇
北峪,該村北燕王臺山各山谷多有清泉涌出,谷中溪流汩汩,風(fēng)景優(yōu)美,加上山勢蜿蜒,原名九龍泉,至民國年間改為北峪
下府,該村曾為王府,上府為宦官人家,下府為差役居住
老峰溝,村東有一座獨立的山峰,村莊坐落在山峰西側(cè)的山溝之中,遵化城內(nèi)許多富戶來此葬墳,墳?zāi)购芏?,故稱老墳溝
黑石頭,當(dāng)?shù)赜幸淮髩K黑石頭
井龍寺,有一口井,有一座寺院
寺東溝,該村位于金臺寺東面一條山溝
慶峪村,該處一片森林,松柏常青,花草芳香,
毛家墳,村旁有一座毛家墳
黃各莊村,村北山上曾有皇家小樓一座
周家村,該處為清朝官廷一等護衛(wèi)周祿的墓地
義井鋪,村西有一口古井,供過往人飲用
晏家峪,北三公里山頂三層大殿的香山寺,有古碑和古磚瓦;北水庫東山凹天元寺,有古碑和古磚瓦,有山泉,叫龍鳳泉,山叫廟山。村還有一個老和尚的后人!他家以前有史料!他好像有些記憶
小白元,有白元大墓,原來有石人石馬,現(xiàn)在有碑,這里在遵化南60華里,傳說古墓葬張丙人兵馬司
白元,有寺廟,永壽寺
圣伽比廟,原來叫上廟,是凈覺寺道光年間修建的,凈覺寺大碑上有這個廟的廟圖,這個廟原來是抗日革命印刷廠,這個廟墻壁都是古物,下面道口東還有個大殿,特別大,叫做天河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