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裝飾在器物上的玉飾,以玉劍飾最為重要,出土的數(shù)量也最多。在劍和劍鞘上裝有玉質(zhì)劍具的劍,稱為“玉具劍”,戰(zhàn)國時期可能已有此名稱。
何謂“玉具劍”,《漢書.匈奴傳下》顏師古注引孟康曰:“摽首鐔衛(wèi)盡用玉為之也?!标P(guān)于四種玉劍飾的定名問題,學(xué)者意見不一。
一般稱劍莖頂端的玉飾為劍首;劍莖和劍身之間的玉飾為劍格,又稱劍鐔或劍珥;劍鞘上用于穿戴佩掛的玉飾稱為劍璏或劍琫;劍鞘下端的玉飾稱劍珌,又可稱劍摽。
西漢時期典型的玉具劍,劍首、劍格、劍璏、劍珌的紋飾題材和雕刻技法往往是一致的。
玉劍飾各部示意圖
帶玉劍格鐵劍 西漢
哈佛大學(xué)藝術(shù)博物館藏
劍格一面為螭虎紋、另一面為獸面紋
(圖片iva微博張博力;文字參考楊伯達(dá)《中國玉器全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