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瓜別名白瓜,屬葫蘆科,為甜瓜的變種。菜瓜在廣州市郊栽培歷史悠久,三百年前的著述記載,菜瓜是周歲常種的“廣瓜”之一。目前各地均有栽培,廣州市郊以黃埔、肖崗、石牌、石井等地較為普遍。上市期5一10月,為夏季渡淡蔬菜之一。栽培面積也比較大,主要供鮮食,也可加工成醬瓜。
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沖積沙土或沙質壤土為宜。
避免與瓜類蔬菜連作,整地一般5-6尺包坑,播種前在畦中間開一播種溝,每畝用腐熟垃圾或腐熟堆肥1000-1500斤作基肥,施于播種溝中并與土壤均勻混合,以備播種。
廣州從3月下旬至8月上旬均可播種種植菜瓜,單行植,直播、芽播或育苗至子葉期定植均可。3一4 月種植的,株距5-6寸;5-8 月種植的,株距3一4寸。
菜瓜播種出苗后,晴天淋水一次。見第一片真葉時開始追施薄肥,若采用育苗至子葉期移植者,初期每天淋水2一3次。成活后,晴天每天淋水一次,并追施薄肥。當主蔓長出4一5片真葉時,及時進行摘頂,并培濃肥一次。結瓜前中午淋水,促進植株生長;結瓜后切忌在陽光下淋水,以免使瓜腐爛。全期追肥5-8次:第一次幼苗摘心后,追施二次分蔓肥,大部分側蔓著生幼瓜時,追施-次濃肥;幼瓜長大期間再追肥一次;以后每采收二次菜瓜適當追肥一次。
菜瓜的結果習性主要是靠子蔓和更多的孫蔓結瓜。因此,菜瓜的主要栽培技術措施,是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不斷進行摘心和壓蔓,摘心過遲不單是浪費養(yǎng)分,且延遲結瓜。故菜瓜的摘心一定要及時,在主蔓摘心后,每隔1-2天便要進行摘心一次,以至田塊中只見瓜葉不見瓜蔓伸長為止。摘心后即行引蔓,引至畦的兩側,并用溝泥壓蔓,使其生根,不易被風吹亂,在主蔓進行摘心后最好在畦面鋪上一層薄稻草,使結瓜后瓜體不易著泥而引起爛瓜。
1.病害;菜瓜的主要病害是棉腐病,結瓜期發(fā)病時,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25%瑞毒覆可濕性粉劑800一1000倍液,或1:0.5:200-400倍波爾多液等,每隔5天噴一次,連噴2-3次。
2.蟲害;菜瓜的主要蟲害為守瓜,特別前期要注意防治守瓜為害,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每隔5天連續(xù)噴2-3次;幼蟲為害時,用90%敵百蟲1500倍或煙草水30倍液點灌瓜根。
菜瓜是采收嫩瓜作菜用,因此要求及時采收,過遲則影響以后幼瓜長大,多為每天或隔天采收一一次。
留種必須選擇植株健壯無病害植株,瓜形端正,具有原品種的性狀,結第一、二個瓜時進行留種。留種過遲則種瓜不夠成熟,植株已衰老,影響種子質量。種瓜成熟時,瓜身具有金黃色縱條紋,并稍具香氣時即可采收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