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攝影師武林
實戰(zhàn)拍攝案例分析10技巧及思路,5000+文字,20張實際案例,相信認真讀完,會對你有所幫助。
這十個技巧及思路,是我實踐拍攝所得!
冬季是我外出拍攝最為頻繁的季節(jié),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拍攝季節(jié)!嚴寒將很多的嘈雜拒之門外,可以讓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自然。
接下來我將分享一些冬季拍攝的技巧及思路,為你的拍攝提供參考!
1、以小見大
小時候看武俠劇,感嘆于各種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特別是《太極宗師》......言歸正傳,后來在拍攝風光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的風光題材,特別是廣角鏡頭,經(jīng)常需要以小博大,與四兩撥千斤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以小博大的精髓就在于前景的利用上,很多宏大的場景,我們的肉眼視覺感受是寬廣宏大的,當使用廣角鏡頭拍攝時,拍出的畫面效果感覺畫面單一,甚至平淡沒有變化,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利用一些前景來烘托場景,讓畫面的空間感,有遠近之別。
以下圖為例,在禾木的觀景臺上,我不斷的尋找可以利用的前景,發(fā)現(xiàn)一個可以利用的小雪蘑菇,小蘑菇雖然很小,因廣角鏡頭的特性,配合鏡頭近距離拍攝,小雪蘑菇呈現(xiàn)出的視覺效果比實際肉眼看到的要大一些,因為有了這個?。ㄑ┠⒐剑┑拇嬖?,能更好的凸顯整個禾木村落深處群山環(huán)抱之中的大,正因為有了雪蘑菇的存在,近景的雪蘑菇,稍近的雪坡,中景的森林村落,遠景的天空,可以很好的呈現(xiàn)出畫面的整體縱深空間。
細心的朋友還可以發(fā)現(xiàn),雪蘑菇的前方還有一排動物的小腳印,我猜不出是什么動物。
同樣的技法,以小見大!這次的這個小是畫面中的一個人物,而大就是畫面中的這些原始森林,雖然畫面中沒有這個人物的出現(xiàn),我們可能也能知曉場景的大,但是因為有了人物的出現(xiàn),這個畫面的點綴更加巧妙。
2、借助道具
風光攝影一般都是純粹的記錄自然風貌,但有些時候,場景難免會出現(xiàn)單一,場景空曠,這個時候,就需要借助于一些道具的存在,這個道具經(jīng)常是人物本身,或者也可以是戶外用品,最常見的是帳篷!
在拍攝冰洞的過程中,雖然冰洞很大,我一個人可以在其中任意行走,但是卻很難有有一個直觀的參照物來襯托冰洞的大小空間,所以我選擇了讓自己成為畫面的一個點綴,站在洞口完成了這張自拍,觀者可以一目了然的知曉冰洞大小。
帳篷在有些時候可以很好的充當?shù)谰?,就是攜帶起來有一些不方便!以下圖為例,我在拍攝藍冰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棒的場景,無論是前景的冰,還是線條的引導都很符合我對場景的需求,但是畫面當中卻少了一個視覺焦點,這個時候我選擇使用帳篷,來幫助我實現(xiàn)我的畫面效果。
3、光影對比
風光攝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利用光線!所有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句至理名言就是:攝影是用光的藝術!風光攝影的光線來源于自然,并且無法受人控制,所以我更喜歡說風光是利用光線的藝術。
逆光強光對比, 如果讓我自己選擇在一個季節(jié)拍攝,并且是在強光狀態(tài)下,我一定選擇冬季!冬季的逆光拍攝因為有雪的存在,暗部會有一定的反光,細節(jié)呈現(xiàn)的更好!同時面對疏密得當?shù)臉淠?、森林題材都能有很好的表現(xiàn)。強逆光讓樹木的影子在雪上,變得更加突出,陰影很好的塑造了空間感,同時陰影有了更好的視覺引導,另外不用質疑太陽的位置,新疆的冬天,大中午的太陽就是這個角度。
日出逆光帶有暖色,我非常喜歡的時刻,這個時間的光線柔和彌漫,帶有浪漫的色彩氣息。當陽光剛剛升起來的瞬間,光線的色彩是暖色,這個時候拍出來的照片帶有濃濃的暖意,下方的照片是我冬季在喀納斯的拍攝,太陽升起來,霧氣削弱了光線的強度,營造出了很好的逆光氣氛。
日出逆光帶有的光影, 在觀察光影的時候,我對于日出更喜歡小面積的受光,正如下圖的拍攝案例中,太陽在出來的時候,光線將雪的輪廓勾勒出了光的線條,因為這個時候的太陽角度沒有那么高,還存在一定的光影對比。
這張照片面對已經(jīng)升起來的太陽,太陽肯定是高光過曝,沒有任何細節(jié),但是太陽的周圍細節(jié)過度還是很豐富的,我在使用明基專業(yè)攝影顯示器SW270C再次看圖時,比我在普通顯示器上看到了更好的過渡,沒有出現(xiàn)色階斷層的現(xiàn)象,當我寫下這句話的時候,很多朋友可能第一感覺就是“扯”,感覺上沒啥關系,有沒有關系繼續(xù)向下看。
先通過圖片來感受一下10bit與8bit之間關于色彩過的柔和程度,顯而易見8bit的色彩過處出現(xiàn)了明顯的色階,很多時候我們在天空出現(xiàn)相對較多的單一色彩時,會經(jīng)??吹竭@種過渡不均勻,以現(xiàn)在的數(shù)碼相機的素質而言,多半是顯示器顯示的問題,而10bit面板能很好的色彩過渡。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
一、色彩通道
在后期處理的時候大家都能看到直方圖內是由三色直方圖組成,三個通道,紅綠藍,這個不需要再解釋;
8bit面板顯示器:三個色彩通道中每個色彩通道上能顯示256(2的8次方=256)級灰階;10bit面板顯示器:三個色彩通道中每個色彩通道上能顯示1024(2的10次方=1024)級灰階
二、顯示顏色
8bit面板顯示器:可以顯示16777216種顏色即為1677萬色(每一個通道都有256種顏色,三個通道在一起排列組合:256×256×256=16777216)
10bit面板顯示器:可以顯示16777216種顏色即為10.7億色(1024×1024×1024=1073741824)
約64倍的差距
10bit面板能顯示的色彩是8bit面板的63.8044126倍之多,所以10bit面板顯示器能幫助我們看到更加平滑細膩的色彩過渡,并且色彩更加豐富艷麗,也有助于充分發(fā)揮我們目前數(shù)碼相機的性能,所以這也是我目前選擇明基SW270C的原因。
為了避免窗外陽光的直射,我特意旋轉了一下顯示器的角度進行拍攝。
4、動靜結合
動靜結合能讓照片產(chǎn)生潛在的動感效果!通常需要畫面的不同元素來配合,目前在風光攝影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就是拍攝江河湖海的水流!
利用不同的快門速度,來塑造水流的不同形態(tài),通過形態(tài)來體現(xiàn)畫面的動感!以下圖為例,通常我會使用30、1/2、1/4、1/8...(單位秒)等不同的速度來進行不同的嘗試,湖水帶來的視覺沖擊力以及力量感完全不同,線條拉絲效果、針狀、霧化是最常見的三種方式。
拍攝此類題材,需要注意水流的方向,通常鏡頭與水流形成一定的角度,這樣水流的動感效果會更好!在拍攝時,為了在相對較好的光線時刻,能使用較低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我通常會使用ND1000、ND64以及中灰漸變鏡來輔助控制速度。
5、強化興趣點
我在外出拍攝的時候經(jīng)常跟大家分享的一點就是,如果你對拍攝沒有了感覺,那么就去做好一件事情,去尋找一個畫面興趣點,以這個興趣點為突破口,去平衡整個畫面!
以下圖為例,當時我在拍攝喀納斯湖的時候,我想選擇一個盡可能簡單簡潔的畫面,但是我又想讓畫面有一個讓觀者印象深刻的,所以我尋找一個小小的雪蘑菇,來充當畫面的視覺興趣點。
至于畫面感和色調包括橫豎構圖,完全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來決定,光影和色調都能帶來不同的情緒。
6、孤立局部對比
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在風光攝影中,經(jīng)常會遇見!在這里我所描述的孤立并不是真正的孤立,而是與整體有著不可分割的局部,局部突出的同時,又從屬于整體。
下圖中,我使用長焦,找到整個森林的局部受光區(qū)域與整體的受光區(qū)域進行對比,是多和少的對比,也是大與小的對比。拍攝這樣的題材需要耐心仔細的觀察,通常都是畫面很細微的變化,我當時在拍攝這張照片時,光線快要落山,隨著時間的推移,山上的受光面積越來越小,竟然出現(xiàn)局部的受光區(qū)域對比,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意外。
孤立局部對比,還有一個更加簡單的選擇,就是尋找到單一簡單的場景,吐過畫面的個體來襯托整體。冬季的壩上也是大家酷愛的一個選擇,我在這里拍攝時,選擇了一個孤立馬匹,結合畫面中樹木,遙相呼應。
7、無處不在的線條
線條是最樸素的繪畫語言,最初的原始繪畫就是簡單的線條勾勒出的美麗畫卷。我記得我高中上課的時候,第一節(jié)專業(yè)課學習的是削鉛筆,然后開始動筆就是學習排線條,非常的無趣,用2B鉛筆排了一天的線條,后來才知道這是素描的最為重要的基本功。
言歸正傳,線條可能是所有的拍攝元素中,最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線條的潛在引導,讓畫面充滿了規(guī)律!在畫面中有角度的線條是充滿力量的,比如下圖的斜線,從畫面的兩個底角開始由前向后延展,帶著強烈的視覺引導。
有些線條是直觀的,有一些則是隱性的,是潛在的線條,需要在拍攝時去尋找特定的角度,讓畫面呈現(xiàn)引導。
8、冷暖的觸碰
冷色以青、藍為主導,暖色以紅、橙、黃為主導,在攝影的過程中,關于色彩的問題,除了物體本身自帶的色彩對比外,最重要的就是大自然光線所帶來的色彩傾向。
下圖中,即使在零下二十多度的貝加爾湖,因為天空晚霞的出現(xiàn),讓我寒意全無!這就是暖色帶來的心理暗示!一幅作品中如果有冷暖結合,會讓畫面中產(chǎn)生強烈的分離感,正如下圖中的冷暖結合。
藍黃兩種顏色是最為常見的冷暖對比,局部光影的塑造,也會為畫面增加意外的驚喜!在冰洞拍攝期間,我最初的想法是拍攝星芒,隨著時間的推遲,意外發(fā)現(xiàn)眼前的冰洞呈現(xiàn)出冷暖的變化,這一刻我是幸運的。
說到冷暖對比,就會說到顏色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顏色感受是一種主觀性非常強的個人審美,帶有強烈的個人情感,即使是這樣,在主觀的基礎上,也有一些客觀的色彩判斷。對于色彩的處理,我個人在相機內的設置會選擇Adobe RGB,這種色域比sRGB擁有更多的色彩細節(jié),在后期上能給我更多的靈活空間。
在后期的過程中,我會做一個工作流程選項,在adobe camera raw 中設置色彩空間為Adobe RGB,這個設置是一勞永逸的,無需下次設置。有些朋友的顯示器可能無法顯示Adobe RGB 這種色彩空間,即使無法顯示,請在后期的時候也一定設置成Adobe RGB,在后期的Camera RAW界面中,只有選擇Adobe RGB,色彩深度才可以選擇成16位,這樣更有利于后期的細節(jié)顯示及處理!
色彩空間需要根據(jù)不同需求來選擇不同模式,一般的情況下,有三種情況:
①電腦后期色彩空間配置-選擇Adobe RGB
我們都知道Adobe RGB色域范圍要比sRGB更大,能顯示更多的色彩信息,AdobeRGB的色彩范圍比sRGB要多出不少,所以,為了后期有更多的色彩信息,請選擇AdobeRGB,我在后期的過程中,就會選擇支持AdobeRGB色域的顯示器,目前我使用的就是明基專業(yè)攝影顯示器SW270C,就是因為能顯示99.3%Adobe RGB,出廠經(jīng)過專業(yè)的色彩校準,讓我拿到顯示器就可以直接進行工作。
②打印印刷-選擇Adobe RGB
Adobe RGB色彩空間在印刷的優(yōu)勢就更加的明顯,可以打印輸出更多的色彩細節(jié),所以打印輸出的時候,請選擇Adobe RGB,我一般都是帶著電腦去,現(xiàn)場打小樣進行對比。
③網(wǎng)絡分享-選擇sRGB目前大部分的顯示器支持的色域是sRGB,sRGB被廣泛的應用在網(wǎng)絡、大部分的普通顯示器、筆記本、計算機等,這些幾乎都使用sRGB為色彩空間標準,所以當你的照片準備進行網(wǎng)絡分享的時候,請選擇sRGB,要不然得到的結果就是,你的顯示器支持Adobe RGB,你看的色彩是你想要的色彩,可是網(wǎng)絡上別人的顯示器不一定支持Adobe RGB,這就導致別人看你的照片不是你想要展示的色彩,甚至是糟糕的色彩。
前面說到色彩的感覺是一件很主觀的感受,但是依然有相對科學的客觀判斷標準,除了我個人喜歡使用專業(yè)的攝影顯示器處理照片以外,我還特別喜歡通過直方圖通道判斷色彩傾向。通過觀看直方圖的三色直方圖,我們能看到攝影當中三元素三種色彩紅綠藍的色彩信息分布,通過紅色直方圖、綠色直方圖、藍色直方圖,三個顏色直方圖完全重合的部分就是沒有偏色,三色直方圖信息量兩兩重疊的部分就會產(chǎn)生黃、品、青(黃是紅和綠的相加結果),通過色彩直方圖我們不僅能參考曝光量的多少,還能看到顏色傾向的分布。整個畫面幾乎都是以紅色、黃為主導,所以暖色為整張照片的主導。
但是,肉眼的視覺感受,這張照片是冷暖交織,但是通過直方圖,這張照片更接近于暖色調,為什么會有這種視覺感受,因為黃色與藍冰之間的分離感特別強,所以在這里藍色調會從視覺感受上感覺占有一定的比例。
9、弱光下雪地的反光
弱光拍攝一般都不會等到太晚,因為暗部的信息有的時候因為光線的原因在保證畫質的前提下,無法很好的呈現(xiàn)細節(jié),所以通常拍攝到藍點結束的時刻。但是在雪夜里拍攝星空,因為雪地反射光線的原因,能更好的表現(xiàn)雪地部分的細節(jié),所以雪在一定程度上給地面部分進行了補光,這對于弱光下的星空是一個幫助,有利用畫面地面部分的表現(xiàn)。
10、大面積前景的烘托
密不透風,疏可跑馬!中國古代山水畫中常用的技法,講究的就是疏密得當!在風光攝影中,一定程度的留白,可以讓主要元素更加突出,降低次要元素對于主體的影響,在視覺上給與主體充分的主導地位。
在下圖的拍攝中,我尋找大面的雪地作為前景的烘托,為了不讓雪景單一,我特意尋找了雪景上富有線條變化的的地方進行拍攝。
在尋找前景的時候,也需要去尋找規(guī)律,在下圖我拍攝藍冰的時候,我尋找具有整體方向性引導的藍冰作為前景,冰塊的方向都指向前方的人物。
總結
攝影中很多拍攝思路及技法其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張作品都不能單獨孤立的存在,實踐的越多,可發(fā)掘的就更多!
如果你有所收貨,歡迎留言或者私信。
如果你沒有學到,請?zhí)岢瞿愕慕ㄗh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