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功又名龍形九轉(zhuǎn)功,其動作以圓和弧為基本動作
形式。
【操作步驟
預備式:練功者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平行而立,全
身放松,虛靈頂勁,舌抵上泉,呼吸均勻。靜立2分鐘
然后,兩手慢慢抬起,十指相對,掌心向上置于小腹前
反復3次,每次呼氣下降時意守丹田。
(1)雙龍戲水:練功者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膝微
屈,成高馬樁,同時兩臂屈肘,兩掌收至腰間。手心向
內(nèi),十指朝前。然后,上身向左旋轉(zhuǎn),右手隨轉(zhuǎn)體向前
向下立圓畫圈一周。兩手隨上身左右轉(zhuǎn)體交替在身體兩
側(cè)畫圈各9次(共18圈),又稱順時針畫圈。之后,上
身向右旋轉(zhuǎn)右手隨轉(zhuǎn)體向后向下前方立圓畫圈一周,意
念右掌勞宮穴。上身向左旋轉(zhuǎn)時,左手隨轉(zhuǎn)體向后向下
前方立圓畫圈一周。兩手隨上身左右旋轉(zhuǎn)交替在身體兩
側(cè)畫圈9次,又稱逆時針畫圈
(2)云龍翻身:練功者兩腳分開比肩稍寬,頭正身
直,虛靈頂勁,下頷微收,目光平視,兩手掌伸向前方,
手背相對,再向左右轉(zhuǎn)腰。向左轉(zhuǎn)腰時,左掌在下,右
掌在上,意守虎口。同時左掌畫弧向下后方,手背對準
命門,左掌轉(zhuǎn)腕翻掌,畫弧向上,手背對準天庭。向右
轉(zhuǎn)腰時與此相反,左右各9次。
(3)晏龍朝圣:練功者全身自然放松站立,兩腳分
開同肩寬,兩臂平行抬起,屈腕下垂,待兩臂抬起與肩
同高時,屈肘內(nèi)收,同時配合吸氣。然后,屈膝下蹲成
高馬步,兩手翻掌,十指向上,同時配合呼氣,意念勞
宮,向前推出。反復21次。
(4)赤龍觀日:練功者兩腳與肩同寬,平行而立,頭
正身直,虛靈頂勁,舌抵上泉,下頷微收,目光平視。兩
手慢慢抬起,十指相對,掌心向內(nèi),于腦平齊成抱球式,
兩手間約一尺寬,呼吸自然,意念兩手十指。而后,兩
眼凝視觀看兩手間之氣,無需追求,呼吸自然,全身放
松,約5分鐘,然后收功。收功時兩腳并攏,兩手抬舉
過頂,掌心向下,十指相對,意念將氣收回歸根,兩手
慢慢降至小腹前,疊掌小腹上意守1分鐘。
(5)黃龍護珠:兩腳比肩稍寬,平行而立,頭正身
直,全身放松,兩臂左右側(cè)平舉,待抬至肩平時,轉(zhuǎn)臂
使掌心向前,同時慢慢向前合抱意念兩手如抱氣球,相
距1尺,此時屈膝下蹲成高馬步樁。兩腳不動,上身以
腰為軸向左轉(zhuǎn)。此時,左手在下成仰掌,右手在上成俯
掌。當上身轉(zhuǎn)向左方時,兩手將氣球推出,收回,兩手
上下翻轉(zhuǎn),右手在下成仰掌,左手在上成俯掌。上身向
右轉(zhuǎn),待轉(zhuǎn)向右方時,兩手將氣球推出,收回,反復各
9次。最后,手抱氣球復原,抬舉過頂降回小腹,兩次后
收回
(4)混龍歸元:兩足與肩同寬,稍內(nèi)扣,兩腿微屈,
成高馬樁,全身放松,兩手十指交叉置于腹前。以丹田
為中心,平圓轉(zhuǎn)胯、先順后逆時針各21次,呼吸均勻自
然,意守丹田。而后,兩足并攏,兩手常置于腰下骶骼
關(guān)節(jié)處,兩腿屈膝下蹲再站起,9次。呼吸柔和自然,意
守關(guān)元穴。上動作完成后,兩手左右上舉,由頂部降至
丹田,重復2次收功。
(7)馬龍絨柱:全身放松自然站立,左足上前一小
步,成半弓步式,兩手掌心向下,十指向前,身體左轉(zhuǎn)
下蹲成歇步,兩手在腰左右平行由后向前畫圓圈一周,
翻掌向上,抬至于肩,同時,身體右轉(zhuǎn)站起,兩手隨身
體上開托舉過頂。然后,身體右轉(zhuǎn),成右半弓步,兩手
隨身下降至身體,兩手掌心向下,十指向前,余動作同
上。左右反復各7次。
(8)神龍朝拜:立正姿勢,全身放松,左腳向前跨
小步,同時兩手合掌于胸前,成弓步拜佛狀,雙掌運
內(nèi)勁左右分開,與肩同寬,掌心相對。完成上動作后,雙
掌同時在身體兩側(cè)向前向下立圓畫圈,意念勞宮,兩腿
隨上肢畫圈自然上下起伏,反復9次。然后,轉(zhuǎn)體成右
弓步拜佛狀,動作同上,雙掌在身體兩側(cè)向后向下前立
圓畫圈,反復9次。
(9)九龍入宮:兩足左右分開,比肩稍寬,平行站
立,全身放松下蹲成高馬步,同時兩手抬起,呈抱球狀
于體前,兩手心內(nèi)照下丹田,呼吸均勻柔和,意念下丹
田處,站樁5~10分鐘。最后,兩手收回小腹前,身體
直立,兩手還原于身體兩側(cè)。
【注意事項】
此功要求動靜得宜,呼吸深沉,動作舒張,張弛有
序,并以圓柔為主。
【功效作用】
本功有壯陽固精、開發(fā)氣機、內(nèi)斂心神、促進臟腦
經(jīng)絡(luò)及四肢百骸中氣血的充盈的功效,在強身健體,和
對一些慢性疾病有奇特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