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把《一出好戲》看完了。電影里,流落在小島上的一群人就把貪婪、見風使舵、自私等等人性的陰暗面揭露無疑。在皆大歡喜的大結局里大家都發(fā)生了轉變,但是就我個人看法,既然電影主打喜劇、人性類型的片子,其中笑點不怎么突出,不知道是不是我笑點較高的緣故。對于人性的刻畫,我覺得還不夠,為了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局未免太牽強附會,人性哪是這么容易轉變的呢?人變壞比起變好容易多了,像破壞我們的環(huán)境比起保護容易多了。
看過的電影《致命ID》,它的結局是我意想不到的,感覺到驚恐后面伴隨著沉思,意猶未盡。沒想到最后主角剩下的小孩子的人格竟然是最壞的,沒想到結局是最后這個小孩子人格把一直幫助他、維護他的醫(yī)生殺掉了。試想一下,如果換作是皆大歡喜的結局,醫(yī)生或許把擁有小孩子人格的主角感化了,我可能對它的期待值就降低了。
總的來說,《一出好戲》說不上失望也說不上特別好,唯一讓我驚艷到的是——張藝興,他飾演的馬小興,拋開粉絲濾鏡,盡量做到客觀分析,順便說一下為什么。
黃渤飾演的主角馬進,不真實,因為它自帶主角光環(huán),不管怎樣,一般都不會是壞的,哪怕他有什么不好的念頭,總是會懸崖勒馬,就算他是壞的,也是可以洗白的,我們看的很多電影,很多電視劇不就是這一套路嗎?
而最真實的人物馬小興。馬小興,是一個老實憨厚,表現得有點傻傻呆呆的人,總會聽哥哥馬進的話,別人讓做什么就做什么,能有魚吃就滿足了??墒?,什么使他變壞了呢?
人物的思想情感層層遞進,首先,是被自己信任的哥哥馬進欺騙,哥哥要帶著自己離開,他沒有過問,就跟著哥哥走了,哪怕不知道前方會有怎樣的危險,只要哥哥叫自己,自己就跟著,這種無條件的信任,后來才知道原來哥哥隱瞞了要離開的真正理由,是為了去兌換六千萬的彩票,可他還是選擇了原諒。
其次,小興和馬進為了活著,只能回去向張總要魚,被打得遍體鱗傷,以及一直看著身邊的人表現出來的貪婪、自私、虛偽,馬進想要出人頭地等等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最后,小興想要用牌和張總換房間,變成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再次被張總羞辱,被張總看不起,小興徹底開始黑化。
之前的小興老實憨厚,后面和馬進、小王一起發(fā)現海上有船,想到好不容易得到島上這些人的尊敬,如果大家都回去,自己什么就都沒有了,所以小興搶在小王前面先和大家說小王瘋了,大家有了這劑預防針以至于小王不管說什么他們都不會信了。還有,小興清楚地抓住張總的弱點,就是張總的女兒,利用她女兒的視頻威脅張總,讓張總把名下的公司轉給他。
所以,小興傻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不但不傻,他還很聰明,反應敏捷。但是為什么之前他給我們的感覺是傻傻呆呆的,只能說有一些老實的人,他們不是笨,他們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他們不是不會算計而是不想去算計。
在馬小興身上,我看到了張藝興的影子,張藝興在綜藝《極限挑戰(zhàn)》第一季金條那期,被紅雷哥偷偷拿走了箱子,他身上的倔強、較真,因為把綜藝置身于真情實感,始終相信“以真心換真心”,所以后來對前輩紅雷哥的行為很生氣。其實,張藝興那時候就因為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地謾罵,很多人的不理解。但是,我覺得他雖然生紅雷哥的氣,但是和紅雷哥說話還是用“您”這個稱呼,說明他是一個十分有修養(yǎng)的人。再者,紅雷哥是出道很多年的前輩,而張藝興是一個剛回國發(fā)展的小生,他能夠“不巴結”前輩,還“不給面子”,這真是一個很倔很真的人了,也是因此,我想張藝興才獲得了極限男人幫里,五位前輩的喜愛。
回過頭來,會發(fā)現早期的馬小興和張藝興都是呆萌呆萌的,可是后來,馬小興經歷過以上說的種種后,開始黑化了,但是張藝興沒有,娛樂圈雖然我不是特別了解,但總歸還是會有像島上的種種人,馬小興和張藝興不同的是,張藝興他還是最初的那個自己,“勿忘初心,就算沼澤泥濘也要清醒”(《Mask》歌詞)。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它”
不論是在魚龍混雜的社會還是娛樂圈里,能夠堅守初心,是一件不易的事情,雖然馬小興沒有做到,但是張藝興做到了,腳踏實地謀發(fā)展,努力努力再努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