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座充滿神奇?zhèn)髡f的古城里,有堪稱天下第一的玄武圖原形。屬宋代石刻藝術(shù)珍品。周長20米,高1.88米,龜身纏繞一條長21.5米,粗0.32米的大蟒,龜首上仰與其蛇首相對而戲,表現(xiàn)出情誼綿綿,難舍難分的眷戀之態(tài),又顯示出鎮(zhèn)地壯天之勢。這尊石刻用天然整石鑿成,因石而造形,因形而造意,運用寫實的手法精心雕刻而成。
神臂城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瀘州的重要支撐點,其保護和開發(fā)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歷史在這里留下了豐富的遺產(chǎn)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成為瀘州市最具文物價值和旅游開發(fā)價值的地方。1986年,神臂城被市政府列入"宜賓地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合江縣關(guān)心青少年工作委員會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被瀘州市旅游局列為長江五日游的一個重要站點。2007年,遺址進入央視2008年奧運會面向世界展播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之列,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瀘州》。
劉整降元 刻在西門外絕壁上的元代摩崖"劉整降元"造像,當?shù)厝朔Q"孫孫打婆"。現(xiàn)在石像已經(jīng)比較模糊,正中南面而坐一大人,高1.9米,肩寬1.5米,頭部偏后隆起,有如發(fā)結(jié),兩手并置膝上,神情傲慢,是為當今全國僅見的忽必烈摩崖造像。坐像身后左右各有侍者,左者高約0.3米。左下側(cè)一小人跪拜膝前,身長約0.9米,肩寬約0.3米,為劉整。該幅石刻名為"劉整降元",據(jù)傳是神臂城失守以后,老百姓痛恨叛變投敵的宋末守將劉整,將其降元跪拜在忽必烈身前的丑相刻在山崖上。為了躲避元朝統(tǒng)治者的追究,于是編了一個"孫孫打婆,改州換縣"的傳說故事。神臂城攻陷后,元軍全部毀掉山城,把瀘州遷至茜草壩,以防南宋遺民憑險再起。自此,神臂城漸次荒蕪,就叫做改州換縣,當然這只是民間百姓比喻。
許彪孫托孤 在"劉整降元"右側(cè)4米的摩崖上刊刻了"許彪孫托孤保子"的造像。石像雙肩并垂,左臂伸出。用戟指著叛將劉整,相貌十分的憤怒。許彪孫臂上原托有一"小孩",現(xiàn)已經(jīng)脫落。1261年,瀘州知州劉整投降蒙古軍隊時,命令參謀官許彪孫代寫降書。許彪孫說:"此腕可斷,此筆不可書也。"然后自殺殉國。自殺前,許彪孫將兒子托付家人。家人帶著小孩潛出城外,至江邊無船可渡,又遇追兵,最終被殺害。后人被他的忠烈所感動,將城北四里處改稱保子頭。如今許彪孫像與劉整像并列刻于石壁,兩相對照,頗有諷刺的深意,與秦松在岳飛墓前的跪相,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警惕后人,是極其珍貴的愛國主義教育文物教材。
原窖古窖池群 在神臂城上大村有一個窖池群,始于1239年南宋嘉熙三年,是瀘酒以糟養(yǎng)窖、以窖養(yǎng)糟釀造工藝的鼻祖。歷經(jīng)數(shù)百年傳承,至今保持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