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媒介的高速傳播和影響力讓相聲演員存在了一夜爆紅的可能性。從2005年異軍突起的郭德綱,到前兩年全國巡演的“相聲新勢力”無一不是通過網(wǎng)絡和電視媒介的快速傳播,讓昔日里在茶館園子默默無聞的他們被全國相聲愛好者所熟知?!跋嗦曅聞萘Α钡谋R鑫、玉浩更是擁有一大批粉絲迷妹,這些粉絲被稱為“鱸魚親友團”。
他們的走紅,雖有各類媒介的推波助瀾,但更少不了扎實的傳統(tǒng)活功底和優(yōu)秀的創(chuàng)編能力。在全國相聲觀眾眼中“鱸魚”即是盧鑫、玉浩,但很多老觀眾卻始終不會忘記那對“老款”的盧于搭檔。當年,在相聲市場整體低迷的時候,天津的相聲園子里有這樣一對搭檔組合盧福來、于克志。這兩位的名字或許很多資深相聲迷都很陌生。但提起他們的師父,只要聽過相聲的觀眾都知道,他就是少馬爺馬志明先生。
不少觀眾認為少馬爺?shù)拇顧n黃族民是他的唯一弟子,實則不然,少馬爺收黃族民與早年間郭榮起收楊少華類似,都沒有正式擺知,行內(nèi)從業(yè)者對其身份也有質(zhì)疑。而盧福來、于克志兩位則是少馬爺名正言順的弟子,兩人于1989年在天津正式擺過知,引師金文聲,保師張玉堂,代師連笑昆。不僅如此,兩位拜師馬志明還是馬三爺“欽點”的,用馬志明的話來說:盧福來、于克志是我們家老頭讓我收的!為此馬三爺還親自書寫扇面“福自勤來,克己為志”以示鼓勵。
盧福來、于克志兩位同門親師兄弟學滿出師后多次輾轉(zhuǎn)于天津的九河相聲團和哈哈笑相聲曲藝團。由于師出名門,因此兩人在臺上的代表作品也大多是馬氏相聲的經(jīng)典段子,如腿子活《黃鶴樓》、《汾河灣》,文哏活《開粥廠》,還嘗試重新演繹恩師少馬爺?shù)拇碜鳌秾W跳舞》。這塊活在表演尺寸的拿捏上雖然不及馬志明的版本,但穩(wěn)重、大氣的臺風仍然可圈可點。在多年的舞臺磨練中也逐漸形成了穩(wěn)而不溫、雅而不俗、爆而不躁、火而不鬧的表演風格,并贏得一大批觀眾的擁躉,一度在相聲大會中以“倒二”身份出場。令人遺憾的是兩位同門師兄弟在后來還是因為種種原因裂穴。裂穴后,盧福來找到了新搭檔劉福順,但無論從兩人配合的默契程度還是演出效果來看都遠不及當年的盧于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