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數點梅花天地春

松經冬不凋,象征節(jié)操剛正,《論語》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是經得起考驗、無所畏懼的勇者;竹則不亢不卑,節(jié)節(jié)向上生長,有不屈的毅力,枝干又空心,是虛心的表征,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雅士;至于梅,迎寒而開,象征堅韌不拔的人格。

古詩文除了“歲寒三友”,又有所謂“花之四君子”,指梅、蘭、竹、菊。除上述梅、竹外,蘭花色淡香清,多生于幽僻處,象征謙謙君子;菊花清麗淡雅、芳香襲人,能傲霜斗雪,視作淡泊處世的高尚品格。

以梅之脫俗、蘭之馨雅、竹之堅貞、菊之淡泊,始成“花之四君子”。四者以梅花列首。梅是薔薇科李屬的落葉喬木,可高達4至10米,樹姿蒼勁。梅有時指其果,即梅子,一般指花,即梅花,花香沁人,花形似桃花,品種繁多,多于早春先葉而開,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還有紫、紅、淡黃,甚至彩斑等花色。

梅花在中國為傳統(tǒng)名花,而古往今來詠花的詩詞歌賦,以梅為題者甚多。唐人詠梅詩,多寫閨怨、傳友情及托身世,最傳誦的,要算是王維的《雜詩》:“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詠梅之作至宋以后,多寫梅的意象之美,或詠其風韻獨特,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贊其秀雅,或頌其節(jié)操,傳達美的意蘊。其中尤以自號“放翁”的陸游,一生愛梅、詠梅、以梅自喻,稱贊梅是“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又說“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梅花絕句》),儼然是梅的知音和化身。

陸游還有一首《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種意境,當然有異于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所描寫的: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有首《臨江仙》的詠梅之作:“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fā)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李清照,與豪邁見稱、慷慨悲壯的南宋詞人辛棄疾自是大異其趣。稼軒詞的一首《臨江仙·探梅》這樣寫: “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無花態(tài)度,全有雪精神。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帶溪云。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

“更無花態(tài)度,全有雪精神”,充滿勵志,但論哲理,卻又及不上唐代黃檗希運禪師的禪詩:“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一般人理解為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獨放,勉勵人克服困難、立志成就事業(yè),但其實這是修佛出家人超脫紅塵、進入極樂世界的 “悟禪”。

這種“悟禪”境界,那種頓悟的喜悅,又見于唐代比丘尼無盡藏那首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云,歸來笑捻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總而言之,梅的魅力,不管是文人還是禪師,都被她深深吸引,正如宋范成大說的“梅,天下之尤物,無問智愚賢不肖,莫敢有異議。”梅花在寒天 ,別有一番晶瑩玲瓏、玉骨冰心的清雅美感,是堅忍貞固的精神象征。明代王圻、王思義父子撰的《三才圖會》曾寫道:“梅有四貴,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闡述了古人賞梅的美學。

筆者喜研易理,北宋易學家邵康節(jié)的《梅花詩》是首預言詩,第十首謂:“數點梅花天地春。欲將剝復問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為家孰主賓。”此詩最為深得我心。

“剝” 與 “復” 是《易經》兩個卦,剝極必復,物極必反,天數茫茫有定理,有前因必有后果。

賞梅而賞出梅花易數,是人生一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梅花
說花
中式插花中的梅花
千秋歲 梅 張子耀
詠梅古詩詞14首,美到極致
雪,冬天的留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